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旅行梦(原创)📸✍

曹岗

<h3>旅行就是走出去。象张君一样去感受壮观的西班牙斗牛,象邓君一样去触摸自由女神的石头。总之,象钟君说的“心触万物,用旅游阅读世界”。</h3><h3><br></h3><h3>我有点不走寻常路。如有悟空的本领,我最想去的是回到从前。我还拟了个旅行计划。</h3><h3><br></h3><h3>第一站去春秋战国拜圣人。</h3><h3>趁孔子在鲁国休假,我怀着虔诚之心,身着红豆牌中山装,提上两袋山城怪味胡豆和两袋山城火锅底料外加两块老家的放心腊肉,只求一睹孔老先生的尊容。如能得寸进尺聆听他老先生一口山东味的讲课再提点问题,那就三生有幸了(例如后世董仲舒坐在孔老先生肩上深刻影响几千年来帝王与百姓思想,有何感想等等)。至于要不要追随先生的车马去游历学习,那就算了吧,俺悟性不够矣。对了,到时与老人家来几张合影并发在群中和《美篇》里。果真如此,这趟旅行首站也算天随人愿,功德圆满。当然,所有行程最好在《美篇》上搞点连载报道,借机多攒点美赞和粉丝。</h3><h3><br></h3><h3>第二站去三国游历并社调。</h3><h3>调查的内容有: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不是真有其事?本家曹植的《洛神赋》中的洛水女神到底写的是谁?美女貂蝉是不是虚构出来的?我还将带上易老师的《品三国》,备上几套档次不同的当地衣裳,查正史问野史访布衣拜锦衣,只为寻求与求证书中的趣闻逸事。回来后兴许能写出几篇什么什么考之类的论文来,也能赚点银子冲抵这趟费用。但也可能完不成任务,魏晋时男性多以女性美为标准,每天我要接触不少打着脂粉,抹着口红,喷着香水的“伪娘”,太难受了,只能拜拜了。</h3><h3><br></h3><h3>第三站去大唐长安感受盛世。</h3><h3>混在浩浩荡荡的中亚或西亚的商贾骆队中,能以他们的随从于大唐招待所免费吃住。到达后放下行李,让小二备一匹快马,我要赶去拜见大学校长韩愈,请他给我写一个墓志铭,算是扶贫。对,你没听错,是扶贫。因为韩校长“俸薄不能赡”,只好靠为人写墓志铭挣钱补贴家用。为帮助老人家收集整理自己的作品,我又拿出礼物一台傻瓜相机送给了韩校长,他老人家频频地作揖道:见笑了见笑了。当东方破晓之时,我已信步在开满牡丹的长安天街上。眼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好一派民族大团结的盛况。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此安居乐业。随后一定去洛阳白马寺,烧一支高香。我虽不是去取经,还是希望白马的魂灵保佑我一路顺风顺水。</h3><h3><br></h3><h3>第四站去大宋开封体会文人天堂。</h3><h3>古时候夜里是有宵禁的,到大宋朝改了,并且,把中国人一天吃两顿饭彻底改成了吃三顿饭,如果加上夜霄就算四顿。大宋是中国夜生活的鼻祖。你就能想象到那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景象背后,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与宽松的文化氛围。随便走进一家像样的酒店,老板会端出一套银制餐具,你顿时体会到什么叫高端大气上档次。你若问老板,不担心有人偷餐具吗?老板会把你当外星人看着,然后直摇头。宋朝拥有同时代在地球上最多最漂亮最大的图书馆,并且都对外开放。在大宋第一国家图书馆签名处,我用事先准备好的一打签字笔,换了他们一对紫毫毛笔。看过图书馆再去参观那绿油油的长势属最好的“学田”庄嫁(专为学堂提供经费的田叫学田)。再回想那一个个不杀文官的温情故事和所看到的文人间唱和与飞花令的欢愉情景,你不得不感叹:大宋真不愧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天堂(南宋不算)。</h3><h3><br></h3><h3>第五站去大明朝见识血腥。</h3><h3>先去应天府即南京。去见识见识朱元璋高悬在城头的那著名的人皮灯笼。那一个个灯笼都是用贪官的人皮做成的。照几张特写,即刻放在网上展示,让现代的贪官们看了做做噩梦。然后去崇祯年的北京,赶上袁崇焕即将被3543刀。小人自然无力回天,小人会花重金给死牢里的袁大人传个口信:您去后会有一位佘姓义士为你收拾尸骨,为您建世代相守的衣冠冢,一守就是几百年。您就安心地去吧。另外,请您舍一根白发,待到您的子孙重见天日之时,可用作DNA鉴定,确认血脉。</h3><h3>事后捧回白发的差人描述当时的情形:将军一时说不出话来,老泪横流……</h3><h3><br></h3><h3>第六站去清朝广州粤海新关享受清风。</h3><h3>据说清朝唯一反腐并且找不到一个像样贪官的部门是海关。因为其领导人是洋人赫德。惊掉下巴了吧,万绿丛中一点红,环境再不济,也能出污泥而不染。登关楼,阵阵淡雅荷香飘来;数反贪,悠悠历史教科书在此。这里没有人皮灯笼。可仔细看看关楼墙上的规章制度,查查员工的工资簿,再私访一下赫德的手下和商界人士(赫德太忙,怕不能接待我),从而写出一篇有深度的通讯报道是没问题的。如果能有贵人相助,直接见诸于《人民日报》,那我就扬名立万,心满意足了。</h3><h3><br></h3><h3>第七站去民国北平当花边记者。</h3><h3>清末至民国国人思想重新活跃充满时代变革,不能不去。但这一时期可能比较动乱,不行的话,我就先在客栈宅着,给小报专栏写写稿子度日。专写名人与金钱的故事。比如《孙先生为革命与日本讨价还价之国土出让》,比如《周先生为何在袁世凯21条有关文件上签字》,比如《陈先生与青楼新欢斗智斗勇》等等。待时局稳定,再出门访友与游历。作为文青,当然要去求见大师如林语堂,梁实秋与胡适等等,至于周先生,就算了,我不想去挨骂。接着还想去看看王爷府的日子,八大胡同的风流……</h3><h3><br></h3><h3>第八站重回文革搞收藏。</h3><h3>文革是整人的世界,我不是整人的人,我只想搞收藏。我节衣缩食,把所有盘缠和之前的稿费银两拿出来,花小钱、小批量、不停歇,谨慎地收集《大海航行靠舵手》和《祖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还有大大小小的镀金的领袖像章,还有文革中的那些含泪的笑话——今天都很值钱。说来文革有一点让我很欣慰:我一点都不用担心买到假货,我的收藏不多,但都是干货。如果可能的话,用收集来的宝贝,办一个小型博物馆,名字还没想好,反正不敢叫什么”观复”,自我欣赏而已。至于我百年之后,也想学学马先生的样子,悉数捐给社会,让其充分发挥社会价值。</h3><h3><br></h3><h3>第九站回到重庆25中学重新读书。</h3><h3>去到金色的高中时代,一切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情形。操场上还是只有几棵孤零零的绿化树,地面上还是寸草不生的三合土,同学们还是学习成绩平平的老样子。于是我发奋学习,很快成了全班直至全校的学习与文娱尖子。大大小小的奖项拿到手软。我曾暗恋的她,这时总向我递条子,我都不想理她。最让我骄傲的是高中毕业时,我被直接保送上大学,北大清华任由我挑。父母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后来有一天,他们盯着我给了我一叠信封,家里的地址都已写在上面了,我接过信封时强装镇静的说:有这么夸张吗,北京再远,有我去过的春秋战国远?</h3> <h3>2018年12月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