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南京连日大雾,许多航班延误或取消。11月28日下午,大雾消散,我们广雅教育实体一行十五人在龙校长的率领下,飞抵南京。为这一年一度的教育盛会一一第五届全国教育创新年会而来。</h3> <h3>两个多小时飞行旅程,到达南京已经是三点多钟。马不停蹄赶往酒店,放下行李在大堂,大家便步行去本次会议的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报名处已经是人头涌涌。我们排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队,才办理完毕报名手续。何校开玩笑地说,这阵势,真的应了今年大会的主题“人啊人”了。大家都觉得所言极是。</h3> <h3>开幕式在晚上七点准时开始。按往年的惯例,都是由蒲公英智库属下的源泉学校的学生的表演掀开序幕。不同的是,今年的表现特别唯美。随后的嘉宾致辞都是开幕式中的重头戏。蒲公英智库总裁、<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新校长》杂志总编李斌先生的发言最能引起共鸣。他用他缓慢不急的语速、温和不高的语调阐述他的观点,字字直抵人心:“</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终点。在学校里,人需要被看见,被尊重,需要被赋能。”李斌认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赋能,是通过对人的看见,人的理解,让每个人的潜能在新的社会观念、新的环境机制、新的文化氛围、新的学习方式中得到激发和释放。</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副会长、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的讲话也很打动人心。他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位乡村师范毕业生,带领一所农村小学成长为教育集团的故事。杨校长所带领的行知教育集团坚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带领孩子们在学校种杉树,开辟茶园果园,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成长,后来又把这些小树林、小荷塘、小果园建设成为农业生态体验基地。他又以赏识教育来对待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被接纳、被呵护、被欣赏。三十多年来,杨校长努力让三千多名农村子弟享受优质的教育,又让36万城市学生体验了乡村生活,还让一万余名境外师生浸染中华文化。杨校长一直把人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他的小树林的故事和他所说的“人啊人,人没了,还办什么教育”,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h3> <h3>开幕式结束时已是九点多钟,大家奔波劳累了一整天,回到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大家洗洗睡了。</h3><h3> 第二天的论坛从早上八点半开始,晚上六点半结束。除了吃饭休息的两个钟,其余<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时间排得满满的。大会以TED演讲的形式,十几位校长、老师的演讲如疾雨倾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2号馆激荡着对“教育理想国”的憧憬与澎湃。</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春有夏没有,秋有冬没有,秦有汉没有,金有宋没有,大夫全都有,患者都没有,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字?”学术主持人卢志文以一个别致的字谜,让参会嘉宾的目光投向“人”。随后,主讲嘉宾们围绕“<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老师因什么热爱工作?</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学生为什么喜欢学习?</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校长凭什么成就学校?”等三个板块的问题作出了深度的回答。</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老师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社会应该给教师什么?学校在激励教师的过程中能做什么?”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总校长,教育学博士,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程红兵先生从三个问题出发,根据自身成长经验与明德实验学校的发展实践为参会嘉宾一一作了回答。<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程红兵以明德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学校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怎样的支撑。“学校能做的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他认为校长最重要的一点是呵护青年老师,激发他们的从教初心,保护教师的研究意识,唤起教师的创造力。“我们要把老师当成目的本身,作为校长,作为校方,我们都必须把老师当成我们的核心目的所在。”但要记住:行动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唯一途径。</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美,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如何让美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地影响、改变教师,进而辐射到校园、传递到孩子身上,美丽优雅的万汇国际学府总校长蓝继红有了新的做法。她<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让老师一起亲手设计自己的工装,让工装的温度和教育的温度合二为一;服饰妆容的美融入老师自己的身姿里,最后会让孩子因为接收到教育中美的熏陶,而对未来产生影响。同样的,还有书法艺术课,校园里的建筑之美,剧场艺术美等无数不在的“美的课程”。</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来自台北市立万芳高级中学的余怀瑾老师的讲述十分生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她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带领着3000多名参会嘉宾重回课堂,阐释了她心目中的五个关键词:约法三章、黄金团队、完全应用、找出骨牌与个人品牌。</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她认为,教师应该走在学生前面,以身示范,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我们对学生展示我们的温情,对教学展示我们的热情。”正如卢志文所言,智能时代我们有职业恐惧,但有温度的老师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北京新学道金全书院课程校长、北京全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宏伟的演讲则充满激情。<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不仅受到自己学生喜欢,也受到参会嘉宾喜爱的张宏伟自称“数学疯子”。为什么他的课程、教学,能吸引孩子,让他们迷恋,甚至为之疯狂呢?他说秘诀很简单:教师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因子,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怎么样,学生便怎么样,学习便怎么样。</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张宏伟说,“我是数学疯子,行走的表情包,充满激情,上课如火,能充分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我给孩子最大程度的安全、自由、鼓励、尊重和信任。我课堂上从不计较学生的对错,激励每一个敢于表达的同学。”</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校长你凭什么成就你的学校?