思言善辩,展教师风采

大庆市幼教中心第十一幼儿园

<h3>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增强教师思辨能力,丰富教师教研活动形式,庆幼集团十四园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教师辩论赛。</h3><h3><br></h3> <h3>  本次辩论赛来源于本学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在一个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幼儿仍然饶有兴趣的专注于探究活动中,因此将此次辩题定为“幼儿一日活动流程是否遵循课程表的安排”,由园长和副园长担任评委。</h3> <h3>  为更好的参与到辩论赛中,教师们在辩论赛前积极准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翻阅各种书籍,整理了诸多工作中积累的案例和经验,梳理出多条辩论的要点,为辩论观点找到充足的理论依据。</h3> <h3>  教师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互相交流辩论中的要点,下班后,运用网络视频通话,建立小群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为这场辩论赛做好充分的准备。</h3> <h3>  教师们个个精神饱满,蓄势待发,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在寒冷的冬日里燃起一片思想的火花。</h3> <h3>  比赛现场回放:</h3> <h3>  主持人程老师:</h3><h3> 幼儿园的课程必然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落实。一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以教学组织形式分,有集体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及个别活动;以活动的空间场合分,有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正因为教育活动有不同的分法,教师组织一日活动时会根据课程表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组织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但是现阶段,在实施项目教学课程中,教师们在延续幼儿的兴趣进行教学和执行课程表活动安排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今天以“幼儿一日活动流程是否遵循课程表的安排”为辩题,展开一次辩论赛。</h3> <h3>  首先由双方立论陈词,双方的一辩和二辩进行开篇立论。</h3> <h3>  正方辩手提出:《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一日活动,从而提高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时间观念,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幼儿园课程表体现了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并能够着眼全局,统筹安排好园内每一节教学活动,使之处于能发挥最佳效果的位置上,还能较好的协调幼儿大脑功能和身体机能都能得到平衡健康的发展,所以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应该按照课程表的安排,避免时间隐形浪费,减少消极等待的现象。</h3> <h3>  反方辩手提出:了解孩子是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在孩子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知识都比较容易。马斯洛的五大需求中提出,我们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控制,而是顺应他自己的需求,去发展自我,如果孩子饿了、累了、不安全了或者不被接纳的时候,孩子就不会静下心来学习。在《纲要》社会领域内容与要求中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客服困难的尝试。因此,我方认为不必完全按照课程的安排,应遵循幼儿的兴趣来组织幼儿一日活动。</h3> <h3>  其次是驳立论阶段,由双方二辩驳对方立论。</h3> <h3>  正方驳辩:在遵循课程表安排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完全根据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并有计划的进行游戏,然而,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并不会自发的去学习,我们强调幼儿在生活中的主体性,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如果完全按照幼儿的意愿,那么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及整个发展水平都非常有限。就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而言,幼儿园课程表安排具备合理性,其中包括时间安排合理,常规要求合理,内容安排合理,形式选择合理,如果一味的按照幼儿的兴趣进行活动,只能是个别幼儿的某一方面得到发展,违背了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h3> <h3>  反方驳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照自己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如果只强调按照课程表的安排组织幼儿开展一日活动,教师势必会在幼儿兴趣正浓时打断幼儿,停止幼儿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孩子的专注力和兴趣就会被我们无意间掐断了,心里学研究表明,当幼儿从事某个活动并专注于探究活动时,如果成人过多的打断或干扰其活动,会给他们注意稳定性的形成和思维连贯性的发展带来不利,而且这种影响会波及小学、中学甚至终身学习能力的好坏,因此,只遵循课程表的安排而忽略幼儿的兴趣,随便终止幼儿正在进行活动的做法当休矣。</h3> <h3>  接下来是自由辩论阶段,根据双方辩手上述内容,所有参赛辩手展开自由辩论,各抒己见,开展一系列的唇枪舌战……</h3> <h3>  在自由辩论中,双方教师妙语连珠,引经据典,阐述引用恰当,逻辑清晰言简意赅,灵敏的反应有力的回击,一次次将辩论会推向高潮。</h3> <h3>  正方辩论如下:</h3><h3> 1.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幼儿园课程表并不是对日常教育工作内容进行时间上的安排,而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全面规划,它既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秩序,又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全面的、有计划的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h3><h3> 2.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遵循课程表安排组织幼儿开展一日活动为新入职教师一日工作提供了指向性,有了课程表,新教师可以全面的、科学合理的安排一日活动,而老教师已具备较好的统筹规划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结合幼儿兴趣及能力开展一日活动。</h3><h3> 3.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面对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往往会降低要求的标准,无理由、无原则的去迎合孩子任何需求,所以很多家长希望幼儿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一日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h3><h3> 4.从管理的角度考虑,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应遵循课程表安排,形成制度,作为园内常规工作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领导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h3> <h3>  反方辩论如下:</h3><h3> 1.鼓励幼儿从事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并进行探究,教师则全面支持、配合、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h3><h3> 2.在开展《项目课程》过程中,提供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有计划的进行活动,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h3><h3> 3.组织一日活动,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有较高的判定能力,教师要有较强的自律性,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不能出现消极等待的情况。</h3><h3> 4.应该弹性安排活动时间,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挖掘教师长处,鼓励教师从擅长的领域入手,结合幼儿兴趣,灵活安排一日活动,鼓励教师从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兴趣、爱好出发,开展教学活动。</h3> <h3>  双方你来我往,却又不失比赛的礼仪和风度,比赛的气氛迅速升温,双方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每一位辩手思维灵活,逻辑缜密,镇定自信。</h3> <h3>  最后,双方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h3> <h3>  正方总结:幼儿园课程表不仅规范了幼儿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更是系统的、全面的规划的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需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教育内容,无论从幼儿、教师、家长和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幼儿园课程表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表上的安排与幼儿一日活动流程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方仍认为,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应该遵循课程表的安排。</h3> <h3>  反方总结:在儿童3-6岁这个阶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把握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对其施教,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同理,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兴趣,以幼儿的兴趣为主,鼓励幼儿自主,自由的,有计划、有目的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游戏,这样幼儿的收获和成长将是突飞猛进的,这样每一名幼儿都会爱上幼儿园,也巧妙的化解了幼儿的“分离焦虑期”,让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变得更加友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好奇心。因此,我方依旧坚持不必完全按照课程的安排,应遵循幼儿的兴趣来组织幼儿一日活动。</h3> <h3>  副园长针对这次辩论赛指出: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和开展项目教学,但是这种兴趣并不是个别幼儿的兴趣,而是应该照顾到全班的幼儿,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既能满足个别或部分幼儿的兴趣,又能面向全体幼儿施教。今后我们还会创新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老师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学以致用。</h3> <h3>  张园长说:教师不是孩子们的仲裁者,而是孩子们的引导者。 幼儿一日活动流程是否遵循课程表的安排,教师要根据幼儿真实的活动情况,灵活的把控好时间安排,这就要求我们所有的老师要多一份理智多一分智慧,拿捏好二者的尺度也把握好二者的时机。</h3> <h3>  这次的辩论赛给教师们提供展示、锻炼的机会,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阐述并坚持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提高教师临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同时丰富了教师业务学习形式,以多种形式调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和业务学习中来,多渠道的获得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励教师们在实践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会用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日常工作的开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