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版再次徒步百年滇越铁路

鉑雅

<h3>  2018年11月11日,50版17人出发徒步滇越铁路,用脚步去丈量,去探索,去发现,去收获……</h3> <h3>  这是50版第二次走滇越铁路,第一次(2018年1月7日从屏边湾塘乡走到河口),这次目标是湾塘乡——蒙自碧色寨。</h3> <h3>  从昆明坐火车4小时到达屏边</h3> <h3>  蒙河铁路桥</h3> <h3>  下午3点从屏边火车站徒步2公里到达屏边滴水苗城。</h3> <h3>  屏边滴水苗城被纳入全省一流特色小镇,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底蕴,从内到外,整个县城都散发出了浓郁的苗乡风情。</h3> <h3>  高高的牛角牛气冲天,体现了苗族人民勇敢顽强向上的精神。</h3> <h3>  11月12日清晨,徒步4公里到达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h3><h3> 大围山展现的是自然而质朴的美。林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h3> <h3>大围山云海浓雾缭绕、仙气十足。</h3> <h3>  玻璃栈道上一起嗨,感受峻美山川的磅磚气势。</h3> <h3>  千年古树仓劲挺拔</h3> <h3>  这里有形态较完整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四季花木繁茂,终年翠绿。</h3> <h3>  原始生长的树木苍劲有力,盘在地上的根茎,尤如根雕艺术作品。</h3> <h3>  树洞里的一窝小鸟</h3> <h3>  下午结束大围山的游览后,然后包车赶往湾塘乡。</h3><h3> 在湾塘乡发扬50版优良传统,慰问老人。</h3> <h3>  11月13日清晨,真正的重头戏开始了!站在铁路上,回看湾塘乡。</h3> <h3>  从157号隧道这里我们开始徒步米轨,向第一站人字桥进发!走近那百年的沧桑,用脚步丈量和见证百年滇越铁路的兴衰与辉煌,访问历史,穿越历史、感悟历史、见证历史。<br></h3> <h3>  出发!</h3><h3><br></h3> <h3>  途经冲庄站、坡渡箐站,下午4点到达五家寨人字桥,行程20公里。此段地势险峻,景色秀丽,一路均在山巅蜿蜒前行,桥遂相连,溪流奔腾,一直是徒步者最爱,特别是2017年人字桥开办农家乐后,解决芷村至湾塘间无食宿问题,更加方便。</h3> <h3>  走在铁路上俯瞰南溪河</h3> <h3>  看见远处的湾塘瀑布了,嗨一下!</h3> <h3>清秀的瀑布从绿树从中轻泻而下</h3> <h3>山势险峻,河谷幽深。</h3> <h3>  全长仅468公里的昆河铁路,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跨越了亚热带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润气候三大气候带;穿越了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h3> <h3>  人工一锤一錾打丵的隧道,累死了多少劳工!</h3><h3>"奇迹"的背后是鲜血与生命。由于沿途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无数劳工长眠在滇越铁路的施工现场。据法国方面统计,从1903年选线到1910年修筑完成,欧洲籍工程技术人员死亡80多人,招募的6万多名劳工有1.2万人客死他乡。而清政府现场调查的官员写给朝廷的奏折中则称省内外先后招来修路的工人不下二三十万,其中至少六七万人为修筑铁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滇越铁路也从此有了"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的描述。<br></h3> <h3>  湾塘——人字桥段铁路只有20公里,我们就穿越了38个隧道,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是一座隧道。</h3> <h3>  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艰巨,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占滇段全长的36%。</h3> <h3>  滇越铁路是徒步爱好者的徒步天堂。</h3><h3> 吸引着一批批中外游客来探访,对云南来说,这不仅是记忆,还是历史、文化、财富、精神……</h3> <h3>  停用了的冲庄站,铁道旁这一块块站牌.是筑路人用汗水浇铸的丰碑。</h3> <h3>每天还有一至二趟列车通过</h3> <h3>高山流水</h3> <h3>路边的木瓜果实累累</h3> <h3>摘木瓜了,开心满满!</h3> <h3>  切木瓜、抢木瓜、吃木瓜,吃着甜甜的木瓜好开心啊!没了烦恼,忘了疲劳。</h3> <h3>滇越铁路上的象鼻山</h3> <h3>王三哥的新发现</h3> <h3>  这是1929年原装法国制造的钢枕轨,历史的遗迹得以再现。</h3> <h3>又发现1931年的1根</h3> <h3>  滇段波渡箐站,是一个废弃的车站,是离人字桥最近的一个站。</h3> <h3>休息</h3> <h3>拉伸</h3> <h3>  人字桥始建于1907年3月10日,由法国巴底纽勒工程建筑公司的工程师保罗·波登设计制造,1908年12月6日竣工,历时20个月零26天。因其建造结构理念与埃菲尔铁塔同出一辙,是世界铁路桥梁史上的杰作,被《泰晤士报》誉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被列入《世界名桥史》。1998年11月13日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3> <h3>  人字桥托起的不仅是180吨重的自身桥梁。百年来,它承载过南来北往的列车数十万趟次,运送旅客人员数以亿计。1910年滇越铁路滇段开通,运量为6万余吨;2004年,年运输量达750万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字桥更见证中国与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河口起义、护国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自卫反击、对外开放、东盟贸易。其承载的荣辱与沧桑、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书写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浓墨重彩。