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快,众行远”

余勇军

<h3>  ——余勇军名师工作室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专业发展论坛》学习活动纪实</h3> <h3>  2018年11月24日到11月25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专业发展论坛》专题活动在武汉市汉口海龙协力酒店举办,余勇军老师携几位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会学习。</h3> <h3>  “名师工作室”是以某地区、某校名师为领衔人,以打造教育人才品牌为追求,以教育研讨、基地活动和网络交流为载体,联合一批有共同教育理想和追求、有相同学科专业背景和业绩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开展创新型、建构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发展共同体。</h3><h3> 本次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精选全国优秀杰出的名师培养基地主持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聚焦名师工作室建立及发展的诸多问题,探讨和研究名师培养的有效途径。此次活动共有四个研讨主题,分别聚焦于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与运作、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室管理以及利用名师工作室进行校本研修四个方面。</h3><h3><br></h3> <h3>  11月24日上午,江苏南通市名师培养团导师团副团长郭志明先生以《卓越团队 高贵品质——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与运作》为题,介绍了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提出工作室基础建设应具有:健全的组织、明确的旗号、合理的分工、完善的制度、正常的活动、交流的平台、设施的保障、团队的品质这八个要素。南通市的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名师并且教研成果突出,在全国起引领示范作用,郭志明先生的报告对于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施方向。</h3><h3><br></h3> <h3>  11月24日下午的研讨主题为《好风借力上青云——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讲人丁卫军老师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他结合其自身专业发展与实践,介绍了本人在进行名师工作室建设中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多年工作的经验心得。丁卫军老师认为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应该是:从一个人的奔跑到一群人陪着你奔跑再到陪着一群人奔跑,从自生长到共生长。</h3><h3> 此外,丁卫军老师介绍了一个名师工作室发展需要的资源包括人脉、平台、项目、活动等。这对其他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探索工作室的建设很有借鉴意义。</h3><h3><br></h3> <h3>  在11月25日上午的活动中,主讲人潘建明老师享有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潘老师的演讲主题为《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名师工作室管理中的精、细、实》。他指出名师工作室是以培养将来的学科领军人物——名师为培养目标的,我们应抓住“名师工作室”这个阵地,采取有效的策略、方式和途径,促进他们尽快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的教师转变,提升他们“专业自觉”的本体能力。</h3><h3><br></h3> <h3>  11月25日下午的活动中,最后一位主讲人是来自武汉市的光谷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夏循藻老师,主题为《校本研修与名师工作室建设》。夏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校长工作经历,介绍了校本研修的理念、研修类型、评估标准及具体设计,并举出了许多具体的成功案例,倡导将校本研修和名师工作室建设相结合来共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h3><h3><br></h3> <h3>  在两天的学习活动中,各位老师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名师工作室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对于自身在工作室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努力方向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h3><h3> </h3> <h3>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以后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大家将继续在余勇军老师的引领下团结合作、均衡互补、相互扶持、共同成长!</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田婷婷</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余勇军</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8年11月25日</h3><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多内容,请访问 余勇军老师个人网站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yuyongjun.com</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