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埃及(1) 古文明之源--尼罗河

GYD

<h3> <i>“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i> </h3><h3> 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埃及,她的历史就像尼罗河水一样源远流长:4500年前,当法老胡夫在尼罗河边为自己建造大金字塔时,世界其他地方还处于一片混沌、蒙味之中。</h3><h3> 对于绝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的埃及,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它的过去和今天。从南到北纵贯埃及的尼罗河造就了它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也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产。</h3><h3> 此次埃及之旅由南到北,行程千里,从沙漠、绿州到红海、地中海,一路风尘仆仆、追寻古老的文明,饱览异域的自然风光。</h3><h3></h3><h3> 埃及之旅的照片按行程和地域整理,汇集成三篇:</h3><h3> (1) 阿斯旺,阿布辛贝,科翁波,埃德福;</h3><h3> (2) 卢克索,赫尔格达(红海);</h3><h3> (3) 开罗,孟菲斯,亚历山大,塞得港。</h3> <h3>【阿斯旺】</h3><h3> 阿斯旺位于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东岸,是埃及的南方大门,因阿斯旺大坝和阿布辛贝大神庙为世人所知。也是此次尼罗河游轮之旅的起点。</h3><h3> 初见尼罗河就完全颠覆了想象中的样子,它宽广、平静、清澈,两岸绿树成荫、芳草凄凄,大漠清流,别有韵味。</h3> <h3> 靠着尼罗河水的滋养,这片世界上最干旱的土地如今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h3> <h3>顺风而行的三角帆船</h3> <h3>河畔风景</h3> <h3>暮色中的尼罗河</h3> <h3>  </h3> <h3> 阿斯旺--阿布辛贝</h3><h3> 清晨前往阿布辛贝神庙,在浩瀚的戈壁沙漠里迎来了绚丽的晨曦。</h3> <h3>一轮红日冉冉升起</h3> <h3>【阿布辛贝】 </h3><h3> 世界文化遗产阿布辛贝神庙位于阿斯旺以南约290公里处,纳赛尔湖边,始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由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和王后妮菲塔丽小神庙两部分组成,是埃及最著名的旅游景点。</h3> <h3>清澈的纳赛尔湖</h3> <h3> 走近拉美西斯二世大神庙就被“震撼”到,正面的比龙门高30多米,宽35米,四尊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巨石像座在门的中央,每座高20米。法老威严地坐在湖畔,气势非凡。</h3><h3> 1964-1968年,为了免遭因建造阿斯旺大坝而上涨的尼罗河水淹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多国协力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搬迁工程。神庙被分别切割后,在距离原址200多米、高出水面60多米的地方拼合还原,并建造了一座山来覆盖。</h3><h3> 不论是古代神庙的建造,还是当今神庙整体的搬迁,都堪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杰作。</h3> <h3> 神庙正面,法老威武庄严,俯视着脚下的众生。</h3> <h3> 在拉美西斯坐像的的膝边和身旁围绕着数座他的妻子及儿女们的小型雕像。</h3> <h3> 进入洞窟后,首先看到是一个约60米长的大厅。八座高达10米、模仿俄塞里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分列于通道两边。</h3> <h3> 大厅的尽头是一间作为圣坛的石室,里面供奉着四座神像,分别是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和太阳神。</h3> <h3> 洞窟四壁刻满了壁画,彰显了拉美西斯二世远征古努比亚所建立的赫赫战功。</h3> <h3> 大厅南墙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征战图”:法老在战车上弯弓射箭。</h3> <h3> 离大神庙不远是拉姆西斯二世专为爱妃妮菲塔丽修建的祭祀哈索尔女神的神庙。神庙前面立着六座十多米高的雕像,其中四座为拉姆西斯二世本人,两座为化身哈索尔女神的妮菲塔丽雕像。</h3> <h3>大厅内6根四方体石柱,上面刻有王后的头像。</h3> <h3>纳塞尔湖畔</h3> <h3>沙漠中的“海市蜃楼”</h3> <h3>--阿斯旺大坝--</h3><h3> 从坝上俯瞰缓缓向北流淌着的尼罗河。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大坝长3830米,高111米,1960年在原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于1971年建成。</h3> <h3>大坝一侧的建坝纪念塔 </h3> <h3> 未完成的方尖碑,位于阿斯旺附近一个古老的采石场遗址内,距今已有3500多年。</h3> <h3>【菲莱神庙】</h3><h3> 这座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托勒密王朝的神庙原位于尼罗河的菲莱岛上,1962年建设阿斯旺大坝时为免遭灭顶之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下,埃及政府用了5年时间将其整体迁移到了菲莱岛以北500米的尼罗河上的艾格卡亚岛上。