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考后迷茫的同学——为什么很努力了,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大项

<h3>  学期过半,期中考试悄然而过。有的同学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也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但还是未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开始迷茫,静不下心来学习,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为什么?</h3><h3><b><font color="#ed2308">一、为什么有的同学看上去非常刻苦,可是成绩却不尽人意</font></b></h3><h3> 哲学家罗素有这样一句名言,“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确实很多同学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就拿学习来说,从晚饭后到半夜十一点,你给自己塞了满满的单词、公式定理、历史年份,你看了教辅书、学霸笔记、教材详解、5年高考3年模拟,你一个也不舍得放过,却没有细细理解这些教辅里经典例题的详解考察知识点,更别提一一消化。他们在做题的时候,永远在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题目,稍有难度的题目就几乎不敢尝试;复习也一样,第一遍没有学明白的知识点,第二遍、第三遍依旧跳过不予理会。这类学生勤奋的背后,掩盖着懒惰的本质。低质量的勤奋,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很刻苦,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h3><h3> 建议这类学生宁可少刷一个小时的题,也要保证每天向自己薄弱科目的老师最少提两个问题,并确保把问题彻底搞清楚。这些问题,要专门记录在一个小本本上,写清楚自己在哪里卡住了,老师讲解之后,再把整个解题过程完完整整誊写上去。若能够坚持下来,成绩必然会有明显提升。</h3> <h3><b><font color="#ed2308">二、为什么觉得自己听懂了,做题时还是不会</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听是一回事,</font></h3><h3><b><font color="#ed2308"></font></b><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听见了是一回事,</span></h3><h3>听懂了又是一回事,</h3><h3>听懂并运用于实践当中才是真的一回事!</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比如数学,学了概念和公式不一定会做题,会做题了未必能讲明白,如果你按照能讲明白的标准去学习,那么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同学听老师讲例题觉得会了,自己用参考书时一看题解就明白了,就以为自己会了,不再动手去做。有些成绩忽高忽低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讲的太简单,开小差,其实忽略了老师对某一些关键问题的分析。其实不通过练习、考试,永远不可能检验出自己是否能够胜任。</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b><font color="#ed2308">三、为什么平时订正过的错题,考试时还是出错</font></b></h3><h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 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犯下的错误会积累,获得的成功会消失。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出出错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面对错误时,我们不能只是单纯换个解决方式,而是会重新思考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会用这种方法来解题。当然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弄清试卷中曾经出错的原因,规避从前的错误,强化正确的知识。通过解题训练,将知识内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比学更重要。</h3> <h3><b><font color="#ed2308">四、成功源于积极的心态和坚持,致正在奋斗的你</font></b></h3><h3>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人生如棋,步步相随,你越消极就越失败,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敢于亮剑的精神就会越来越成功。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当你对未来迷茫时,请停下来认准目标!梦想,不是浮云,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即使是不完美的行动,也胜过等待。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聪明,而是那些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h3><h3>要相信</h3><h3>所有的难过,难是难,总会过。</h3><h3>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h3><h3>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别在最好的时光里选择安逸。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如果你觉得现在走的辛苦,那就证明你在走上 坡 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