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宝安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同课异构活动顺利开展</h3> <h3></h3><h3>为切实落实课堂教学研究,有效开展主题教学教研,深入探讨更科学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11月26日至29日,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与宝安实验学校共同开展了初一年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别就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五个学科进行了同课异构,来自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和宝安实验学校的十名教师带来了精彩的课堂演绎,来自两校的各学科备课组就课堂质量、学生中心和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宝安实验学校对于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刘劲松校长全程参与,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全体老师跨学科听课,加强教师间交流学习。语文、数学等科目还邀请了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等学校的部分老师共同听课评课。<br></h3><h3></h3> <h3>26日上午,活动在语文科组的课堂展示中展开。来自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的李诚老师和来自宝安实验学校的袁婷老师分别演绎了两堂各具特色的初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皇帝的新装》。李诚老师重在深入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课堂由浅至深,从讨论人物形象到深入挖掘人性弱点,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心理,探讨文章结局,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追逐自信与纯真。袁婷老师的课堂则以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为目标,在梳理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掘课文主题,并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其中深意,课堂参与度高,学生思维发散性强。<br></h3> <h3>课后的评课探讨中,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刘劲松校长首先就两节语文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李诚老师作为一个新教师的进步与努力,赞扬了袁婷老师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来自宝安实验学校的陶莉老师就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评价展开阐述,提出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更为简洁,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简洁有力,抓住学生的亮点并适时推动学生深入探究。宝安实验学校谢红卫老师则提出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建构课堂的基础,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不同的课堂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积累能够推动目标完成的教学方式是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积累的。优秀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准备充足的条件下,语文课堂可以更开放,教师可以说更少,学生可以展开更多,这样的课堂才能够打破教材的局限,推动学生能力的提升。<br></h3> <h3>26日下午,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胡宏霞老师和来自宝安实验学校的黄若冰老师就初一年级历史《三国鼎立》一课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胡宏霞老师的课堂利用诗歌进行导入,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学习氛围,学生讲故事,抢答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黄若冰老师的课堂则更注重历史知识的讲解,细化课本的内容,把握学生的疑惑点和教学的重难点。<br></h3> <h3>宝安实验的黄波老师评课:两节课都准备充分,课件很精致,都展示了优质有历史味的历史课;课堂流程完整,有讲有练,都善于用诗歌、史料、地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两节课对教材整合能力都很强,指出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设计大量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黄老师同时指出,胡宏霞老师的课堂用诗词作为主线,设计巧妙,课堂参与度高,对小论文给学生做了前瞻性的提示,为接下来小论文的练习埋下了伏笔,但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做好历史解释;黄若冰老师的课堂则巧妙地运用了地图使学生对史实一目了然,对一些较难理解的词汇解释得当,但也要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控。<br></h3> <h3>28日上午,地理学科同课异构开展,来自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的李潇老师和宝安实验学校刘艳杰老师带来了两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就《气温与降水》第一课时进行了讲解。李潇老师用一段视频导入课堂内容,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循循善诱,教学思路严谨。刘艳杰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以教学热情带动了学习热情,学生积极性高。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评课老师提到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在课堂讲解中应当更多的采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刘艳杰老师的作业布置让学生规划寒假出游方案,纪录气温变化,观察气温的影响,贴近学生生活,新颖创新,能使学生学有所用,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此外,课组针对如何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也进行了探讨,认为小组活动应当目标明确,分工细致,汇报及时。<br></h3> <h3>29日上午,数学同课异构活动开展。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刘阳老师与宝安实验学校林胜老师讲解了初一数学课程《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作为初一数学教学难点之一,两位老师风格各异,带来了两种不一样的课堂演绎。评课活动中,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武桂萍老师谈到,刘阳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基础,课堂重点把握明确,层层深入,做到了难点分散,落实到位;林盛老师的课堂则新颖创意,采用“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用实验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能够实际感受数学,给数学课堂增添了乐趣,拓展了学生的能力。<br></h3> <h3>29日下午,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孙靖凯老师和宝安实验学校肖媛媛老师带来了英语课堂《unit 6 Grammar Conditional sentences (1)》。孙靖凯老师用自身经历和深圳地标构建课堂内容,缩小了英语语法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表现力。肖媛媛老师则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充满活力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所收获。</h3><h3>在评课过程中,两位老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设计都得到了两校备课组的充分肯定,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英语老师对于学生的行动指令应当更清晰,课堂的应急机制要不断打磨。语言课课堂要更注重学生主体,加强练习。同时语言课也是一种发散的课堂,要转变课堂思路,让学生能够更充分的表达自己,理解语法含义,帮助学生真正弄懂语言,并能进行使用和表达。第二,针对英语课堂当中的活动设计要更明确有效,小组活动要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做到全员参与。最后,老师要更深入的把握学情,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堂目标和活动要求,要做到同一堂课每位同学都有提升,每位同学都有所获。<br></h3> <h3>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宝安实验学校与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顺利举行,增进了两校各课组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给予了各位青年教师一个展示教学风采,展现教学技能的平台,通过评课研讨加深了教师对学科课堂教学的认识,在不断地思想碰撞和研讨的火花中,达成了最优的教学共识,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潜能,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实现更优质更高效更多样化的课堂提供了发展方向,此次教研活动圆满完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