1980年重新对外开放。</h3><h3> 游船驶离码头前往神庙。</h3> <h3>碧水环绕的神庙</h3> <h3> 菲莱神庙也叫伊西斯神庙,供奉的是“爱神”伊西斯(Isis)。伊西斯在古埃及神话中,是爱情与母爱的象征。</h3><h3> 神庙的三组建筑群反映了古埃及法老时期、托勒密时期和罗马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并以生动的石雕而闻名。</h3> <h3> 正面是神庙高大的比龙门。在比龙门的外墙上可看到艾西斯、哈托尔、荷露斯等神的浮雕。左侧是近百米长的西柱廊,共有32根形式各异的石柱。右边是有17根石柱的东柱廊。</h3> <h3>第二道比龙门后面是宏大的柱厅</h3> <h3> 圣坛两侧的壁画描绘了女神伊西斯生育、教养荷鲁斯的经过。这是伊西斯与奥西里斯一起接受成年荷鲁斯的朝拜。</h3> <h3> 神庙的三种柱头形式在菲莱神庙都有体现:女神头像、莲花状和纸莎草状(图中可以看到前2种形式的柱头)。</h3> <h3> 神庙右侧有一座别致的罗马风格的凉亭,由14根圆柱的柱廊组成,叫图拉凉亭,是罗马第十三位皇帝图拉真献给伊西斯和奥利西斯的。</h3> <h3>图拉凉亭有两道门,其中一道面朝尼罗河。</h3> <h3>从这里可以俯瞰尼罗河的秀美风光</h3> <h3>--努比亚村--</h3><h3> 从阿斯旺溯河而上前往当地部落努比亚村。努比亚人是埃及的少数民族之一,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居住在这里,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h3> <h3> 船行经过老卡塔拉特索菲特传奇酒店。阿加莎.克里斯蒂就是在这里获得灵感,写出了她的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同名电影也在这里取景拍摄。</h3> <h3>沿途风光</h3> <h3>金黄色的沙丘与河流</h3> <h3>色彩明快的努比亚人村落</h3> <h3>努比亚妇女</h3> <h3>到努比亚村民家里做客</h3> <h3>【尼罗河游轮】</h3><h3> 我们乘坐的"PHOENIX"号游轮,即将开启期待中的从阿斯旺到卢克索的水上之旅。</h3> <h3>清晨</h3><h3>清澈、静谧的尼罗河。</h3> <h3>远处清真寺传来了晨祷声</h3><h3>一轮红日,染红了河水。</h3> <h3>  </h3> <h3>河畔风光</h3> <h3>【科翁坡】</h3><h3> 游轮缓缓停靠在码头旁。沿石阶而上,步行几分钟就到了位于小山丘上的科翁坡神庙。</h3> <h3>&nbsp; 神庙建于托勒密王朝,距今已有2300多年。它是埃及仅有的一座双神神庙,供奉着鹰神荷露斯和鳄鱼神索贝克。</h3><h3> 神庙位于尼罗河边,千百年来经常被泛滥的河水侵泡,损毁严重,外殿已经倒塌,只剩残留的石柱和一些断墙。</h3> <h3>一排排巨大的残存石柱,可以想象当年神庙之宏大。</h3> <h3> 虽然风化损毁严重,但残存的墙壁上仍处处可见各种精美生动的石刻壁画及象形文字。</h3> <h3> 神庙后部曾经建有放置神像的两坐圣殿,可惜大部分已损毁。</h3> <h3> 在托勒密时期,神庙是著名的医疗中心。左侧的壁画就生动描绘了一位妇女坐在椅子上分娩时的情景。右面的壁画还展示了当时手术中使用的各种器械。</h3> <h3>结束了神庙的游览,游轮离开码头,继续向下游驶去。</h3> <h3> 坐在游轮天台上,环视着船舷外美丽的尼罗河两岸风光,度过了一段旅途中最惬意的时光。</h3> <h3>沙漠绿洲</h3> <h3>尼罗河畔的一处古遗址</h3> <h3>河上风景</h3> <h3>【艾德福】 </h3><h3> 乘坐当地特色的观光马车。</h3><h3> 艾德福神庙位于阿斯旺和卢克索之间的艾德福市郊外,离码头有一段距离。前往神庙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h3> <h3> 神庙距今已有2300多年,因建成较晚,又地处南方而成为了埃及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神庙,其规模仅次于卡尔奈克神庙。44米高的比龙门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在比龙门的墙上刻有神庙的建造者托勒密三世和鹰神荷鲁斯的浮雕。</h3> <h3> 进入大门后,在中央庭院的正面是高大的圣殿,一座多柱型希腊式宫殿,长137米,宽79米。</h3> <h3>鹰神荷鲁斯的石雕像</h3> <h3>圣殿内的巨柱高达37米,通体刻有人物、图案和文字。</h3> <h3>圣殿旁的房间里陈放着的圣船(复制品)</h3> <h3> 精美的人物雕刻。两旁携刻着相关的象形文字。</h3> <h3> 入口左侧的鹰神神庙。破损十分严重,现正在修复。</h3> <h3>夕阳为尼罗河涂上了一抹金色</h3> <h3>河上落日</h3> <h3> 游轮正在等待通过伊斯纳水闸。行程过半,下一站就是卢克索。</h3> <h3> 摄于2018年11月 图文 D&amp;G</h3> <h3><span class="Apple-style-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1shlk2s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走入埃及(2) 生死与永恒--卢克索</span></a> &nbsp;</span></h3><h3><span class="Apple-style-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1t4slym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走入埃及(3) 上下五千年--开罗</span></a> &nbsp;</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