<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李海林用两个关键词进行了回答,第一凭借管理,第二凭借领导。在他看来,管理最重要的是建立秩序,管理最重要的是建立秩序,而领导力却要破坏这种秩序,“照我看来校长这个职业困难就在这个地方,当然校长职业的魅力恐怕也是在这个地方。”</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对校长这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他最后总结了四句话:校长也许不是那么有能耐的人,但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校长是承受负面评价能力最厉害的人,是心里永远装着学校发展里程碑的人,是有强烈的团队领袖意识的人。</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郜晏中认为教育是一种陪伴,校园生活应该追求高品质的样子。要做到高品质,就需要让教师感到幸福,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和辨识度,最终把全部的目光锁定到孩子身上。<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郜晏中校长认为,只能从自己开始,让每一位同事都做到自身能力的极致。只有教师感受到幸福,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能量,才能在幸福的情绪中把爱传递给学生。他说,“当教师在师范院校的时候,最大的使命是学好本事让自己成长,而当他们站上讲台的时候,最大的使命就是让学生成长。”</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没有一个职业可以像教师这样,可以通过自身的素养去影响别人家孩子的成长。郜晏中认为,要判断一个老师是不是一个好老师,只需要看他是否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教师的目光聚焦到哪里,爱就在哪里发生。“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风度、有深度、有亮度、有热度的学校。”</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会议第三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组织该怎样最终赢得人心”。</span>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等人围绕这一问题分享自己的答案。在卢校长<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看来,学校与企业实则殊途同归,学校和校长要有意识地向企业和企业家学习,去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完善评价机制,重构组织,做服务型的领导。</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围绕管理,卢志文校长金句频出,其中的“管是为了不管这个最高境界”“学习六不讲:学生未学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学能懂的教师不讲,学生互助可懂的教师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教师不讲;有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教师也不讲。万一你要讲,请你记住,讲的目的是为了不讲”等话,令人深思。</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第三天的会议核心内容之二是:技术在如何实现人机互补?<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等专家的回答十分有建设意义,潘局长曾在教学一线工作12年,当过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也当过大学老师,他了解关注人性的重要,“教育技术要关注人性,要关注人。”所以对于南京而言,教育现代化的指向,其核心就是关注人的现代化。</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如今,作为南京市教育局分管信息化的局长,潘东标的愿景是让南京93万孩子智慧的成长。那么南京的智慧教育是什么?南京又将怎样做?构建学生个性和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的一种新生态,潘东标提出了整体思维、移动思维、智能思维、混合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数据思维、网络安全思维等八大思维理论。</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学校是如何进化以赋能于人”是会议第三天的第三个核心内容。对这个问题,蒲公英智库设计总监王樱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独立教育学者钱志龙博士等都有深刻见解。一整天下来,主论坛分论坛</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65位演讲嘉宾以饱满的热情持续性地探索中国教育未来的关键性命题——</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学校中的“人”。</span></h3> <h3>第四天还有主题论坛,上午是学生论坛,下午是国际论坛。但我们时间紧张,无法全程再听。加上南京又大雾笼罩,我们的航班被取消,南京返穗高铁票又全部售磬。我们于是集体商议对策,兵分两路。一路高铁取道汉口中转,一路高铁直达合肥改乘飞机。晚上十点,顺利到达。</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如何让生命在场?在接受了这一场创新年会的各位大咖的轮番轰炸后,我也陷入了沉思。作为一名教育人,如果他是一位校长,他的心中要装着他的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老师。他要努力让他的老师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价值感。他要创造环境、创设平台、创设机制,让他的老师和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他们最大的价值。他引领着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和学生推动着学校的发展。</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作为一名老师,他的心中要装着学生,舍得在学生身上撒播爱。他的爱在哪里,教育就发生在哪里。他要让自己的教育有温度,让自己的课堂有激情。他一定要最大限度给予孩子以安全、自由、鼓励、尊重和信任。他要迷恋自己的学科,迷恋课程的融合,迷恋孩子的成长。</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然,他也不能忘记自己,他要不断进步、成长。而成长的唯一途径是行动,是做中学。他要不断修炼,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了解、顺应世界的变化,接受、应用新事物,他要让自己优雅、儒雅,让自己优秀、优异。</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有这样的好校长、好老师,就能成就好学生、好学校。这所学校就会有温度、有润度、有亮度、有深度、有风度、自然就会有美誉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育创新年会闭幕时李斌老师的讲话总是让人一读再读,深思无穷。今年李老师讲话题目是《这个时代,人会去到哪里?》李老师说,我们必须站在未来反思过去,改变今天。每一位教育者都要读(他推荐了2018年教育变革者不可不读的十本书)、要看(看新的教育趋势正在推动学校怎样重构)、要想(想想面对未来,人要怎么办,学校要怎么办)。因此,对人,李老师有六个建议:一是走向生态学习;二是实现换挡成长;三是追求学以成人;四是引导潜力奔流;五是学会创造无限。六是攀登意义高峰。对学校,李老师的建议是:学校更加饱满;教育要实现连接。</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李老师所说的这些,其实可以说是今年的教育的年度风向标。这些内容把我们领进了一个新天地,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份教育当下变革的新地图。</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未来已来,别慌张,只要生命在场,只要生命被唤醒,就会有无限的可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