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地区首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取得成功

庆阳超声质控

<h3>  2018年11月29日11:00庆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首次在超声引导下成功为肿瘤科一位患者实施了PICC置管术。此次置管由超声科傅民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自主完成。</h3> <h3>  通过静脉血管给药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化疗药物的毒性大,刺激性强,容易给病人的血管带来损害,而且化疗病人由于长期静脉输注,血管弹性变差,脆性增加,易出现静脉炎,血管硬化等问题。如果化疗药物外渗还可引起血管周围软组织炎症,黏连,严重者可引起组织溃烂和坏死,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h3> <h3>  为切实解决外周静脉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结合目前国际静脉治疗发展的趋势及新进展。我院超声科选派业务骨干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门进修学习PICC置管术,并取得PICC置管资质证书。</h3> <h3>  为支持PICC技术的开展, 近期,超声科专门设立了超声介入3室为PICC置管室,并配备了美国高端GE便携式彩超,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不仅可大大减轻患者在穿刺时的紧张与恐惧,也降低了置管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了置管一次性的成功率。该技术的开展,是我院静脉治疗技术发展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填补了我地区PICC穿刺技术的空白。</h3> <h3>1、什么是PICC:</h3><h3>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7天以上的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用于需要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的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h3> <h3>2、PICC置管的目的:</h3><h3>(1)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h3><h3>(2)建立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h3><h3>(3)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痛苦;</h3><h3>(4)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h3> <h3>3、PICC置管适应症:</h3><h3>(1)需要中长期输液的(输液治疗时间大于6天以上的);</h3><h3>(2)血管条件差,缺乏血管通道倾向;</h3><h3>(3)需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术后持续泵入电解质、抗生素、胰岛素等;</h3><h3>(4)癌症中晚期需要输入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肠外营养液等营养支持或需长期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h3> <h3>4、PICC的优势:</h3><h3>(1)PICC置管相对外周留置针可以减少治疗中断、保护静脉系统、 提供可依赖的通路;</h3><h3>(2) PICC置管相比中心静脉导管: 减少心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降低费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增加病人满意度。</h3> <h3>  (PICC置管结束后立即拍胸片看导管末端位置:导管末端在右后肋第8水平,证实导管位置良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