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草原的动物世界

Zhonggao

<h3>2018年7月19日和家人一同坐飞机经多哈转机前往向往已久的动物世界——肯尼亚大草原。</h3> <h3>到达内罗毕的第一顿晚餐百兽宴——鸵鸟、火鸡、鹿、鳄鱼、野兔,哇噻,这就是动物世界!</h3> <h3>第二天在宾馆院子里晨练,不时有巨鸟在头顶飞翔、刮躁。一抬头,哦!东非秃鹳。</h3> <h3>  秃鹳是一种大而笨重的涉禽,身高可达1.2米。嘴粗而长,上体黑灰色,具蓝黑色金属光泽。下体白色,头和颈具稀疏而短的毛发状羽近似裸露,红黄色。以鱼、蛙、爬行类、软体动物、蟹、甲壳类为食。</h3> <h3>7月20号,我们下榻于索帕的土著民居</h3> <h3>这里的特色就是到处都有大师兄为我们站岗放哨。</h3> <h3>用完早餐,立马去草原看动物。</h3><h3>进保护区不久便看到了非洲的特产——斑马,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斑马周身的条纹和人类的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因此没有任何两匹是完全相同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斑马是草食性动物。斑马还是群居性的动物,十几几十不等的聚群,经常与角马、长颈鹿、羚羊等食草动物等混杂行动,一起生活,一起迁徙往返跨越马拉河,分享同样的食物,并且互相利用,互通信息,以避强敌。</h3> <h3>21日清晨赶往下一个大草原,途中见到了平生最纯净的日出。</h3> <h3>赶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道路是一条惊尘蔽天的草原之路——浪漫却也艰辛。</h3> <h3>哦,看到了,火烈鸟!这一刻感到纵然吸入再多的灰尘也是值得的。</h3><h3>遗憾,只能远观,不可近赏。</h3> <h3>无奈我这200的镜头也很不给力。</h3> <h3>看来没有得力的器材,纵然摄影技能再好也都是乌云。</h3> <h3>赶往下一站的途中,常常遇见迁徙的羚羊。</h3> <h3>瞪羚见到中国人吓得跳跃着四处逃窜。</h3> <h3>牛铃、斑马是最大的群体,随处可见。</h3> <h3>认识它们吗?——东非冕鹤。因为族群里实行一夫一妻制,上帝认为它对爱情忠贞不渝,便给予加冕——给了它一顶黄冠。灵长类动物——人给它取名东非冕鹤。从此它便拽得很,见谁都喜欢摆POSI。你看还专门拍了一张大头照。</h3> <h3>同样在树顶旅馆这间卧室睡过一夜,伊丽莎白由公主嬗变成女王,我却为啥仅仅是老去一天呐?</h3> <h3>不过还是有收获的,夜里🐘来到旅馆的湖边汲水,让我得以近距离的观察它们。</h3> <h3>坐船游览奈瓦沙,觉得湖里的淡水鱼活着可真不容易,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h3><h3>你看,天空、水面、岸边隐藏的鱼鹰、鸬鹚、鹈鹕、大白鹭等无数敌禽,一不留神就成了它们的果腹之物。</h3> <h3>马塞马拉草原的日出真美,惹得小美女载歌载舞。</h3> <h3>那霞光里的金合欢才是真正的美。</h3> <h3>一路的金合欢伴随着我们。</h3> <h3>马塞马拉——真正的野生动物的天堂。</h3> <h3>长颈鹿</h3> <h3>草原之王——狮子。</h3> <h3>猎豹听说来了啥都吃的中国人,吓得绝尘而去。</h3> <h3>  非洲鸵鸟是鸵鸟目中惟一的,曾经在欧亚大陆广泛发展,种类繁多,我国也曾有鸵鸟的化石,目前只有非洲有鸵鸟了。</h3> <h3>最最动人的时刻,最最壮观的场景——角马过河。</h3> <h3>忘不了,东非大草原;忘不了马塞马拉——梦中的那棵金合欢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