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冰雪寒冷的冬天,在街边买一个烤红薯,隔着手套都能感觉到温度。嘘着气吃一口甜甜的烤红薯,便觉温暖。</h3><h3><br></h3> <h3>在外面街边,如果有烤红薯的炉子,远远就能闻到那诱人的香味。</h3><h3>炉子边站着一个不很年轻的乡下人。十指黑黑,满面沧桑。炉子虽然很热,但卖红薯的人却穿的很厚。炉子的热并不是给他们的。每年冬天我都会看到卖烤红薯的,并且被香味诱着去买一个。</h3><h3>多年来熟视无睹的场面。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感慨。</h3> <h3>看似平常的烤红薯,有多少为生活而奔忙的艰辛:要背井离乡,在城乡结合部租一间便宜而条件简陋的房子;要投资置办火炉、推车、批发红薯;从家乡出来后家里的一切事宜需安排妥当。这么一想,不由得对他们走出来的勇气心生敬意。</h3> <h3>背井离乡已属不易,在他乡要生存有多少困难?许许多多的农民没有组织,没有一技之长,单枪匹马在城市中寻找着自己生活的缝隙。其中的酸甜苦辣自知。</h3> <h3>现在的城管部门也宽容一些了,政策也人性化了许多。而像“卖炭翁”中的”系向牛头充炭值”的惡吏也少了许多。社会的进步使他们的生存状态变宽松。但背井离乡进城是需要勇气的。</h3> <h3>这几年卖红薯的炉子也与时俱进了,看不到以前的铁皮大桶了。人们家里也有了烤箱,微波炉,可以在家自己烤红薯了。街边烤红薯似乎也进入店铺,规模化,产业化。但我仍然喜欢在寒冷的冬天,在街边买烤红薯,捧在手里,香喷喷、热乎乎的那种感觉。</h3><h3><br></h3><h3>晚上翻看一下以前的日记,看到了有一篇关于写烤红薯的小文。整理了一下,配上照片(照片来自网上),制作成美篇,以方便自己看阅。</h3><h3><br></h3><h3> (美篇文字蓝天白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