</h3> <h3>  历史的记载,智慧的浓缩。</h3><h3> 看,有碑文记载!短短几行文字,浓缩的却是前人的智慧与坚韧!</h3><h3> 在一九四几年抗战时期,人字桥多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但因山势险峻,还有两个山头上高射炮连的守护,人字桥一直没被炸到。</h3> <h3>  50版再创辉煌,平均年龄61岁的爷爷奶奶们,自毫的站在人字桥上展示五星红旗和50版队旗。</h3> <h3>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100年了,人字桥饱受沧桑,孤独屹立在山谷间。我们仰视人字桥,觉得这一路的奔波及颠簸值得。</h3><h3> 滇越铁路昆河段全长400多公里,最险、最奇、最具旅游价值的是屏边县境内76公里,这其中就有享誉全球的人字桥。</h3> <h3>  山脚下,默默陪伴人字桥的是美丽的苗家寨子~人字桥村,青山绿水、黄墙红瓦,层层梯田,远远望去,与世隔绝,似镶嵌于巍巍群山中的红宝石……<br></h3> <h3>  在人字桥村,我们入住村长家,站在村长家里露台上就看到人字桥,村长夫妇亲手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正宗土鸡,自己地里的生态蔬菜很是爽口,我们喝着酒庆贺今天的胜利✌,向村长了解了一些村里过去和现在的故事……</h3> <h3>  饭后又看望了村里2位的老人</h3> <h3>  入夜,听着河水的声响诉说着人字桥的故事入眠……</h3> <h3>  听着村里第一声鸡叫起床,11月14日清晨,天蒙蒙亮,向芷村方向进发。</h3> <h3>  在薄雾中前行</h3> <h3>  铁路沿线别样的风景美得让人流连忘返。</h3> <h3>  一路风光!丛林翠绿、云雾缭绕!</h3> <h3> 滇越铁路是法国人于1903年开始修建的,1910年3月31日正式通车。大家是这样评价它的:这是丧权辱国的一条铁路;血迹斑斑的一条铁路;被殖民掠夺资源的一条铁路;也是让云南对外开放,接受世界先进技术的一条铁路;究竟他是什么样的铁路,大家去慢慢评价吧。</h3> <h3>  历史是需要记录的,那些定格在我们相机里的沿途美景、历史印迹、人文故事是我们一起携手记录百年历史的见证。</h3> <h3>  路过新型的苗族寨子</h3> <h3>  人字桥到碧色寨,我们穿越了40个隧道,隧道口都有数字标识。</h3> <h3>  这座在原生石上打成的隧道,是在一九零八年前后,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完全用人工打凿出来的,洞内未做任何人工加固,100多年来都未垮塌,是十分不易的!</h3> <h3>  百年米轨既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缩影,也是我国铁路发展的活化石,其所显现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珍贵。</h3> <h3>  一路走来,这样的连环洞有很多个。</h3> <h3>  人生的精彩,要靠自己去书写;生命的辉煌,要凭自己去创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走过低谷,怎攀得高峰?高铁时代来临,但我们不会忘记滇越铁路的辉煌与苍桑……</h3> <h3> 泉水叮咚</h3> <h3>  美丽的南溪河一直陪伴着我们,沿途风景秀丽,让人忘了长途跋涉的艰辛。</h3> <h3> 仙风道骨</h3> <h3>  辛勤的铁路养路工人要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了,道一声辛苦了。</h3> <h3> 有名的老虎嘴</h3> <h3>  这样的历史遗迹应该加大保护力度!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h3> <h3>  滇越铁路通车时云南境内共有34个车站,现在这些车站大都保留完好,许多车站依然使用着最初由法国人统一设计的法国风格的站房建筑,经过百年岁月的洗礼,成为铁路沿线的亮丽风景,也是一笔值得保护的建筑文化遗产。</h3> <h3>  戈姑站上肆无忌惮的鸡司令和鹅司令们</h3> <h3>  到达滇段最强一线大站芷村站</h3><h3> 蒙自的芷村站建于1909年,原为滇越铁路一等站,是六道交叉的编组线车站,1957年重建后为四等站,现作为滇段保留车站仍在正常运营。</h3> <h3> 幸福的拥抱</h3> <h3> 2018年11月15日,从芷村到碧色寨,25公里。清晨我们又出发了。</h3> <h3>  这次重走滇越铁路沿线,感触颇深!承载着云南铁路历史发展的烙印,壮观的场面令人惊叹!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历史发展的足迹将永存……</h3> <h3>  又遇火车</h3> <h3>  和巡道工亲切交流</h3> <h3>  小龙溏车站,车站是旅途结束的地方,也是回忆的开始。</h3> <h3>  永久的记忆,红河州小东山暴动革命遗址。</h3> <h3> 三天来我们背着6到9公斤的重包,在烈日下行走,枕轨板脚,汗水浸透衣服,徒步虽很有收获,但也是十分艰辛和磨练意志的。</h3> <h3>  蒙自坝子在眼前</h3> <h3>  从高架桥下面通过</h3> <h3>  在峡谷峻岭中,米轨铁路像蛇形弯弯曲曲,河谷里每天都能听到火车的笛声。</h3> <h3>  我们胜利了✌ ,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沒有最后胜利的大合影,也没有庆功宴,但有一路珍贵的纪录值得我们回味,累并快乐着!</h3> <h3> 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经这里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碧色寨的特殊位置、特殊环境、特殊人文,使之成为滇南一带故事最多、传奇色彩最浓的地方。有文人墨客来过之后,感叹这里是全国最文艺的一个火车站!</h3> <h3>  寻找心中的芳华。</h3> <h3>  打靶归来</h3> <h3>  碧色寨:斑驳的法式建筑、古旧铁轨的历史沉淀。</h3> <h3>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芳华时光,逝水流年……</h3> <h3>  愿我们都不再老去,多年后依然拥有芳华。</h3> <h3>  再见《芳华》你的青春绝不是不明真相的奔跑....心怀梦想和希望,沿着这条通向远方的米轨,驶向人生的彼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