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你是否知道,你家孩子是否有创造力?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最典型特征是什么?</h3> <h3>看看下面两个孩子,你能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吗?</h3><h3>故事1:你为什么这么晚不肯睡觉?</h3><h3>晚上10点多,妈妈下班回到家,见到图图还未睡,便问图图为什么不睡。</h3><h3>图图说:“妈妈,我告诉你呀,在河边,有一只小猫在钓鱼。天黑了,小猫也不回家,因为它钓的鱼还不够,所以他瞪大眼睛继续钓鱼。经过了一个晚上,他钓了满满的一桶鱼,回到家,他的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都表扬它。晚睡的孩子勤劳!”</h3><h3>妈妈被熊孩子逗笑了。</h3> <h3>故事2:你为什么不爱刷牙?</h3><h3>早上,甜甜开始和家人吃早餐了,但爸爸发现甜甜没刷牙。爸爸问女儿为什么不刷牙。甜甜严肃地说:“爸爸,我昨晚睡觉梦见我的恐龙玩具一家了,恐龙爸爸、恐龙妈妈和恐龙宝宝从来不刷牙,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吃树叶的时候就相当于刷牙了。我吃早餐时就相当于刷牙了,所以我也不用刷牙。”</h3><h3>爸爸竟然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应。</h3> <h3>我们传统的看法认为,那些经常有问不完的问题、常在不相关的事情上建立独特的关联、常有新想法、常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幽默感,并且爱做白日梦的孩子,往往高创造力。但英裔美国教育专家、艺术教育家Ken Robinson曾经说,高创造力的孩子,他们的最典型最直观的特征,是常常喜欢用讲故事跟大人解释他们独特的想法。美国心理学者斯科特.考夫曼也认为,高创造力的孩子,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思考。</h3> <h3>创造力强与创造力弱孩子的最大区别?你大概能从下面这张漫画看出:</h3> <h3><b> </b></h3><h3><b> 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拥有有创造力,</b>一个人可能会被误导:创造力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的东西。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神话。“创造比学习更容易,创造才是生活的本质。”创造力与出色的点子、大胆冒险同在。尝试一些原始的想法,并准备面临挑战。史考特·亚当斯(ScottAdams),一个漫画家说过:“创造力允许你犯错,艺术会决定什么保留下来。”创造力从来无法模仿。在创造一个作品的时候,没有“对”“错”之分,更多的是随性和无逻辑性。创造应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你平时越是好奇,你越是能想出令人振奋的点子,生产更多的令人赞叹的产品。成为你自己的批判者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但如果你过于评判自己的作品,就会适得其反。结果你会迷失方向,最终所有的东西都变成垃圾,因为任何安全的作品都是没有意思的。</h3><h1></h1><h3></h3> <h3> </h3><h3>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创造力,想要知道我们的创造力的等级,关键是要释放个性中隐藏的天赋。一些人很快就发现了,但是一些人花几年的时间也挖掘不到。这是这片文章的主旨。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寻找并展现那些能够帮你发现自我创造本性的事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思考。如果你已经有了这样的苦恼:我设计不出好的作品,那你就注定失败,因为你先否定了自己。创造力,我认为是一种利用周围环境,自身感觉和创造本能的力量来驱使自己创造!作为一个网站设计师,当然是一个需要灵感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比如一把舒适的椅子,好的音乐,惬意的环境,许多富有灵感的事物如:杂志,明信片,图书,纸箱,装饰物等等,任何能在你工作中激发创造力,推进项目进展的事物。受灵感激发是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坚持积极的状态会带来许多新的点子,指引这些点子到你的目标事物上。辨别你的思维是否是目标导向的,然后再众多想法和创意中作出选择。创造力并不来自强烈欲望下的反复实践,而是用不同的技术培养出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并使之成为习惯。为你创意的点子做一个储存室吧。你永远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在什么项目中会用到这些创意。坚持这个纪录的习惯,再小的创意也要记录下来,因为创意总会在你不经意间出现。打开打脑的细胞,让心灵在想象的世界里漫游。此时,在创造新的想法的过程中别为自己设定任何限制。心灵是一个难以描述的思考机器,它会创造连你自己都难以想象的点子。接下来,如果某些点子适合一些项目,你绝不要有任何强迫自己去创造的想法。如果你把这个创意作为备选,之后你会发现它更加适合一个特定的页面设计。</h3> <h3>“当生活充满挑战的时候,人们才能发现自身更深层次的力量。”“一个人真正需要的是在有充足技术储备的前提下的创意挑战,这是他力所能及,也能为他带来成功的喜悦感。”充足的技术能力有助于提升自信水平,激发新鲜创意的灵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