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

滺姥姥

<h3>有人说西藏是一种”毒”,确实如此,去过了就会理解这句话的意义。<br>西藏回来,心中不时会冒出再去一趟的念头,那山、那湖、那蓝天 ,那一双双虔诚的眼睛,那个莫名就会让你流泪的地方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h3><h3>制此美篇,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存下一个个的瞬间,给自己和同行的伙伴解毒,也给此刻浏览的你播下一颗出发的种子。<br></h3> <h3>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h3><h3>Xu姐的适时邀约唤醒了我蓄谋已久的等待,几乎是没做攻略,也没有备下网上提示的林林总总,就这样怀惴对西藏满满的向往,三个老青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开往拉萨的火车。</h3><h3>这是一次对身体的挑战。</h3><h3>从大中原到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第一关就是躲避不过的高反,尽管出发前都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还是超出了预想。好在有藏区工作三十年的章纪同学为我们及时备下的药物、水果蔬菜和其它各种,好在有多次进藏的玉新同学给予的鼓励、帮助,好在我们都有好心态下的坚持和家人的关心支持,才使得我们以接近花甲的年龄顺利完成预计行程,才有了接下来视觉的盛宴,心灵的洗礼。<br>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h3><h3>都说去西藏能净化人的心灵,其实不仅是有不染尘埃的绝世风光,更多的是看到一个民族对信仰的无比虔诚所带来的心灵震撼。无论你与宗教是否有缘,在这里,你的内心会变得柔软,会时常莫名的流泪。。。</h3><h3>这是离天最近的地方</h3><h3>这是离众神最近的地方</h3><h3>这是离灵魂最近的地方</h3><h3>来吧,来跟我一起感受这片神话般净土的魅力吧。。。<br></h3> <h3>坐上了火车去拉萨</h3><h3>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h3><h3>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h3><h3>盛开在雪山下</h3><h3>坐上了火车去拉萨</h3><h3>跳起那热烈的雪山朗玛</h3><h3>喝下那最香浓的青稞酒呀</h3><h3>醉在神话天堂</h3><h3>。。。</h3><h3>天路,天堂,天上人间。</h3><h3>美丽西藏,我们来了!</h3> <h3>一、令人沉醉的至美风景</h3><h3>二、积淀历史的宫殿寺庙</h3><h3>三、坚定信念的宗教信仰</h3><h3>四、传递温暖的最美笑容</h3><h3>五、锻炼意志的自我挑战</h3><h3>六、放飞自我的无拘无束<br></h3> <h3><b>一、令人沉醉的至美风景</b></h3><h3>西藏的天很蓝,是和别处不同的蓝。<br>它蓝的纯粹、蓝的清透、蓝的恍惚,有它做底色,云显的很白,天也显的很低。<br></h3> <h3>站在这样的天空下,真的会为这片湛蓝而感动而泪目~会心甘情愿的被这缺氧的高原所虐。</h3> <h3>西藏的湖很美,是那种圣洁的美,湖水会随天空颜色而变化,或清如明镜或绿如宝石或湛蓝澄净。 </h3> <h3>海拔4441米的羊卓雍措,美的不染尘埃,令人一见倾心。</h3><h3>羊卓雍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之所以称之为圣湖,据说是因为能帮助人们找到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br></h3><h3>羊卓雍措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有几十公里的沿湖公路,可以一直看着美丽的羊湖在身边蜿蜒伸展。</h3> <h3>海拔4392的满拉水库,宛如一块纤尘不染的绿宝石,安静、剔透的镶嵌在苍茫的山体间。<br></h3> <h3>巴松措,高峡深谷里的神湖和圣地。</h3><h3>四周青山如黛,沙鸥、白鹤自由的浮游在湖面,湖水清澈的可以看见深处游动的鱼群,实属人间仙界。</h3><h3>据说巴松措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藏民说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哈达。</h3><h3>有网友说置身巴松措,无论之前是多么的俗气,那一刻都会放下所有红尘的纷扰,只想静静的感受它的美好~同感!</h3><h3>在西藏”措”就是湖的意思,一般的名字都是音译。<br><br><br></h3> <h3>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h3><h3>山下草青树绿,山口常年积雪。这几张拍的实属不易,都是在”头发晕、腿发软”缺氧状态下完成的。</h3><h3>末张是偷拍,这姑娘吸睛。</h3> <h3>路遇骑单车的好汉,啧啧,真心佩服!