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衡南一中历届文艺宣传队经历了二十五年的历史,在杨先进老师的感召下,在会长陈特豪的组织下,与组委会全体同仁共同策划创作了这台晚会。这既是对老师的汇报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h3><h3> 时间定格在2018年11月17曰衡阳市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一群大叔大妈级的同学南来北往齐聚一堂,用镜头、聚光灯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记录着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我们感谢老师,我们感谢自己,我们为友谊鼓掌。</h3> <h3> 主持人段晓华、马志庆</h3> <h3> 衡南一中李绍斌校长致词</h3> <h3> 开场舞—《茉莉花》,由原衡南一中初79班同学演出!</h3> <h3> 清新典雅的舞蹈,柔和甜美的笑容,她们是我们队伍中最年轻的一群舞者,展现了青春的活为!</h3> <h3> 女声独唱—《水墨中国》,演唱者—崔玉香</h3> <h3> 崔玉香多次参加省级声乐比赛,累获大奖!</h3> <h3> 舞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h3> <h3> 芭蕾舞《白毛女》是一直藏在我们队员心中的经典,凝聚了杨老师多年的心血!</h3> <h3> 这些上场的舞者全部都是60多岁的老人,看她们的舞姿,水平和基本功,不输给年轻人吧?</h3> <h3> 二胡独奏——《葡萄熟了》,《赛马》</h3> <h3> 演奏者——吴波,现任江西省上饶市群艺馆馆长,优秀曲作家,二胡演奏家!</h3> <h3> 舞剧《白毛女》选段——《大红枣儿》</h3> <h3> 赏心悦目的舞蹈,欢快活跃的场面,美不胜收!</h3> <h3> 春天的阴雨,夏天的酷暑,秋天的烈日都洒下了她们数不清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快乐的收获!</h3> <h3> 京剧演唱——《梨花颂》,演唱者——李小平</h3> <h3> 李小平能唱能跳,多才多艺!</h3> <h3> 三人舞——《小背篓》,唐华英 程伍华 孟淑芳</h3> <h3> 三人配合默契,舞姿优美,令人赏心悦目!</h3> <h3> 藏舞——《洗衣歌》</h3> <h3> 《洗衣歌》是我们宣传队的保留节目之一,体现了西藏边疆军民深情团结,互助友爱的感人故事!</h3> <h3> 该舞蹈经同学们的千锤百炼,倾注了表演者的心血和汗水,60多岁的老人,仍能展现出青春年少的舞姿,欢快活跃的场景,引来掌声不断!</h3> <h3> 独舞——《沂蒙颂》,表演者——刘兰梅</h3> <h3> 芭蕾舞独舞表演,演绎了沂蒙山老区人民关爱负伤的解放军,为亲人熬鸡汤,早日养好伤的动人故事!</h3> <h3> 《白毛女》选段——《盼东方出红日》——由段晓华、陈赛美、李小平、刘才美四人分饰喜儿一角,把喜儿凄美、悲壮的故事演绎的出神入化,同时揭示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和不掘不挠的反抗精神。</h3> <h3> 二胡独奏——《洪湖人民的心愿》,演奏者——莫中和</h3> <h3> 莫中和是衡南一中67届高中毕业生,从小酷爱和精通二胡,是当时学校很有名气的文艺骨干,毕业后长期在部队和地方从事文艺工作。</h3> <h3> 双人舞——《梁祝》,表演者——罗冬玲 魏皓</h3> <h3> 两人用优美的舞姿,肢体的语言讲述了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凄楚的爱情故事!</h3> <h3> 舞剧《紅色娘子军》片段——《清华独舞》,表演者——刘才美</h3> <h3> 已当奶奶的刘才美,担负这台节目的女子芭蕾舞指导,60多岁了舞艺仍不减当年!</h3> <h3> 才美用独特的芭蕾舞表演演绎了红色娘子军战士吴清华参加革命在战斗中成长的过程!</h3> <h3> 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万泉河水》</h3> <h3> 该舞蹈由历届宣传队员集体演出,演员阵容强大,整场表演活跃欢快,充分展现了红色娘子军充满战斗激情的乐观气氛!</h3> <h3> 湖南花鼓戏——《补锅》,表演者 陆秀兰 李思 邹少旺</h3> <h3> 《补锅》是湖南花鼓戏的传统节目,享誉中外,铭刻人心!</h3> <h3> 主持人马志庆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传承人,表演者陆秀兰是他的夫人,衡南一中78班的学生,三人的表演优默风趣,把人们又带回到60年代的快乐记忆之中!</h3> <h3> 音乐情景剧《红旗颂》,表演者——全体参演队员</h3> <h3> 《红旗颂》由歌曲《红梅赞》、《绣红旗》、《国际歌》串联而成。通过情景再现、舞蹈、芭蕾、诗朗诵多种形式来缅怀革命先烈。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告诉来者,国家需要民族英雄,中国需要民族的脊梁。</h3> <h3> 唐华英扮演江姐</h3> <h3> 陈书利扮演成岗</h3> <h3> 陈辉球扮演叶挺</h3> <h3> 陈特豪扮演洪常青</h3> <h3> 在《国际歌》的音乐中全体演员上场,手挽手同仇敌忾,迎接新胜利!气势宏大,激动人心!</h3> <h3> 演出结束后学校领导老师和全体演员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