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如惠文堂

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h5>《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这是刘若英新书的名字。<br>&nbsp;<br>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完美的相处关系是“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s arms”。</h5><h5><br></h5><h5>爱情中的甜言蜜语总会有说尽的时候,一个成熟美好的关系中,相对无言,却能够静静躺在彼此的怀抱,温暖相望彼此的天空,因为这世间无论怎样海誓山盟天崩地裂的感情,从来不会是完全重影的两个人,偏好一模一样的色彩。<br>&nbsp;<br>刘若英外号“奶茶”,来自她的师父陈升的打趣:“刘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虽然不算标准的美女,但就像杯温暖的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br>&nbsp;<br>这本书里写了很多和友人的故事,包括奶茶如何和丈夫的相处,在自处和共处的平衡中细细道来,像泉水叮咚一样悦耳阐述自己的观点。</h5><h5><br></h5><h5>她说她和先生的书桌分离在房子的两极,在咖啡屋先生滑手机,她便细听周围一对夫妻的家常话,一起去电影院,各进各的厅……<br>&nbsp;<br>这本书里没有提到陈升和黄磊,也许是怕惹麻烦,也许是绵长细腻的情感丝丝缠绕在心底生了根,拔出来会痛。她对他们在偌大繁华的公众舞台上掩饰不住的情愫,共处都如履薄冰,何况在共处的和谐空间里怡然自处。<br>&nbsp;<br>刘若英出身名门,父母很早离婚,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说她的童年很温暖,爷爷奶奶对其他方面没有要求,只要求她的礼貌和教养,刘若英在鱼龙混杂的演艺圈显得温软有韧性,得益于此。<br>&nbsp;<br>快五十的人仍然可以开全球演唱会,拍票房超十亿的电影,写畅销的书。四十岁以前单身一人,四十一遇到自己可以结婚的对象,四十五岁有个孩子。<br>&nbsp;<br>她不是歌唱得最好的,也不是演技最好的,更不是什么杰出的导演和文字书写者,但她把日子过得悠长而诗意,没有炫亮整个夜空的烟花,也找不到烟火散尽的一地灰烬。<br>&nbsp;<br>她从小就是个能个自处的人,如今满世界嚷嚷要做自己,而如果失去自处的能力,没有自我审视的时空,人真的知道什么是自己吗?<br>&nbsp;<br>在这本书里有个有趣的故事,刘若英从来没有上过夜店,想不出夜店有什么乐趣,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好奇心,叫黄立行带她去看一下。<br>&nbsp;<br>黄立行以为她要角色体验,喊了帮朋友。奶茶穿着白球鞋到夜店时,发现每个女孩子穿得比明星上舞台还耀眼,她要了杯健怡可乐,实在找不出和朋友聊天的话题,匆匆就回家了。<br>&nbsp;<br>在刘若英的感觉中,夜店的喧嚣绝没有一本书能令她找到自己,这并不妨碍能在夜店找到满足和快乐的人群,自处的过程就是找到自己的过程,找到自己才能“做自己”。</h5> 怎样做自己 <h5>前段时间朋友的群里有个有趣的争论,关于“做自己”和“人要有责任感”,争辩得挺激烈,似乎这是完全不能相容的两个观点。<br>&nbsp;<br>大概做自己就是要做那种“想走就走”的旅行,“想辞职就辞职”的决定,反过来“人要有责任感”可能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家庭和周围人的承受力。<br>&nbsp;<br>但这是完全相逆的两件事吗?<br>&nbsp;<br>我们总以为意识决定了自己的行动,事实上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由自己意识不到的潜意识驱动,并不受控于自己的意识。就好像举国抱怨应试教育,而每个家长都前赴后继地将孩子推向无止境的应试学习,好像每个人都明白要好好分手,但就是不能克制地死打烂缠。<br>&nbsp;<br>曾经和有个朋友在暑假的时候去旅游,其实我内心的潜意识并不太想去,一来身体不算太好,怕出去给人惹麻烦,二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在家,虽然孩子的父亲也放假在家,但总觉得离开不妥。