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青春吐芬芳

智者无彊(5783839)

<p class="ql-block">喜欢这张照片,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我当年的工作情况和环境,照片的背面写着“1986年5月,玉门油田鸭儿峡油矿,鸭594井”,弹指一挥间,至今已经快30年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门油田开发于1939年,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至今己经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诗人李季有诗曰“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门,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一面中国石油工业的光辉旗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在那个年代,铁人精神不知激励了多少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来玉门油田工作,我也出生在玉门油田,直到长大成人走向工作岗位也没有离开玉门油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元月我参加工作,当年18岁,和我一起参加工作分配到玉门油田钻进处测井站的有45人,我们都是石油子弟,是标准的第二代石油人。“测井”这种工作就是用电缆连接各种井下仪器监测地层含油饱和度、油层孔隙度、地层压力等,为油田开发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测井”被誉为是油田开发的“眼睛”。油田测井工艺复杂,专业性极强。有勘探开发的裸眼测井、随钻监测地层气体的气测、开发油层的射孔、油田后期开发的生产测井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7名同学分配到随钻监测地层气体的气测队干气测工,能有缘分在一个班的只有我们3人,我,邓文龙,毛丽霞(图3)。在我的记忆中,鸭儿峡油矿594这口设计井深为4500米的井完钻将近用了一年时间,听师傅们说曾经在甘肃张掖打过一口钻探井,4500米的井用了2年的时间才完井,也许是那时的钻井技术还不先进吧。我身后的仪器就是当时上海仪器厂生产的701F色谱气测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01F色谱气测仪是固定在由南京汽车厂生产的像交通车一样的嘎斯车上,上井工作时就把仪器车开到井埸,至到钻井完毕,才能把仪器车开回基地,完井周期要根据地层的复杂程度和钻井工艺来决定,最少都在六、七个月以后,甚至更长的时间。车内不大的空间就是我们的工作场地。这种色谱仪器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不高。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次上井工作前,都需要在井架的顶部安装井深显示器的钢丝绳,站在40多米高的井架顶部往下看,井架晃晃悠悠的,男的上去都小心翼翼,更不要说是女工了(那时小队里女工很普遍),小队里胆小的女工根本不敢上井架,都是我们几个男的来做这项工作,上班都是三班倒,仪器连续不断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录井时,从井底返回地面的泥浆进入泥浆池,收集气体的脱气器就固定在泥浆池里,气体通过脱气器的管线进入仪器进行色谱分析,根据仪器峰值显示的高低来判断油气层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天还好,尤其是玉门油田的冬天,野外的气候常常在零下-30c°左右,寒冬腊月,在车里上班就象在冰窟一样,非常寒冷,我们就用棉棚布把仪器车从上到下包裹起来,用这样的土方法保暖,效果非常好,但连接仪器的气路管线裸露在外经常被泥浆冻住赌塞,只有疏通管线才能保证仪器的正常录井,我们只好不断地上泥浆池疏通气路管线,往往是从头到脚溅一身的泥浆,冻在工作服上就像穿了铠甲,有时候钻井进尺快或是油气显示好,仪器立马崩溃,只好关机,再开仪器时还得重新校验,劳动强度非常大。</p> <p class="ql-block">油田勘探工作很辛苦,常年在野外工作,几个月才能休一次假,好在那时候年轻, 没心没肺的长期不回家也没有牵挂,下了夜班也不知道累,和同事们漫山遍野地到处跑。几年的野外工作,使我结交了许多的钻井工朋友,他们大多耿直豪爽,这些照片是一位爱好摄影的钻井工朋友在工作之余拍的,尤其第一张是在我不知觉的瞬间拍的(图1),极其自然,感谢朋友给我留下了珍贵的照片。照片中的我很快乐,我的运气似乎也很好,身后的野营房刚刚开始装备野外钻井队(图2),一色的绿铁皮野营房,整整齐齐摆放在离井场几百米的比较平整的地方,一间野营房又分为2小间,一小间住2个人,共住4人。在此之前,野外工作住的都是帆布帐篷,一顶帐篷要住5、6个人,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冻得要命,野营房的投用,告别了野外工作使用帐篷的历史,极大的改善了前线职工地生活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中国的石油事业,石油工人长期离家别子,极其艰苦,但那时的石油人从不说苦言累,现在想想,那就是石油人艰苦朴素、以苦为乐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身处大城市的人们无法体会和理解的,"石油精神"代代传承,激励了几代石油人,至今仍然在石油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p> <h3>这是我们气测5小队的全体人员与地质班人员唯一的集体照, 尤其珍贵。后排左依次为:邓文龙、我、刘玉杰、毛丽霞,前排为地质班人员左:王惠霞和宋惠荣。</h3><h3><br></h3><h3>地质班的王慧霞、宋慧荣和我们一起参加工作,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她们俩也负担这口井的地质录井工作,能在一起工作我们都很兴奋。