👍👍👍32个赞!拍完照爬到车里我好大一会儿还心慌、气短哩。<br></h3> <h3>五彩经幡是这里独特的一道风景。</h3><h3>从民居屋顶到山顶、湖边、河边、桥上,甚至大街上的十字路口,都插有这些代表藏民信仰与崇拜的经幡。他们深信风经过吹动经幡,就相当于 在心中诵经一次,风不停的吹,经幡也会不停地向神灵传达着他们的祈求。</h3><h3>在雍布拉康的山顶上,我仨各自挂上了一条祈愿经幡。</h3><h3>🙏唵嘛呢叭咪吽 </h3><h3>🙏唵嘛呢叭咪吽</h3><h3>🙏唵嘛呢叭咪吽</h3><h3> 🙏祈愿神灵佑之,一切安好!<br></h3> <h3>满拉水库山顶上的经幡阵。</h3> <h3>雅鲁藏布江。</h3><h3>雅鲁藏布江(藏语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全长3848公里,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高原河流。</h3><h3>河流基本上保持在原始状态,沿岸行走,感受了气候多变,时而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时而阳光明媚、白云飘飘。</h3> <h3>路遇老牛和猴哥</h3> <h3>西藏的色彩是让人无法忘怀的记忆。</h3><h3>在原始与现在、天堂与俗世的路上,无论你瞄在哪里咔嚓,都能留下灵动的、鲜明的、迷人的瞬间。</h3> <h3><b>二、积淀历史的宫殿寺庙</b></h3><h3>藏民全民信教,在空气都弥漫着宗教气息的西藏,大大小小的寺庙随处可见。<br><br></h3> <h3>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h3><h3>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h3>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其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r></h3> <h3>布达拉宫是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h3><h3>白宫分散两侧,共七层,是达赖喇嘛的冬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时期全藏政治活动最高统治中心。</h3><h3>红宫居中耸立,由达赖喇嘛的灵塔、佛殿、经堂组成,是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旧西藏宗教活动的最高统治中心。红宫总建筑面积约16000余米,加上地垄型地基六层,共十三层。</h3><h3>红宫内檀香木的圣观音像和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是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h3><h3>太庄严太肃穆太雄伟,踏入这心心念念的圣殿,是不由自主的心生敬畏~参观的整个过程我都是小心翼翼的,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br></h3> <h3>住进布达拉宫,</h3><h3>我是雪域最大的王,</h3><h3>流浪在拉萨街头 ,</h3><h3>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h3><h3>。。。。。。</h3><h3>曾虑多情损梵行,</h3><h3>入山又恐别倾城,</h3><h3>世间安得双全法,</h3><h3>不负如来不负卿。</h3><h3>。。。。。。</h3><h3>布达拉宫没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他曾经的寝宫——德丹吉殿,还保留有当年的遗迹。</h3><h3>无论是雪域之王还有最美情郎,这些往事都已淹没在历史风尘里,留下的是他从末曾消散的诗,三百多年过去,他那句句入心、首首入禅的诗句至今仍令无数的文艺青年为之倾倒。</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布达拉宫的墙体每年藏历九月份都会进行一次粉刷,所以历经千年依然如新。白宫墙俗称牛奶墙,刷墙的材料主要是石灰和牛奶,每年都会有众多的藏民将牛奶、酥油等物自愿供奉至宫内,并以能参与刷墙劳动为荣。之前网上有人说仔细闻白宫的墙,会有牛奶味儿,这次我还真试了,是有点儿。</h3><h3>红宫墙也叫白玛草墙,是由西藏特有的红色草类植物白玛草砌压而成。据悉这种赭红色白玛草墙还成为西藏社会等级的标志之一,说只有贵族家族和宫殿寺庙才有资格用它。 <br></h3> <h3>参观布达拉宫,除了油然而生的敬畏,还有一种震撼就是宫殿内的“金碧辉煌”~导游说世界建筑方面黄金用量最多的就是布达拉宫,修建布达拉宫大概用了30吨左右的黄金,称它为黄金宫殿也不为过,但黄金在布宫众多的珍宝面前又最不值钱,因为宫殿内收藏和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物,件件都无比珍贵,价值连城。</h3><h3>宫殿内禁止拍照和录像。<br>这组宫殿内的图片选自网络。