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栾川为伊河之源。伊河古名鸾水,因古代鸾鸟(鸾鸟,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鸟,与凤凰并称,如鸾飞凤舞、鸾凤和鸣)群栖于此而得名。古代“鸾”、“栾”二字相通,故通写为栾川。</h3> <h3>栾川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区,不是河南人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h3><h3>栾川是一个风景极其优美的地方。不大的县境内竟然拥有2个国家5A级、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于其他级别的旅游景区还有十好几个呢。</h3><h3>栾川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5年栾川荣获“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查询了一下,这个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中国就占六个,大陆五个台湾一个,估计含水量较高,不过并不影响栾川依然是个景色优美,值得流连的去处),而重渡沟正是栾川乡村旅游的最重要部分。</h3> <h3>素来出游不喜走高速路,因而选择从卢氏县这边走S322省道。这个选择很快就有了意外的收获。</h3><h3>这一段窄峭险峻的峡谷有二三十公里,风景极其优美,道路曲折,在深谷内蜿蜒而行,不论驾驶或乘车均十分过瘾。</h3><h3>瞧,峡谷内寒冷,初秋时节早晨路面即凝结一层冷霜。</h3> <h3></h3><h3>进入伏牛山区,便可看到不少80多年前红军长征的纪念遗迹。</h3><h3>红军长征怎么也从这里经过?</h3><h3>原来当年的红军长征,并非只有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还有一支红军队伍长征从这里过……那便是红二十五军。</h3><h3>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大别山苏区出发,对外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师北上(第一先遣队就是方志敏率领队伍,从中央苏区出发后结果众所周知),进行战略转移。</h3><h3>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经,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5个省,转战近5000公里。它是在与中共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单独转移,孤军作战,但仍然完成了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先期到达陕北,并建立革命根据地,为后来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的胜利会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h3> <h3></h3><h3>长征过程中,红25军创下了不朽的功绩:<br></h3><h3>1、长征中几支长征队伍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成为长征先锋;</h3><h3>2、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抗击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有减员,到陕北时,部队还增加了800多人;</h3><h3>3、长征中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豫陕、鄂陕边区十余县)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损失的情况下,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红军种子,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h3><h3>4、长征中唯一一支发展地方游击师、红74师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工农红军增加了新鲜血液。</h3><h3>(应该承认,没到栾川前,虽然知道红二十五军长征,却没有了解这么详细。一直以为长征就只是一二四方面军的光荣历史)</h3> <h3>前文所谓意外的收获,一是行走了一个长度不短、景色险秀兼具的峡谷;二是了解一段被很多人遗忘的历史。</h3> <h3>当地的房屋建筑特点,是这种一层半的房屋。人居住在下面,上面半层有许多通风孔,用来储物。</h3> <h3>金风吹来,一片丰收景象。</h3> <h3>重渡沟,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至此,摆脱王莽追杀并在后来成就帝业而得御赐之名。</h3> <h3>山路弯弯,在密林浓荫中蜿蜒穿行</h3> <h3>走累了,在桥下小憩,听竹涛阵阵,看山溪潺潺,一时顿觉心灵放空。</h3> <h3>重渡沟西北部的滴翠河景区内有竹林千亩,遮天蔽曰的竹海绘就了极美画面。在竹林间奔腾喧嚣的清溪、透过竹林隐隐可见的农舍、夏日里在这竹海里闻蝉寻幽,这令人赏心悦目的竹林风光真不亚于蜀南竹海……</h3> <h3>怎一个幽字了得……</h3> <h3>重渡沟之美,首推为水。</h3><h3>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重渡沟以水为主旋律的美景。数百道形状各异的飞瀑汇成了常年不息的金鸡河和滴翠河。</h3><h3>仅金鸡河景区内落差5米以上的瀑布就有30余条,30米以上的瀑布5条,最长瀑布100余米,最宽瀑布8米以上,是一个庞大的瀑布群。</h3> <h3>重渡沟给我们呈现出瀑布成群潭成串的梦幻般的景观。</h3> <h3>重渡沟的瀑布众多,千姿百态。然而我更喜欢的是它极富想象力的命名。</h3> <h3>信步飞虹瀑布,踏上双叠瀑布,穿过水帘仙宫瀑布,远观金鸡谷瀑布,近闻震天雷瀑布,驻足在泄愤崖瀑布前静思,让心中所有的烦恼、愤怒、委屈、不平……统统随飞瀑流淌而去。</h3><h3>重建内心的平静和积极的心态,这不就是重渡沟“重渡”的意义吗?