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徐州行》 初冬赴徐州,雨雾锁重楼。培训年年有,求学似远游。</h3> <h3> 二O一八年十二月三日的徐州,雾锁重楼,雨打街巷。来自厦门市翔安区的中小学教科研管理者一行63人在这里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培训。本次培训始于12月3日,终于12月8日,由福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主办,徐州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h3> <h3> 十二月四日上午八时许,培训班开班仪式如期举行。在开班仪式上,徐州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郭欣欣致欢迎辞。听其一席话,徐州不再冷。</h3> <h3> 培训班领队、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校长许成绩进行培训前动员,点明培训目的,提出培训要求,特别强调纪律和安全,希望全体学员静心培训,潜心学习。</h3> <h3> 户外寒风阵阵,室内暖流滚滚。翔安人民教师在徐州真正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学习热情高涨。</h3> <h3> 上午八点半,徐州工程学院教授王作亮开始做题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研究》的讲座,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分别为:一、教师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二、教师学习属于成年人学习;三、教师学习是基于反思的学习;四、教师学习应寻求专业的教育表达。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令人为之动容。</h3> <h3> 听完王教授近三个小时的专题讲座后,培训班领队许成绩校长心有感触,即席发言。其言语虽不多但很实在。在他看来,现场互动易流于形式,也操之过急,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消化和理解讲座内容后再进行网上交流与探讨,这更有实效。</h3> <h3> 下午二点半,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开讲《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该师无备而来,纯粹就地取材。他现场接受提问,随后一一解答。上半场他主讲如何有效解决课题申报问题。有位老师欲申报市级课题《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行动研究》,但不知如何入手,他就此谈及课题设计技术并倾囊相授,指出课题题目必须小、实、新,需要注意三要素即关键词、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h3> <h3> 魏本亚教授学深识广,颇接地气。其课题设计技术新颖独到且简单实用,发人深思。学员们如久旱逢甘霖,大呼受益匪浅。中场休息时,学员们意犹未尽,纷纷向他讨教。</h3> <h3> 下半场,魏教授结合自身长期成功实践,重点阐述如何规范论文写作。为确保实效,他亲自传授学院派技法。其开篇六句话、分论点四层、标题五级和参考文献等高见给学员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学员们领教了在论文开头、分论点阐述及形式规范等方面异乎寻常的写作技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