<br></h3> <h3>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为藏王松赞干布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h3><h3>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h3><h3>这里供奉着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在世时所塑、且是亲自加持过的十二岁等身金像,藏民视佛祖金像为佛祖本尊,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身躯丈量朝圣之路,无论路途遥远,无论时间长短,就是要嗑到这圣地大昭寺,顶礼觉沃佛,以种下解脱的因缘。</h3><h3>很遗憾,诸多原因导致我们没能入寺参观,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次的遗憾其实是种下了再次进藏的因。</h3> <h3>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是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可与前藏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内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 ,在藏传佛教信徒心中,地位十分殊胜。<br>在西藏,拉萨、山南地区称为“前藏”,日喀则地区则称为“后藏”,整个藏北高原称为“阿里”。</h3><h3>历史上,前藏是达赖的地盘,后藏是班禅的地盘。</h3> <h3>扎什伦布寺内,强巴佛殿的强巴大铜佛像特别引人注目。<br>强巴佛,即汉地佛教的弥勒佛,是藏传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大殿建于1914年,由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修建,是臣型雕塑行列中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据悉铸造这尊佛像,由此及110个匠人,耗用黄金6700两、黄铜23万多斤花费4年时间才完成。</h3><h3>寺内仍然是不能拍照,佛像图片和资料均来自百度百科。</h3> <h3>在西藏的宫殿寺庙,像我们内地祈福拜佛时捐大额功德的并不多见,多见的是藏民提着老式暖瓶在佛像前为佛灯添加暖瓶里自制的酥油,然后诵经拜佛,若是捐功德也多是小额纸币。</h3><h3>扎什伦布寺内,认真观察过一对拜佛的母子,母亲先在佛像前为佛灯添加酥油,然后低声诵经伏身磕头,娃娃二三岁的样子,跟在母亲身后在每个佛像面前重复着母亲的动作,认真、虔诚。和这位母亲的眼神有过邂逅,被震撼!她叩拜起身时的喜悦、平和震撼到了我~当时特别想偷拍,那小娃娃眼神清澈的无以言表。</h3><h3>其实在寺庙宫殿这般虔诚的藏民比比皆是,我日趋麻木的心灵常被受到撞击。</h3><h3>心中有信仰,又能如此虔诚,应该是件踏实、幸福的事。</h3><h3>走出寺庙和Xu姐有过这样的对话:</h3><h3>我:被感动了,流泪了。</h3><h3>Xu姐:我也是。</h3><h3><br></h3> <h3>以前没明白达赖与班禅的关系,这次到了西藏才算 基本明白。</h3><h3>达赖和班禅都是清朝册封的两个活佛系统,受皇帝直接领导。历史上班禅与达赖都是互为师生,由于转世灵童都有一个教育培养的过程,所以当达赖年幼时,班禅就担负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反之,当班禅年幼时,达赖就承担领导和教师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达赖与班禅的地位是一样的,只是由于达赖的常驻地在拉萨,而班禅的常驻地在后藏,因此,达赖在世俗社会的重要性似乎要高一些。</h3> <h3>遇到跳神节。</h3><h3>在扎什伦布寺每年九月都会举行“跳神节”,跳神节藏语称“羌姆”,主要是由僧侣表演一种宗教舞蹈,旨在驱邪禳灾,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h3><h3>2006年,扎布伦什寺羌姆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批为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h3><h3><br></h3> <h3>观众很多,隆重。</h3><h3>演出由浑厚庄重的法号和法锣拉开序幕,参演的僧人头戴面具,身穿戏装,手持道具,表演了差不多有十来节神舞,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哑剧,诙谐幽默。</h3><h3>第一次看这类的表演,感觉气氛庄重神秘,据说当天班禅也在演出现场,小确幸。</h3> <h3>日喀则 街上的随手拍。</h3><h3>日喀则是地级市,境内定日县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扎寺回宾馆走错了路,误入记不请名字的商业街。</h3><h3>商业街的服装店卖的多是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藏服,店内摆放有缝纫机可以现场量裁加工,家具店的藏柜和内地家具款式区别较大,刻有花饰图案,看上去古朴华丽~被漂亮的靴子吸引,问价未果,卖家不懂我的话。