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保康县2018年小学语文(第三、四协作区)“研课磨课”活动侧记

一米阳光

<h3></h3><h3> 初冬时节,在萧瑟的寒风中,我们带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共同的期待,不忘彼此的约定,相聚在一起。100余名小语人不畏严寒,按时到达培训现场,积极参与“国培(2018)小学语文送教下乡研课磨课”这场学习与成长的饕餮盛宴。 </h3><h3> </h3><h3> 2018年12月4日保康县“国培计划(2018)”小学语文(第三、四协作区)送教下乡研课磨课活动在黄堡镇中心学校小学部顺利开展。此次培训以“课堂教学——现场说课——主题讲座——互动交流——现场答疑”等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解决校级研课磨课时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本次研课磨课的主题是——统编教材阅读、写话“三学小组”教学实践策略研究。</h3> <h3>  黄堡镇小学江英主任主持活动,对参培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诠释了此次研课磨课活动开展的意义。</h3> <h3>  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付承祥老师对此次培训的纪律、安全、就餐等问题做了安排。</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课堂教学示范解惑</font></b><br></h1><h1><b> </b></h1><h3><b></b></h3><h3> </h3><h3><br></h3><h3> 第一个展示的是黄堡镇小学的李丹老师,她执教的是统编教材二上《雾在哪里》。别看她才上岗一年多,整个教学环节完整,紧凑,能够把握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科学识字,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在指导书写环节,更是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先是观察交流,再是范写临摹,最后展示评价,让识字写字落到实处。</h3> <h3>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这篇新课文语言活泼有趣,整节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他的淘气和顽皮。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景色的变化。通过归纳整理文中两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结合图片,创设语言表达的情境,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说话,“雾还会去哪里”的自创说话练习,孩子们说得精彩纷呈,让听课老师为之震撼。</h3><h3> </h3> <h3>  第二节课是县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王娟娟老师执教的统编教材二上第七单元写话。王老师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娴熟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亲切活泼的教态,使得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h3> <h3>  王老师充分创设写作情境,围绕“观察、想象”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通过搭建语言支架,让每个孩子都能我手写我心。在王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当堂完成习作,还从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习得了创编故事的方法。</h3> <h3>  第三节课是黄堡镇小学的朱天珍主任执教的统编教材三上《带刺的朋友》。朱老师和蔼可亲,基本功扎实,目标制定合理,课堂上朗读形式多样,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朱老师还巧妙地将课后练习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刺猬偷枣的本领真高明”为开头,开展多个回合地讲故事。适当的补白训练,既把学生的想象训练落到实处,又积累运用生动的语言,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h3><h3><br></h3> <h3> 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目标要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巧妙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带刺的朋友》,也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h3> <h1>  <b><font color="#ed2308">现场说课剖析解惑</font></b></h1><h3><br></h3><h3>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三位老师均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以及达成效果进行课后反思,对自己课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这就是成长。</h3> <h3>  王娟娟老师的说课——《老鼠遇见猫 情趣写话妙》,既是针对自己课堂的解析,更是对统编教材低段习作教学的指导讲座,通过课例教给一线老师具体写作策略,帮助老师攻克语文教学中写作这只“拦路虎”。</h3> <h3>&nbsp;&nbsp; 瞧,听课的老师热情高涨,时而专注地听,时而认真地记,时而冷静地思,大家被讲课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吸引住了!</h3> <h3></h3><h1>&nbsp;&nbsp; &nbsp; <b><font color="#ed2308"> 培训讲座系统解惑</font></b></h1><h3><br></h3><h3> 下午1:00送培团队成员马桥镇小周旭主任做了《为培养阅读力而教》的讲座,周主任从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三个核心问题做了具体的阐述: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目标的设定,识字教学的五大策略——识字教学需要“智.趣”;心中有数教识字; 多种形式教识字 ; 具体情境教识字;趣味活动乐识字;灵活运用教识字。周主任还结合具体的课例和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统编教材写字、朗读指导、阅读理解的基本流程、切入点、策略选择等,参培教师受益匪浅!</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 课间十分钟,大家意犹未尽。看,参训的老师,与县教研室的杨主任、付教研坐在一起,结合平时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在研讨中提升。<br></h3> <h1>  <b>   <font color="#ed2308">互动交流相互解惑</font></b></h1><h3><br></h3><h3> 读书使人充实,交流使人进步,有交流,就会有收获。