</h3> <h3>在长满青苔的崖上,两条激流如天河直泻,其中一条泻入两米深的洞内,又从洞壁的孔中流出,一弯三折,穿石而下。</h3><h3>大约是飞瀑直泄入洞导致回声的缘故,瀑声隆隆远胜一般瀑布,仿佛雷声震天轰鸣。故名震天雷瀑布 ,它是重渡沟的三大标志性瀑布之一。</h3> <h3><h3>有瀑必有潭。且随流水而行。</h3></h3><h3>在灵潭边闭目遐思,寻找那稍纵即逝的灵感;</h3><h3>到溅珠潭旁席地而坐,看飞溅的水珠,仿佛时间都已停止;最后在革面潭洗把脸,洗心革面,一切重新来过……<br></h3> <h3>落叶飘撒的野径。</h3><h3>风景虽美,可我不敢走进去……</h3> <h3>在滴翠河尽头,这个号称“返朴历史百年,归真农家田园”的农耕民俗文化村,应该说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创意。</h3> <h3>农耕村里那爬满青藤的土墙茅屋和陶器作坊、旋木作坊、油坊、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纺织院、竹编院、自耕区、菜园子等,让人一时忽然有穿越之感。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赏,而且兴之所至,也可以自己尝试操作。</h3> <h3>目光忽然被那屋檐下悬挂在墙上的物体所吸引。一时没猜出来那是做什么用的?</h3> <h3>问过房主人,才知那是蜂巢。当地人家养蜂采蜜用的。</h3><h3>见惯了草原上那些流动逐花的养蜂人的那种蜂箱,以为养蜂都是用蜂箱。今天才知道在山里,固定养蜂是这个样子的。长知识了。</h3> <h3>恰好遇见重渡沟一家村民在办喜事。于是凑上去看看。</h3><h3>娶亲的队伍还未到,乡亲们都在等待。</h3> <h3>红地毯,心形彩门,山里的婚礼也受到“洋化”的影响。</h3> <h3>唱豫剧的台子也搭好了,传统文化也不能丢。</h3> <h3>“恁车队到哪啦?”现代化的通讯让婚礼的主事人运筹帷幄。</h3> <h3>这么长的鞭炮呀?</h3><h3>主家非常自豪地回答我的询问:“十万响!”</h3> <h3>让流水涤去昨日旧行尘,寄红叶带来明朝新希望。</h3><h3>“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该是寻地投宿了。</h3> <h3>重渡沟的农宿非常有特色。</h3><h3>长假刚过,游人骤减,且容我慢慢选择。</h3> <h3>风格各异的农宿,构成了重渡沟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别样风光。</h3> <h3>这家农宿的名字一下吸引住了我……</h3><h3>就是它了!就冲这诗意的名字,一定住在这里。</h3> <h3>干净别致的院落。</h3><h3>这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民宿。</h3> <h3>一进院里,便是一条在白色鹅卵石上铺就的石板小径,给人非常好的感觉。</h3> <h3>大堂内,似一轮圆月初升,淡淡的月华,温馨的色调,颇有“月出惊山鸟”的意境。</h3> <h3>头一回见到如此质朴原始的大堂挂钟。</h3> <h3>就连客房门牌也透出自然的气息。</h3> <h3>客房背景绘着抽象的图案</h3> <h3>客房里可以小酌品茶。</h3> <h3>若是人多就到大堂一起饮茶</h3> <h3>很想见见这家《风吹过》民宿的老板,与他聊聊他是怎么想到走这样一条经营之路的?怎么会起《风吹过》这样一个名字的?</h3><h3>可惜老板不在,去郑州了。代他驻守《风吹过》的是他的妹妹。她向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她哥哥创业的历程。作为一个栾川本地人,能有如此开阔的视野和文化功底,真是难得。</h3><h3>也许下次再来时,能与之好好聊聊。</h3> <h3>在重渡沟,吃饭就是玉米糁汤、油烙馍、烩菜、山野菜等非常有山里特色的农家饭食。那一碗普通的葱花面叶、一串香喷喷的油炸知了,也能感到浓浓的乡愁乡情。</h3> <h3>楼上有两个露台。若是夏夜里,约三五好友,坐在露台上一边饮茶,一边神聊,一边观赏山月,听山涧溪声蛙鸣,那真是令人愉悦惬意之事。</h3> <h3>夜色里,我坐在这秋千上仰望星空,任思绪飞散。</h3><h3>突然间,一个问题跳出脑海:</h3><h3>当风吹过,留下的是什么?</h3><h3>是炫彩夺目的高光时刻,还是令人沮丧的黯然时光?</h3><h3>是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还是生离死别的回忆?</h3><h3>抑或是一个内心永久深藏的秘密?或是一地破碎的梦想?</h3><h3>这个《风吹过》的名字太有文化了!</h3> <h3>翌晨,当离开重渡沟时,望着关公湖水,不禁自问:重渡沟,重渡什么?</h3><h3>如果可以重渡,你是希望重渡整个人生,还是希望重渡人生中某一段时光?</h3><h3>如果重渡时光,你会重渡你人生那一段时光?是无忧无虑的欢乐童年,是热血青春激情飞扬的青年时期,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年?是想重渡那一段青涩的初恋,还是要重渡人生中某一次后来让你遗憾万分的选择?</h3><h3>如果要重渡整个人生,你又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另一个你……</h3><h3><br></h3> <h3>重新穿行峡谷,重又看到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市区里水泥森林般的高楼,街道上摩肩接踵的人潮……犹如从桃花源回到俗世。</h3><h3>然而那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心间。</h3><h3><br></h3> <h3>我相信答案会很多。</h3><h3>待到春风吹过的时候,我还会来重渡。来继续寻求我想要的答案……</h3> <h3>题外的话,算是后记。</h3> <h3>重渡归来,感受多多。</h3><h3>不想写成掠影之类,也怕被认为是软广告之类,所以断断续续断写了一个月,总觉得还是没有写出我想要说的那种感觉。</h3><h3>可是朋友们都在催着我赶快发,于是————</h3><h3>就这样了。</h3><h3>不管怎么说,一次旅行,能有一次新的体验,学习一段以前不熟知的历史,还有一点人生的感悟,那肯定是非常值得的一次旅行了。</h3><h3>当然,总有不少遗憾,可以再去一次重渡沟以图弥补。那里真的是一个值得多次去的地方。文尾不是说了吗:“待到春风吹过的时候,我还会来重渡。来继续寻求我想要的答案……”</h3><h3>你也一起去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