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2日,我们-第二十三批援突尼斯援外医疗队-西迪小分队肩负着祖国援非医疗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省、市及院领导的嘱托,与亲人们殷殷惜别后,飘洋过海,辗转近36个小时,终于于4日中午抵达我们的目的地一西迪-布济德!</h3><h3> <br></h3><h3> </h3><h3> </h3><h3> </h3> <h3> 西迪-布济德大区医院是西迪-布济德省最大亦是级别最高的医院,肩负着全省约四十多万人口的基本医疗救治!</h3><h3> 医院不大,正对医院大门的一幢三层楼的大楼是医院的主要建筑,既是门诊楼,行政楼亦是住院楼,还有医院的食堂,药房,化验室,放射科等,后面还有一幢一层楼的建筑,东边是骨科,西边是眼科,中间则是我所在科室-心血管内科。</h3><h3> </h3><h3> </h3> <h3> 医院的建筑与当地的民居及公共设施建筑格局相同,一般都是二至三层的房子,白墙 、拱形门、蓝色的门窗,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冬日暖阳倾照下,显得非常的明静又充满着浪漫的气息!</h3><h3> 建筑里面的构造错综复杂,通道蜿蜒曲折又四通八达,就象八爪鱼亦象迷宫!而且标识都是阿拉伯语,一个都不认识!初次进入往往都会迷失方向!我刚开始上班到其他科会诊及上门诊时就迷路了,怎么都转不出去;幸亏医院同事都非常热情,往往会亲自带你到你需要去的地方!不过现在慢慢开始熟悉了!</h3> <h3> 医院规模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院拥有齐全的基础设施及拥有所有国内综合性医院所具备的所有科室,住院部设有15个科室约300多张病床,其中有个普内科,里面包括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胃肠内科及肿瘤科;但这里的肿瘤患者极少;而精神科,皮肤科及针灸科只设有门诊。</h3><h3> 目前全院医务人员约300多人,包括医院行政人员,医生大约70个左右,包括我们10个中国医生(医生不固定,大部分医生在多家医院上班或拥有自己的私人诊所),护士约200多人!</h3><h3> </h3> <h3> 突尼斯的医疗体制完全依欧美化,一般门诊及住院病人基本上是免费医疗(急诊就医需要诊疗费,一般为30第纳尔),住院病人还提供免费的三餐,但是医院所提供的药物及治疗技术相当有限,仅能满足基础的医疗救治保 障,若要获得更优质尖端的医疗就得去私人诊所或上一级医院,而这需要很高的费用及一段时间的等待!尽管如此,普通大众仍然会首选到公立医院来就诊,因此,病人并不少!截止今天(12月2日)为止,2018年住院病人数约12798人,门急诊病人非常多,具体的数据我没太了解! </h3><h3> 门诊病人采取预约制,因此尽管病人不少但不象国内那样人满为患,均井然有序;而且门诊病人不复杂,往往都是些慢性病患者定期到医院开药,或是曾经住院诊治过来复诊的患者,医院有患者的病历资料,病情一目了然! 这里的医生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开始到下午1点结束,这相当于我们的行政班,而住院部及急诊科一般实行值班制,即24小时制,但上下班时间不定,象心内科,由于医生并不住在西迪,可能在Tunisie或soussi等地,驾车到医院大约2~3小时不等,因此一般要到10点左右才能到医院接班;下班后便再也不用来科室,科室病人完全有值班医生看管!由于门诊的预约制导致急诊科成为了医院最忙的地方,病人非常的多,值班医生一般有3个,负责24小时,若涉及到专科往往叫会诊以期尽快的分流病人!</h3><h3> </h3><h3> </h3> <h3> 稍事休整后,第二天我们便在老队员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援外医疗工作。于是便有了以后的第一次值班,第一次会诊,第一次门诊……所有的第一次都是那么的局促不安,pardon(対不起),parler lentement,s'il vous plaît(请慢慢说)Je n'ai pas compris(我没明白),répéter(请再说一遍)是说得最多的!</h3><h3> 这里的病人基本上都不会说法语,会说法语的又都说得非常快,而且发音亦不相同,因此跟病人我们是无法交流的,只能依赖于医生或护士,好在因我省派遣医疗队在西迪-布济德大区医院已经很多年,许多的医生和护士对我们的语言习惯已非常了解,往往我们只需要说出一个单词,甚至是单词的首个音符,他们便已明白了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凡事皆有意外,尤其去急诊科会诊时,有时遇上不太了解我们的,那法语助手和手脚并用的肢体语言就大显身手了。也值至此时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当时我们的法语老师兴老师对我们说的,肢体语言会是语言表达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当然,这里的人们非常的淳朴善良而又有耐心,对我们亦非常的宽容和友好,对我们因语言不通而造成的滞后无丝毫的怨言,反而因我们能解除他们的病痛对我们非常赞赏!让我们感动不已!</h3> <h3> 每天早上我们都乘队里的专车去上班,车程约5分钟左右!因下班时间不尽相同,有时我们亦步行回厨房,走小路步行大约10余分钟。</h3><h3> 由于医生少,而且许多医生并不居住在西迪,或拥有自己的私人诊所,或多点执业,导致我们中国医生的值班时间非常的多!尤其是妇产科及影像科医生,只有两个医生轮班,基本上上一天班,休息一天!特别是妇产科工作量非常的大,每周3个24小时的班,甚至更长,手术量大,我们的妇产科医生罗小芸主任就在连续工作29小时手术中晕倒过一次!而其他医生一般每周至少有2个24小时班,值班期间要负责科室的一切医疗事务,查房、会诊、收治病人等!</h3> <h3> 心内科住院部只有四间病房十张病床,其中CCU病床2间4张床,拥有心电,血压及血氧监测,其余为普通病床;另外配有一间心脏彩超室,只有chef即主任会做心脏彩超,其他医生都不会!</h3> <h3> 心内科医生包括主任及我一共有五人,主任不值班,周一及周四上门诊,周二及周五做心脏彩超,除了周日不来,基本上每天都会查房1~2次,因他在私人诊所上班,因此非常忙,总是来去匆匆,科里的护士都很怕他,不过对我还很友好!</h3><h3> 值班医生除了Jelali是位男医生,他住在西迪,而其他两位医生都是女医生,都住外地!我每个月大概值8个班,周三还有一天门诊,而且医院也要求我们中国医生除周日外,即使不值班也要去到科里去,因此每天都会去一趟医院,跟着主任查查房,看看病人,熟悉他们的诊疗流程,与护士们聊聊天,护士有时也会叫我看看门诊病人</h3><h3> 值班的时候会比较辛苦!病房一般比较安静,没什么多少事;主要就是会诊,尤其是急诊科会诊,往往从下午开始直到第二天下班,而且一次会诊有时要看两、三个病人,尤其遇上能力不强的当班医生更是难缠,只要有痛的病人或心电图稍有问题就会叫,很是麻烦!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沟通能力的加强,可以在打电话通知会诊时大致了解一下的病人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去,也慢慢省去了许多的麻烦!</h3><h3> 心内科的技术水平在药物治疗方面紧跟欧美,还是非常规范先进(但许多药物需要处方到药店自费购买!),由于条件所限,他们未能开展任何介入诊疗技术,一些检查技术,如心脏磁共振,常需要到私人医院,或上一级医院或法国去!</h3><h3> 尽管条件有限,但病人并不算少,2018年截止12月2日住院病人已有633人,门诊达3600余人!</h3><h3> 瞧瞧!我们chef是不是很帅呢!护士美眉们是不是很美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