品味了三位老师的课,聆听了专题讲座,大家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见解、收获。看,小组讨论多热烈呀!<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了大会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老师,郑勇、李天娟、张飞、陈小涛、陈玲林、吴珺六位老师分别代表小组汇报讨论情况。他们针对上午所听的3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了亮点,并根据课堂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还谈了各自小组在研课磨课活动中的收获,统编教材阅读、写话”三学小组实践策略方面的研究等。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提问不能琐碎,多留给学生一些自学和思考的时间,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应该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经历了讨论、比较、反思、研讨,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h3><h3><br></h3> <h1> <b><font color="#ed2308"> 现场答疑直接解惑</font></b></h1><h3><b></b></h3><h3><br></h3><h3> 随着统编教材学习研究的深入开展,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的教学困惑,成为一线老师们的一块“心病”。此次活动,安排了“现场答疑解惑”的环节,肖群、余兴胡、葛玲、王继华四位老师就学校研课磨课中产生的12个困惑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王娟娟,周旭、付承祥三位老师对现场提出的十个问题做了细致回答。参训老师与送培团队的成员面对面交流,探讨教师在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答疑解惑,老师们受益无穷!<br></h3> <h3> 答疑解惑结束之后,接着教研室面向所有参会老师,对此次送教下乡活动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 </h3> <h1>   <b><font color="#ed2308">领导讲话授业解惑</font></b></h1><h3><br></h3><h3>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付承祥老师对黄堡镇中心学校及其小学部、各中心教研组长、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团队成员以及全体参加会议的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h3><h3> </h3><h3> 接着他对下一阶段全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一是全面及时传达本次会议精神;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研课磨课的资料;三是要组织好校级成果展示,要展示课堂教学成果,重点对象是青年教师和即将参加县级评优的老师,主要内容是统编教材一至三年级阅读和写话。要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用微论坛、微讲座、微课题等形式,展示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中的研究成果;四是完成资料库建设的第一阶段任务;五是要重新学习前期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研讨会的研究成果。</h3> <h3>  教研室小学负责人杨兴芳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的小结和评价,她说,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是活动主题突出,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安排紧凑,研讨交流深入,活动效果良好。</h3><h3><br></h3><h3> 接着杨主任简要传达了汉川生本课堂会议精神,重点介绍了王敏勤教授生本课堂三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四基",打好基础。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二是要准确设置教学目标;三是要关注全体学生;四是要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生本课堂是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舞台,学生的合作技能需要老师辅导,合作学习的时机要老师准确把握,有自主学习成果才会有学习交流,有成功才会有交流,看疑问才会有合作,有疑义才会有合作,合作的形式要认真选择,合作后的展示方式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合作评价要给学生说明;五要紧扣教材,做到日日清,月月清,章章清,滚动练习保底不封顶;六要落实拓展阅读,多读多积累,完成必读篇目。生本课堂的第二重境界是掌握方法,摸清规律。生本课堂的第三重境界是立体整合,哲学思考。达到第一重境界是及格水平,达到第二重境界是良好水平,达到第三重境界是优秀水平。语文老师要重点落实第一重境界。具体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练“四功”,即练书写功、普通话功、朗读功、阅读功;二是学“四书”,要学习课标、教材、教参、教学辅导书;三是提“四力”,要提高解读能力、设计能力、把控能力和反思教学的能力。</h3><h3><br></h3><h3> 杨主任的讲话,对指导、帮助和引领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参训教师茅塞顿开,信心满满!我们更加坚信保康生本教育前行的路是正确的,我们将更有信心、更有底气的推动我县生本教育改革。我们坚信,保康的生本教育会遍地开花,硕果累累!</h3> <h3>  黄堡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校长湛太军 ,中心学校分管教学校长汪月明 ,文科教研组长尚晓琼主任,参加总结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表态要借助这次东风,把本校的生本教育做实做厚,同时希望兄弟学校之间在教学教研上加强沟通,共同进步,让生本之花竞相绽放!</h3><h3> </h3> <h3>  为了使本次活动顺利开展,黄堡镇中心学校小学文科教研组长尚晓琼主任,活动前精心策划,积极与教研室、协作区交流沟通,活动中细心为参训老师服务,活动开展圆满成功!</h3> <h3>  同时也感谢黄堡镇中心学校为我们的学习活动带来的温馨、贴心的服务。</h3> <h3>  研课磨课,就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交流,引领着我们一路欢歌、一路成长!</h3><h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在磨课中收获快乐;在课堂中提升自我。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国培之旅!</h3><h3> </h3> <h3> 活动精彩瞬间!</h3> <h3>  活动策划:付承祥 王娟娟 尚晓琼<br></h3><h3> 图文编辑: 肖 群</h3><h3> 图片来源: 刘 奎 肖 群</h3>

老师

教学

生本

研课

课堂

学生

磨课

统编

黄堡镇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