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探路急行军式爬山

漂萍

<h3>2018年11月28日下午,高同学转发了一条通告到我们“休闲爬山群”。</h3><h3><br></h3><h3> 通 告</h3><h3></h3><h3>2018年12月1日(周六),自带午餐、登山防护用品,在蓝海购物广场乘7:00或7:20的240长班到终点站梅岭脚。</h3><h3>登山线路:梅岭脚-泰风山庄-前十八岭-大山脑-后十八岭-仰天锣-十八岭-铁头垴-塔子顶-岭背胡家-龙隐山庄,行程约17公里,乘K210返回。</h3><h3>本着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责任自负的原则,登山健身,交友开心,请偶遇和同路者自我评判风险,谨慎跟进。[图片]</h3><h3></h3><h3>2018年12月2日(周日),自带午餐、登山防护用品,乘169或217到终点站湾里,8:00在湾里长廊集合,登山线路:湾里长廊-新四坡(二坡)-鹿冈-鸡冠石-上坪-叵鹤山-铁壁-上堡-龚山平台-法圆寺-乌井水库-湾里,行程约15公里,乘169或217返回。</h3><h3>本着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责任自负的原则,登山健身,交友开心,请偶遇和同路者自我评判风险,谨慎跟进。</h3><h3></h3><h3>各位群友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时间选择日期爬山,爬山有风险,跟进需慎重。</h3><h3><br></h3><h3>高同学要参加12月1日(周六)的爬山活动,让我查一下240的起点站。查了后发现坐88路经过这起点站,高同学转一次车就行,还是蛮方便的;我就更好了,只是到88路要步行大约半小时。</h3><h3>查了一下天气,周日后连着半个月都有雨,气候正逐步变冷。机会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群里的小伙伴就一起去啊!</h3><h3><br></h3><h3>第二天开始,我们就在讨论怎么行动,主要是需要转车的小伙伴担心不能按时赶到“蓝海购物广场”。我们六人,兵分三路,汇集到起点站。</h3><h3><br></h3><h3>12月1日凌晨,我兴奋、担心,在床上辗转反侧,居然失眠了!好不容易捱到5点,起床、边煮泡饭边漱洗,没等收拾好就5点半了,匆匆扒了一小碗稀粥就下楼了。</h3><h3><br></h3><h3>路过早点铺,买了六只热腾腾的韭菜馅的烙饼,等我赶到公交车站,没有指示牌和路灯,黑压压的,幸好有二三人在等车。几路车走后,88路终于来了,招手也不停,原来它的位置在站台的那一头。</h3><h3><br></h3><h3>我万幸在7点前赶到“蓝海购物广场”,那二路小伙伴还比我先到,我们如愿和大群的驴友一起坐上了240。</h3><h3><br></h3> <h3>到了“梅岭脚”,我们跟着大家往上走。路过“梅仙潭山庄”,拍照留念。</h3> <h3>这里有竹林和盛开白色鲜花的茶树。</h3> <h3>大石板铺就的街道,仿佛通过时光隧道进入到久远的年代。</h3> <h3>继续往上走,出现了几栋二层新式楼房,有了新时代的气息。</h3> <h3>齐同学负重轻松前行。</h3> <h3>连爬了几个陡坡后,大家都热得扒了衣服。我累得气都喘不匀了,坐下歇过几次后,领队急了,我身上的包包都转移给二位帅哥背了,真不好意思!</h3> <h3>看,如此陡峭的山坡,一坡接一坡,一望无际,好像没有尽头,我简直要绝望了!</h3> <h3>梅同学这次表现不错,得益于平时的锻炼!</h3> <h3>爬了3个多小时,我这个小白已经难以支撑下去了,却还要赶时间,像急行军似的,一路上根本没有休息过。领队要带领我们在预定的时间到达预定的休息点午餐。</h3> <h3>要进大片的、密密的茅草区了,几位领队和群主要想办法帮助我了。还是他们有经验,一眼就发现我是穿多了,再出了一身的汗,是很难迈开脚步。我脱了毛衣和秋裤后,果然轻松了好多!感谢大家!</h3> <h3>穿过茅草区时,凭着感觉沿着若隐若现的小路前行。这次脚下轻松了,但每片茅草叶就像一把小刀,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拉伤。</h3> <h3>湖边大哥正在点数。大哥很负责,时时关照大家,我脱下来的衣服也放在了他的包里,谢谢大哥!</h3> <h3>吃过午餐,走到山顶,大家拉起横幅,准备合影留念。</h3> <h3>19个人的队伍胜利登顶!</h3> <h3>我们欢呼!我们雀跃!我们战胜了自己!</h3> <h3>我们六人组合影。</h3> <h3>领队又发现带错了路,让大家就地休息等待。寻找出路的好方法有二条:1.搜索驴友在树上绑上的红布带;2.启用手机导航。</h3> <h3>从山顶下来后,基本行进在下坡的模式中。上山不容易,下山更难,手上的拐杖必不可少。</h3> <h3>帅哥走在最后,保护我们这些走在中间的弱势群体。</h3> <h3>脚下很容易打滑,一不小心就被树桩绊一下,大家柱着拐小心又小心地向下!向下!!向下!!!</h3> <h3>我已经累得表情麻木,话也不想说了。</h3> <h3>“好汉坡”,60-70度的陡坡,走下来的时候觉得随时可能冲下去。有驴友开玩笑说,下这种坡,东西往下扔,人坐在地上往下溜,那就爽了!</h3> <h3>下了“好汉坡”的好汉!</h3> <h3>最后的山头!到最后,我们想着要爬山就怕了。</h3> <h3>“十八岭”,梅岭的山脚下。</h3> <h3>终于到了山脚下,心情舒畅,喜笑颜开!</h3> <h3>20公里,我们终于走过来了。</h3> <h3>梅同学到此一游!</h3> <h3>全副武装围绕着我,以后一定要背双肩包!</h3> <h3>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