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2018)”送教下乡第二次活动暨中国教师研修网工作坊培训线下活动

<h1><font color="#167efb"><b> 温润心灵,滋养教育情怀</b></font></h1><h3></h3> <h3> 迎着冬日静谧的肃寒,怀着对教育的虔诚与敬畏,我们初中语文团队一行五人又一次开启了教育领航之旅。“国培计(2018)”送教下乡第二次活动暨中国教师研修网工作坊培训线下活动于12月5日——6日在两亭中学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落实核心素养,提高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br></h3> <h3>  团队成员镇头中学田晓兰老师和任国秀老师同课异构《背影》。两位老师以“父之背儿之泪”为线索,展开教学,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在“读,品,悟”中感受浓郁的父子情深。 </h3> <h3>  任国秀老师以温文尔雅,亲切和蔼的教态步入课堂,以“难忘”为话题谈话导入新课,拉近师生距离,奠定了师生交流基础。紧接着紧扣文中“难忘父亲怎样的背影?”聚焦“背影品父爱”。她先出示学习散文的方法圈点勾画作批注的例子,后让学生自由读诵,自主圈点"品味语言,体悟感情:从父亲与儿了的衣着对比,父为子买橘的走姿和细节描绘,细品语言悟父爱.这一环节,先问题驱动,示范引领,自主品读,及时点拨到感悟浓情,水到渠成。更有精彩之处是:探究文中儿子的心路历程。由“我流下了感动的泪”追根索源,寻找佐证,跳读文本。追寻起初儿子对父爱理解么?学生很快抓关键句品词语悟出:不解——理解——感动——思念。既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让学生收获理解父爱。接着由文本迁移到生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以“因为--,所以,我想对您说——”为格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层层深入,不断提升。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总之,这堂课设计新颖,扣住了这次送教下乡的目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和问题链设计,同时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循偱善诱,指导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把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贯穿在整堂课中,既重视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渗透了德育教育,对一个个正处在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一堂真正语文课,也是一堂爱亲人懂理解的人生课。<br></h3> <h3>  田晓兰老师以饱满的热情点燃整个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以问定教,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文为本,问题来源于文本,又引导学生解决于文本;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总之,这是一堂有情味的课,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得到了渲染;是一节有智慧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更是一节有语文味的课堂,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面培养。<br></h3> <h3> 两亭中学李伟老师和团队成员九成宫中学田宝丽老师同课异构《孔乙己》。两位老师都注重学法引导,在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透视社会本质,探寻悲剧根源。</h3> <h3> 李伟老师上课思路明晰,重点抓住分析“人物形象”和“笑”进行教学。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徜徉于语言文字当中,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课堂评价语中肯且多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br></h3> <h3> 田宝丽老师整堂课设计感很强,思路清晰,从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一是体“悲”中之“喜”,而是探“喜”中之“悲,”三是悟“悲”中之“魂”,三个环节层层深入,了无痕迹。深入浅出,大道至简,表现出本真、生动、细腻的文本解读能力。给人感觉讲的很细很活,问题很有深度,全然没有做作之情,学生在课堂上深度思考,思维的火花在碰撞,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可以看出老师深厚的人文功底和强大的课堂掌控能力,语文味十足,是一节精彩的好课。 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文化、思维、审美在田老师的课堂上也得到了有效展现。课堂上师生语言的交流,孔乙己悲剧人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细节的思维逻辑,学生受到文学审美的熏陶都在这节课有所展现。<br></h3> <h3>  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张江凤老师主持研讨交流活动,张老师对这两节课做了深刻的点评。两位老师两节《孔乙己》是典型的同课异构,异中有同,同中显异。相同点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取舍、选择,都聚焦孔乙己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塑造,引导学生在品味、赏析语言中实现和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异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各自的智慧和策略。李伟老师课朴实无华,重视小说人物塑造的学习感悟,田宝丽老师课程设计感强,着眼于“悲”和“喜”,三大板块清晰流畅,层层深入,了无痕迹。小说主题挖掘深刻,表现出很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整节课大道至简,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表现出浓浓的语文味,教学语言生动流畅,思路清晰,教学风格洒脱而不失亲切自然。<br></h3> <h3>  课后团队成员和两亭中学老师进行了研讨交流。探讨教学困惑,交流教学经验,彼此激励,协力同行。不仅促进了两校老师的成长,增进了友谊,更促进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的交流。在积极思索与沟通中激发老师们的教育热情。</h3> <h3>  教研室张江凤老师针对本次活动主题“教读课文主问题和问题链设计”给我们做了一场激情洋溢的报告。尤其是张老师结合教学案例以及自己在教学中丰厚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前学生学习语文和教师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且解读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又重点详细地讲解了阅读教学中主问题和问题链设计重要思路。别开生面,高屋建瓴,为我们开启了智慧的大门。</h3> <h3> 成功就在参训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对我们诚心诚意的关怀中慢慢滋长。认真,坚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携手同行,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洒下青春的烙印!</h3> <h3> 6日下午九成宫初级中学高崇会校长为全体培训学员做了《班主任要念好“三字经”》的报告。高校长以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娓娓道来,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丰厚的经验,从关注三大群体;抓好三个时段;做好三个措施;达到三点要求;做到三方结合五个方面诠释了班主任工作的真谛。<font color="#010101">使我们明白</font><span style="font-family: 'PT Serif', 'Droid Serif', 'Times New Roman',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orphans: 2;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line-height: 1.8;"><font color="#010101">班主任除了具备必要的学科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外,“责任、爱心、诚信”也是班主任应该始终坚守的职业道德。</font></span></h3> <h3>  温润心灵,滋养教育情怀,在这里我们超越自我,并将在教育生涯中永保青春。活动虽已结束,但学无止境,学习的脚步不停,沐着国培的流暖,砥砺前行,挥洒一路芬芳! </h3><h3><br></h3> <h3>图:邢登科</h3><h3>文:田晓兰 任国秀</h3><h3>编辑:张江凤 田宝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