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是我离开生活了七年的南方,随父亲转业回到山东老家整整40年。11月30日是我五十周岁的生日。这一天,我终于坐上飞机飞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广东省翁源县新江镇渔溪村。</h3> <h3>下飞机后,办理了神州租车业务,驾驶汽车开往翁源方向。按照计划晚上住在京港澳高速旁边的佛冈县城。</h3><h3> 图中的花山(广州市花都区的一个镇)也是我童年曾经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地方。</h3> <h3>曾记得部队调防的时候,我和父亲坐在炮车上,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整整一天,才到的翁源新江。现在高速公路上一座座桥梁、一条条隧道,使得天堑变通途。仅用时一个小时多点就跑了87公里,到了佛冈县城。</h3> <h3>妻子早早地通过携程网预定了宾馆。稍微休息了一下,我们就找了一个干净的小饭店品尝了当地的小吃---太平豆腐、炒牛肉河粉</h3> <h3>味道真好!</h3> <h3>12月1日,我们早早地驾车来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翁源县新江镇渔溪村。这是我们在想当年的威武的师部、团部门前的留影。</h3><h3> 想当年,大门的两旁肃立守卫着军容整齐神圣不可侵犯的卫兵,进进出出的是两成行三成列的军官和战士。</h3><h3> 现在已成了渔溪村的卫生室了---</h3> <h3>注意身后还有两只小鸡出出进进。</h3><h3>嘲笑我吗??四十年前我是可以直接进去的,呵呵</h3><h3>当年警卫排的战士都是我的好朋友呢。</h3><h3><br></h3> <h3>身后是部队的大操场。也曾经威武雄壮的大炮林立。</h3><h3>我军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在这里均有装备。</h3><h3>还是每周看电影的地方。</h3> <h3>渔溪村的村医---张汉方。毕业于石家庄一所学校。</h3> <h3>原先高高在上、似乎有点高不可攀的司令部大楼。</h3><h3><br></h3><h3>现在破败不堪了---父亲曾经在一楼进门左转第一个门办公室上班。</h3> <h3>还能看出当年的一点风采。已经是瓷砖地面了</h3> <h3>办公楼的后面。</h3><h3>现在的路两旁曾经是师首长团首长的住宅。俄式的。现在已是杂草丛生,如同原始森林一般。西边建了一些养猪场。全然没有了往日的风采。</h3> <h3>这个地方应该是李国庆家的位置。曾经在这个地方画图画。军舰、飞机、大炮,我们童年的最爱!</h3><h3>过年的时候,用铜管和两个土鞭做的‘大炮’也是在这个地方发射的。呵呵</h3> <h3>俄式建筑。部队首长的住宅。</h3><h3>这个是在后建的招待所的右侧。我记得77年许世友来部队视察时曾经住过。左侧的招待所已经完全消失了。</h3> <h3>这棵大树不知谁还记得??</h3> <h3>后期也不知谁家在此住过?</h3> <h3>这就是我小时游泳嬉戏的地方。远处的石崖,曾经是我们的跳水台。多少个炎热的中午,我们偷偷跑出家门,来到学校附近的这个地方。现在欢声笑语似乎还回响在山谷间。哎,美丽的童年!!</h3> <h3>从司令部这边远望育英学校。我上小学123年级的地方。</h3> <h3>过去的光腚子小孩已经是五十岁的老汉了---留影纪念。呵呵呵</h3> <h3>远望家的方向。云雾缭绕,景色宜人!确实是美丽的新江渔溪!</h3> <h3>部队大门的并排的西侧干部宿舍。</h3> <h3>大操场的台阶。</h3><h3>后面的建筑是大礼堂。</h3> <h3>有点岁月了。曾经一排排整齐的战士就是矗立在这些台阶上,接受团首长的检阅</h3> <h3>我的父亲曾经也站在这个阅兵台上指挥演习队列。</h3> <h3>警卫排驻地。我童年经常去玩的地方。</h3> <h3>通往渔溪桥的路和路旁的大树。</h3> <h3>好像叫友谊桥吧。当年军民鱼水情深。77年的大山洪,有一棵大树冲到这个桥上,好长时间没有弄走。</h3> <h3>小时,曾经从学校顺着渔溪通过这个桥一直漂到下面家在的位置。好玩极了!</h3> <h3>我上学时的两层教学楼。</h3> <h3>童年的两年多---</h3> <h3>学校礼堂。1976年毛主席追悼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当时,室外大雨瓢泼,室内哭声震天!毛校长趴在主席台上哭的泣不成声---那种感情确实是发自肺腑的!</h3> <h3>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幼儿园。</h3><h3>屋顶漏出的那棵树应该叫鸡爪树。曾经是我们多少小孩子梦寐以求的美食呀!</h3> <h3>友谊桥和家之间那条小溪。现在修了一座庙。这里曾经有棵大树,我们曾经在上面捉过许多的“小知了”。</h3><h3>现在,那棵大树根还有,已经腐烂的差不多了。</h3> <h3>远望光头山。</h3><h3>已经不光头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h3> <h3>家后面操场的所在。76年大地震时,在这里曾经和广红家合盖了两座茅草房。</h3> <h3>卫生队所在</h3> <h3>从家到卫生队的桥---</h3><h3>不小心,差一点掉下去。少时曾经在这下面将脚割了一个大口子,缝了几针。嘿嘿,没用麻药!!大哥到现在还在说我小时特调皮!“牙硬”--呵呵</h3> <h3>卫生所全扒了。门诊楼、住院楼、手术室,太可惜了!</h3><h3>因为是山区,盘山公路多,车祸也多。我就记得好多次当地的过往车辆发生就痛事故后,送到部队的卫生队抢救。部队的医生护士全力以赴救死扶伤,如同战斗状态一般的惊心动魄的景象印象极深!注意,当时救人不缴押金,完全免费---</h3> <h3>在此远望光头山!</h3><h3>小时,去光头山上砍柴,补贴家用或是显示自己的能干,每个星期六下午都回去攀上光头山的。</h3><h3>这次去也想上去看看,可惜小雨一直下个不停,只能是留下这个遗憾了!</h3> <h3>和光头山留个影吧!</h3> <h3>二哥的同学张自强、谢其礼、郑德富兄,从五十多公里外的翁源县城赶来请我吃饭。感动至极!!谢谢!谢谢!</h3> <h3>豆腐的新做法。特别的好吃!</h3> <h3>豆腐挖了一个洞,再添上肉。</h3> <h3>2016年,二哥同学们聚会时的留影</h3> <h3>下午,赶到韶关南华寺附近住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