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小黄车之乐 作者 钟慈(苍茫云海)

苍茫云海

<h3>  周六,是个好晴天。早上的空气清新,微风拂面,让人感觉舒适和惬意。多少天来,除了跑医院就是窝在家里看书或看电视。难得有兴,今早特意出来散散心。下楼来,两辆漂亮的小黄车吸引了我的注意,它们优雅地停靠在楼门旁边,似乎在等着与今天的主人欢聚。我走上前来,打开手机微信的“扫一扫”,将车上的微信号扫入框架内。一会儿,它提示我填上车牌号,又给出了开锁密码。我按照指令将每个步骤一件件做完,“哐”的一声脆响车锁打开了!</h3><h3> </h3><h3></h3> <h3>  这是我第四次骑行共享单车,前三次都是在旁边热心人的指导或孩子的亲为下完成的开锁程序,这次是独立操作,很有一种放飞的感觉。因为家人对我骑车总不放心,怕我在马路上再碰到莽撞人:“你不撞他,敢说没有人会不小心再撞到你?”——因为前年我在马路上骑车时曾被人无端撞倒,即使我倒地伤了手腕也只当是一个概率很小的偶然,但却让家人心有余悸,责令我不要上马路,只在院内玩,小心、小心、再小心。我虽然看上去还算是个温婉女子,内心却是大有不着调的时候,在领受家人的关爱之余,已经两次在马路上骑行,当然是慢行哟,牢记安全第一。</h3><h3> 哈!小黄车,我的共锻炼的伙伴,此程与君行,不亦乐乎!</h3> <h3>我在大院骑行了两圈,楼群间车行道两旁分别种有杨树、槐树、银杏树。它们已生长多年,铺架起了枝叶繁茂的林荫小道。树上有小鸟吱吱喳喳,不时还听到乌鸦哇哇的叫声。此时,我想起了在那遥远的年代,我住在东城的一个四合院里,每到秋季的黄昏,就有成群结队的乌鸦哇哇叫着遮天蔽日地从天上飞过。我和表弟妹们赶紧爬上靠窗的大床,小脸贴在大大的玻璃窗上,专注地看这空中上演的壮观的一幕。这样的情景会延续不止一天两天。现在想来,世上怎么有那么多的乌鸦呢?三国时代曹孟德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我想那时的乌鸦鸟鹊飞行起来可能也会有如此壮观的场面。此情此景,现在的孩子可是再也看不到了。</h3><h3> 我从北骑向南。在靠近大院南门的路边,早已摆满了早市的菜蔬瓜果,有叶子菜,有蒜苔、黄瓜、南瓜、土豆、胡萝卜、西红柿,还有杏子和樱桃、小甜瓜……断断续续有遛弯的人走过。在这悠然自得中拉开了又一个星期六的序幕。</h3><h3> 出了南门,就到了一墙之隔的马路边的街心公园。它在钓鱼台国宾馆的对面,国宾馆一侧马路边植有松树,靠里面是一片银杏林。待到金秋时节,地上铺满了黄灿灿的银杏叶,人们纷纷在此观赏落叶,照像留念,也算城中一景。</h3> <h3>我将小黄车骑行到街心公园,停靠在一棵将枝叶撑成伞状的松树下。树下有长椅,我坐在树下,看一会儿电子书《未来简史》,观看一会儿在小公园来回走动的路人。毫无例外地以老人居多,有扶杖前行者,有自己坐在轮椅上、让蹒跚学步的老伴推车练习走路的达观的老太太,她乐呵呵地告诉我什么样的袜子穿着更舒适。更有三五成群结伴打太极拳的拳友,也有遛狗的爱心人士,与同伴边走边聊,悠闲散步。行人大多慈眉善目,没有急事,没有大声喧嚣,所有这些,彰显出一派娱乐升平的和平景象。这时,我也想起几十年前戴红袖章的老太太(街道主任)带领一帮大婶大妈深夜雄纠纠气昂昂地挤进九平米的小东屋拿着手电往床下照,名曰“查户口”的可笑场景。那时的人可用“同仇敌忾”、“横眉冷对”来形容。如今我也进入老年行列,相比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少了煞气多了和气。</h3><h3> 上班那些年,不管是从团结湖到南礼士路,还是从月坛北街到黄庄,我都以自行车代步。我与自行车有不解之缘。我的“凤凰”,我的“捷安特”,我的小飞轮加快轴!多少年,我与它们同甘共苦不分离。却是在退休后的若干年里,赶上了神偷巡视京城,数得上的就有六七辆车无影无踪。最先我还买好车,一辆辆地丢,最后两次我买旧车,又丢了一辆,现在硕果仅存的是一辆无人搭理的老破车,扔了也无人要——因为现在有了更方便出行的小黄车,更有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全民素质的更大提高。</h3> <h3>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我眼前的这辆小黄车。它的全身透着清爽帅气,黄色的车架在温暖的阳光下闪闪发光,车把、轮胎、脚踏,刹车、链条、飞轮……一应俱全。前后两个车轮忠实地值守在自己的定位,银灰色的链条整洁干净,脚蹬子似乎准备协同主人随时发力,脚支架像个大力士稳稳地将小黄车立在路旁。这辆共享单车像一匹跃跃欲奔的小鹿,像一个整装待发的战士,透着飒爽英气,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力量。<br></h3><h3> 感谢共享单车的创意,感谢共享单车的提供者,感谢社会给老百姓带来的看得见的便利和实惠。“见微知著”,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2017.6.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