</h3><h3><br></h3><h3>在钻井队完井以后,大家辛苦了几个月,抓紧时间整理好上交的录井原始资料,调校好仪器,商量着利用这点难得的空闲时间一起去游玩,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虽然在一起上班,但三班倒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家全部聚齐的机会并不多,一听说要游玩大家都很兴奋,油田一般都处在戈壁荒漠,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玉门油田紧邻祁连山脉,海拔2千多米,戈壁滩上寸草不生,漫山遍野只有西部戈壁特有的一丛一丛零星散落极为耐旱的骆驼刺,地理位置上嘉峪关市离我们所处玉门油田位置最近,大概60多公里,于是,我们一致决定去嘉峪关市,班长刘玉杰还借了一台海鸥120双反相机,游玩过程中在嘉峪关市中心最热闹的的百货商场门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全家福。</h3><h3><br></h3><h3>再说说照片中一起工作的同事。</h3><h3>邓文龙,如今在西部钻探工作,干的还是老本行,几十年如一日,能坚持下来让人敬佩,现在偶然也能见面。</h3><h3><br></h3><h3>刘玉杰,我们气测5班的班长,家不在玉门油田,一个人来油田打拼非常不容易,让人欣慰的是他和前排地质班的宋慧荣喜结连理,并在1997年油田改制中,落户深圳,失去联系许多年,但最近又打听到了他的消息,祝愿他们在他乡平安,快乐。</h3><h3><br></h3><h3>毛丽霞,我们气测队的才女,文章写的好,人也漂亮,1989年考上了职工电大离开了气测队,因为和我同姓,我对她的关注就多一点。2000年去玉门油田出差,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了她的电话,毛丽霞如今在玉门油田研究院工作,十几年了,彼此见面都很惊喜,她的变化挺大,变的很温柔,女人味十足,让我很不习惯。记的在一个班时,她的性格很泼辣,说来好笑,我们俩经常吵架,抬杠 。</h3><h3><br></h3><h3>王慧霞,1997油田改制中失去联系。2013年,我们85年参加工作的人员组建QQ群,幸运的在甘肃酒泉玉门油田基地找到了她,建立起 了联系,这都是后话了。</h3><h3><br></h3><h3>80年代后期,开采了50多年的玉门油田产量递减,寻找新的油气田成为了日渐紧迫的事。1988年,新疆吐哈盆地发現了油气田,我又参加了如火如荼的新疆吐哈石油会战。</h3><h3><br></h3><h3>新疆吐哈盆地是著名的火州。夏天,新疆鄯善戈壁滩上的气温达到了60℃度,那时没有空调,仪器车里就像是蒸笼一样,只有一台电风扇,吹出的都是热风,我们上班时每人都准备一壶8磅的水瓶,但一会就喝光了,我才真正理解了“汗流浃背”的含义,大班人员就不断的给值班的人员送水……我们就是用701F气测录井仪,克服高温酷暑带来的许多不利因素,取得了新疆吐哈石油会战许多井次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想起当年工作的往事,至今让我引已为傲,因为,我参加了可以载入中国石油史册的“吐哈石油会战”。</h3><h3><br></h3><h3>90年代中后期,随着科学技术钻进工艺的不断发展,3、4千米的井完钻也就3至4个月,这种701F气测仪在90年代后期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已经是全自动数字化的拖橇综合录井仪。1996年,新疆吐哈油田基地(吐鲁番-哈密)建成,我和许多玉门油田参加新疆吐哈石油会战的职工整体搬迁至新疆哈密。</h3><h3><br></h3><h3>我在野外工作了6年,1992年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后勤,个人的工作经历也从侧面反应出油田的发展史,几年的前线工作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就想起了在前线工作那种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不怕吃苦的精神,激励着我面对困难没有任何的惧怕。原来和我在一个小队工作的同事,还有许多仍然奋战在油田一线, 20多年过去了,能坚持下来确实不容易,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h3><h3><br></h3><h3>每次看到这些照片,仍然让我激动不已,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加怀念那些年我们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挥不去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年华, 回想起那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我做为石油工人的一员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友爱、以苦为乐的团队精神至今仍然是我工作的动力。</h3> 后    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门油田80年大庆,我的这篇《那是青春吐芬芳》有幸入选《石油摇篮——讲述玉门油田80年口述历史文集》。</p><p class="ql-block"><br></p> <h3><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1x0rz5ez?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品读《金瓶梅》(25):为“性”而偷情的潘金莲</a><br></h3><h3><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1xh5h1cd?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品读《金瓶梅》(27):不作就不会死</a><br></h3><h3><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1terdrb4?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品读《金瓶梅》(2):此西门非彼西门</a><br></h3><h3><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89q56se?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在路上,阿右旗路边风景</a><br></h3><h3><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1s46yxj5?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那是青春吐芬芳</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