</h3><h3>这里购物付款和内地相同,可以手机支付。</h3> <h3>路人。</h3> <h3>雍布拉康。</h3><h3>位于西藏山南市泽当镇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h3> <h3>传说,文成公主入藏的第一站就是雍布拉康,有这样一首歌:“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雍布拉康作为文成公主入藏的首点,她带来的工艺,从这里开始蔓延发展~</h3><h3>可以说,一场文明的传播,是从雍布拉康开始的。</h3> <h3>遇到沐浴节。</h3><h3>沐浴节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七天。在这个时间里,从孩童到老人都要到附近的河水或小溪里洗头洗澡,据说洗过以后,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h3><h3>这是一组雍布拉康下面人们洗头洗澡、在阳光下惬意晾晒的照片~</h3><h3>入乡随俗,我们姐仨也请藏民帮忙用泉水冲了头发,藏民兄弟特别友善,一边冲水一边问拍照的旋姐,拍好了吗?</h3><h3>泉水甜,天空蓝,阳光暖。真好!</h3> <h3>罗布林卡位于拉萨市区,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俗称拉萨的颐和园。</h3><h3>罗布林卡目前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h3><h3>园内游客不多,安静,适合休闲漫步。</h3><h3>景美,限于篇幅用了美图秀秀拚图,然后再拚图传上。留念。</h3> <h3>现存的一切,</h3><h3>都在时间的安排下与我们相遇,</h3><h3>历史的轮廓,因为它们变得清晰。<br></h3> <h3><b>三、坚定信念的宗教信仰</b></h3><h3>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h3><h3>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h3><h3>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3><h3>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 <h3>大昭寺前</h3> <h3>在离天堂最近的青藏高原,宗教和信仰可以说是藏民的氧气和水,不可或缺,他们一生都在朝圣的路上。</h3><h3>立正姿势,诵着经文,双手合掌高举过头,然后降至鼻尖、胸口,然后膝盖着地,然后掌心朝下俯地,额头轻叩地面,然后起身重复,虔诚而庄重。</h3><h3>藏民信仰高于一切,信奉因果、舍得、轮回、转世,相信今世的因都是来世的果,今世所有的努力、磨难都是为来世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存钱只积功德,平日里的积累都奉献给寺庙和施舍给需要帮助的他人~</h3><h3>置身于他们之间,目睹着一双双虔诚的眼睛,感触深深~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无神论教育,相信这世间没有佛祖神灵,但在这里,佛却如此的深入人心。藏民们在这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不抱怨不退缩,仍对大自然感恩戴德,虔诚的坚守着自己的信仰,真是令人折服。<br></h3><h3>想西藏之所以能净化人的心灵,除了不染尘埃的绝世风光,更多的还是藏民对信仰的无比虔诚 所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吧。 <br></h3> <h3>用今生的虔诚为来世许下愿望。</h3><h3>无论你与宗教是否有缘,在这里,你的内心会瞬间变得柔软,会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h3><h3>在人神同在的大昭寺前,我磕了三个等身长头,无关乎其它,只为一份安宁。<br></h3> <h3>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八廓街,是一条由众多的朝圣者用脚步和身体踏成的千年转经路。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h3><h3>转经的藏民很多,转累了就在路边歇息,然后继续。</h3><h3>这组图片差不多都是偷拍(图1来自网络),怕打扰到了他们的专注。</h3> <h3>八廓街上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遗址。