<br>&nbsp;<br>朋友的家庭情况和我差不多,她是“做自己”的人,并没有这些顾虑,她比我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倡导,常令我自惭形秽,于是抛开顾虑去了。<br>&nbsp;<br>旅行到第六天,确实思念孩子,想回去陪他,就告诉朋友我想回家,她可以继续。然她一直追问原因,我说:其实这两天我思考很多,我们是不一样的自己,你热爱旅行超过陪伴家人,而对于我来说,陪伴家人的乐趣超过了旅游。<br>&nbsp;<br>想说的意思是每个人各不相同,决不能说“有责任感”就不是“做自己”,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是在自我的枷锁中翩翩起舞,只不过有人得到了自我牺牲的满足,有人得到了自我娱乐的满足。</h5><h5><br></h5><h5>所谓为没有做自己而痛苦的人,不过是没有适当的自处,没有检验自我灵魂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更需要哪一种满足。<br>&nbsp;<br>痛苦灵魂的最大问题是不想自处。自处不仅仅是宅在家里,将时光消耗在手机上可不是自处。自处是与自己的灵魂独自相处,即便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人一样可以自处。<br>&nbsp;<br>不能做自己的人通常不愿面对自己的内心深处,总是渴望有各种各样的导师来指引自己。信息爆炸的年代,这样的人淹没在各种信息中,比单一价值观的旧时代更加迷茫。<br>&nbsp;<br>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一个心理咨询师谈到一个案例。在一次小组心理分享会上,青年X说老板原来答应的两万元的奖金没有兑现,心里很焦虑,该不该讨要。大家纷纷鼓励他做自己,青年X也振臂高呼,明天就去找老板讨要。<br>&nbsp;<br>会议散了,心理咨询师感觉这个青年转变太快,便悄悄问他明天会去讨薪吗?X说百分之九十不会,咨询师问他为什么,他想了很久,跟咨询师说了自己童年的一件事。<br>&nbsp;<br>X在小学和同学发生争执,被同学打了,回来后妈妈大声训斥他怂,不像个男子汉,要他一定要打回去。他当时诺诺点头,心里却疑问“我为什么不能怂呢”,刚才大家鼓励他的场景又让他想起了妈妈,童年的这个疑问再次升起。<br>&nbsp;<br>咨询师问他“怂”和“两万元”更想要哪个,他又思考了很久,说两个都想要,他决定先跟妈妈沟通,解决他童年那个困惑,再去讨薪。<br>&nbsp;<br>很多人将心理咨询师误认为是人生导师,很多心理咨询师也喜欢扮演这个角色。</h5><h5><br></h5><h5>而真正合格的咨询师只是帮助你一步步认清自己的需要,一步步真正地做自己,一步步分析认知上的误区。不经过真正地与自我相处,道理听了千千万,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h5> 独处和共处的平衡 <h5>学会独处是建立良好相处关系的基础,能好好享受独处的人,才能和人发展良好的相处关系。<br></h5><h3><br></h3><h5>无法和自己好好相处的人越来越多,陷入一种“永无止境的孤独”。</h5><h5><br></h5><h5>很多女生不愿花时间学会和自己相处,害怕孤独,实际是害怕孤独中的寂寞情绪,孤独是为自己设置和自己相处的时空,而寂寞是不愿意和自己相处后滋生的有害情绪。因为害怕这种情绪,女生会把所有的力量拿来找伴侣,却常常因为太用力吓走对方。<br>&nbsp;<br>有个训练人际相处的有趣练习:用一周时间照顾一个鸡蛋,每天带着,不要破碎。<br>&nbsp;<br>照顾一个鸡蛋和人际关系很相似,握的太用力会破碎,不小心照顾又会摔破。学会好好照顾一个鸡蛋,也能学会好好和人相处。<br>&nbsp;<br>书中分享了小S的育儿经验,第一个孩子出生,只想日夜环抱,每天晚上回去说一个完整故事,第二个孩子说故事可能只有一半,第三个孩子更短一点点......三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只是依赖程度稍有不同。<br>&nbsp;<br>无论是爱情、亲情,自处和共处的比例要像照顾鸡蛋一样细心,好像叔本华说人际关系像一盆火,远了冷近了会焚烧,要恰到好处。<br>&nbsp;<br>孤独被人蒙上众神抛弃的悲凉,其实是自己抛弃了自己,一个人是一个世界,自处是建立完善这个世界的基石,世界只有各自完好,方能和谐相处。</h5> <h5><i>(图片来自网络)</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