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同放异彩——山东省基于核心素养的“统计与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会

a翠

<h3>  2018年12月5日下午,山东省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的“统计与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会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拉开了帷幕。本次给我们做课的老师都是来自于山东各地名师,她们同上一节课,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每天会后专家与做课老师的互动评课,更是给与会老师指明了方向,意义深远。</h3><h3> 第一天由青岛的刘燕老师,聊城的孙秀梅老师和寿光的孙文正老师分别给我们执教了《解决问题:速度时间与路程》这一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老师们上课的精彩瞬间吧。</h3> <h3><b>刘老师充分运用线段图建模解决实际问题。</b></h3> <h3>孙老师贴纸条将线段图由静态变为动态。</h3> <h3>孙老师课前进行大量学情调查从除法入手讲速度。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立乘除法模型。</h3> <h3>教研员评课:三节课都非常注重数学模型的构建,特别是三个量之间的建模,并能够推衍出去,与旧知识相联系,让模型更丰满。</h3> <h3>6号上午,淄博的钱加聪老师执教相遇问题。</h3> <h3>青岛的孙晓燕老师执教《平均数》</h3> <h3>威海市的张娜娜老师执教《平均数》</h3> <h3>教研员点评:钱老师非常注意数学模型的建模,不仅仅在行程问题里有相遇,在打字问题,在隧道问题里也有,并将它们放到一起分析比较,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平均数的教学不仅教会了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更是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h3> <h3>6号下午,莱芜的胥庆兰老师、枣庄的井常琳老师、烟台的庄晓静老师分别执教了《折线统计图》这一课。</h3> <h3>教研员点评:胥老师精心选取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其中磷虾和鲸的活动规律的折线统计图,增加了折线统计图的丰富性,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两个折线统计图的重合点恰好是鲸鱼捕食磷虾的时间,体系了折线统计图的现实意义。井老师在课的最后出示了一幅没有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一猜统计图背后的故事。看似下降趋势消极的统计图,学生的回答却是正能量,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体现了统计的应用价值。庄老师在课中引用了大量的数学文化材料,形缺数时难入微等促进了学生对折线的理解,同时发挥育人的力量。</h3> <h3>12月7日上午精彩依旧。</h3> <h3>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4天的学习时间,满载收获。期待下次的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