</h3><h3>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番联姻成为千古佳话;</h3><h3>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h3><h3>明朝承袭元制,实施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在今西藏的中、东、西部设置管理机构,中央任命官员;</h3><h3>清朝时,五世达赖喇嘛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清朝皇帝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正式确立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以及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h3><h3><br></h3> <h3>八廓街</h3><h3>他们&我们</h3> <h3><b>四、传递温暖的最美笑容</b></h3><h3>西藏十几天行程里,经常会遇到素不相识的藏民毫无因由地冲着你笑,他们灿烂、干净、毫无装饰的笑容,很美很温暖,为这片土地又增添了一份令人心动的元素。</h3><h3><br></h3><h3><br></h3> <h3>和旋姐同框的是位藏族大哥,亮点是他胸前的毛主席像章,他说他天天都戴着~</h3><h3>在西藏,是共产党废除了黑暗的农奴制度,使百万农奴脱离了苦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作为上了点年龄的当地人,他们亲历了西藏的沧桑巨变,敬爱毛主席是发自内心的,这是一种情结。</h3><h3><br></h3> <h3><b>五、锻炼意志的自我挑战</b></h3><h3>从大中原到高海拔的青藏高厚,第一关就是躲避不过的离反,尽管出发前都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还是超出了预想~头痛、心慌、气短、口唇紫绀,这些症状在进藏后的前三天尤为明显。。。好在有藏区工作三十年的章纪同学及时准备的药物、水果、蔬菜和其他各种,好在有多次进藏的玉新同学给予的鼓励、帮助,好在我们都有好心态下的坚持和家人的关心,才使得我们以接近花甲的年龄顺利完成预计行程,才有了接下来视觉的盛宴,心灵的洗礼。</h3><h3>🙏感恩所有!</h3><h3>🙏感谢所有!</h3><h3>👍为我们自己点赞!</h3> <h3>特别上传,留念。</h3><h3><font color="#39b54a">1</font>图是拉萨火车站出口,前来接站的章纪同学和我们。</h3><h3><font color="#39b54a">2</font>图是玉新同学和为我们服务十几天从不捣乱的爱车。</h3><h3><font color="#39b54a">3、4、5</font>图的<font color="#39b54a">1601</font>是我仨姐妹在拉萨温暖的家,尽管是短暂借住,却是不能忘记。</h3><h3></h3><h5><font color="#39b54a" style="font-size: 17px;">6、7</font><span style="font-size: 17px;">图是抗高反药,有它辅助,我们如愿度过了高反期。</span><br></h5><h3><font color="#39b54a">8、9</font>图是到达拉萨在老文君酒楼的第一餐,出现高反,当时口唇都有紫绀。</h3> <h3><b>六、放飞自我的无拘无束</b></h3><h3>之前总以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让心灵丢失了对这个世界的易感,然而到了西藏才发现,我们仍然有着对世间万物最初的纯真,我们仍然可以像孩童般笑的率真、随性,在这圣洁的完美的迷人的高原,我们找回了那个无拘无束最初的自己。。。</h3> <h3>岁月沧桑,</h3><h3>改变的是青春容颜,</h3><h3>改变不了的是至纯至真的同学情。</h3><h3>🙏感谢章纪同学为我们在西藏期间提供的一切。</h3><h3>🙏感谢玉新同学给予我们的帮助和鼓励。</h3><h3>🙏感谢Xu姐 旋姐对我的包容和关心。</h3><h3>🙏感谢正凯师傅的安全驾驶。</h3><h3>🙏感恩缘份,在西藏相会。</h3><h3>🙏感恩缘份,在西藏同框。</h3><h3>期待下次的西藏再会。</h3> <h3>🙏感恩缘份🙏感恩所有的遇见。</h3><h3><br></h3> <h3>我希望你有时候能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br></h3><h3>我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一生。 </h3><h3> ——《本杰明·巴顿奇事》</h3><h3><br></h3><h3>西藏十几天,看到了不同于我们的风景和不同于我们的人群,体会了别样的人生,收获了许多的感动,西藏之行,终将成为我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h3><h3><br></h3><h3><br></h3><h3><br></h3> <h3>西藏,并不是一个仅仅去过便算是”去过”的地方,那里除了风景还有历史,除了历史还有信仰,除了信仰还有臣服着神灵的藏民~没有一个人可以用文字和图片给你完整地描绘西藏,除非你亲自去一趟。</h3><h3>西藏,你只要去过,便会此生难忘。</h3><h3>🙏感谢此刻浏览的你!😊愿能给你播下一颗出发的种子。<br></h3><h3>美丽西藏,后会有期!</h3><h3><br></h3><h3><br></h3> <h3>🙏<b>扎西德勒!</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