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品读悟法 聚焦语言运用——林甸小语教师团队参加省十一期网络教研活动</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林甸县鹤鸣湖镇中心小学</h3> <h3> 本期活动的值班单位 : 鹤鸣湖镇中心小学</h3><h3> 鹤鸣湖镇中心小学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大集体!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校训;以“务实、求真、团结、进取”为校风;以“创新、求实、敬业、爱生”为教风;以“为人必真、合作探究”为学风。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师生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意识,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进步。</h3> <h3> 展翅欲飞的丹顶鹤象征我校师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丹顶鹤引吭高歌是其本质特征,与我校“三风一训”的主旨“真”“实”一脉相成,更是全校师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师风、学风的体现。相信鹤鸣湖小学的学生依托中心小学这个平台会飞得更高更远。</h3> <h3> 网络教研是教师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精神滋养最好、最便捷的平台,在这个空间里大家可以自由地展示自我,让思想飞翔,使精神充实。在这里可以自由地结交心灵的伙伴,进行自由的交流,实现平等的对话,留下自己的心声。2018年11月28日,在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王金玉主任的带领下,林甸县小语教师团队再次相约在UC研讨活动中。 </h3><h3> 本次活动林甸小语教师团队共有143名教师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观摩精彩课例,感悟教学方法的多样灵活,体会专家的精彩点评。本次活动中林甸小语教师团队共发言3178次,其中有多条留言被房间广播。</h3> <h3> 发言次数按降序排列前四名的单位分别是:鹤鸣湖小学431次 四合小学426次 四季青小学399 花园小学366。个人发言的前四名是:东兴小学 刘彤 173次; 四季青小学 丁鑫鑫 155次 ; 四合小学 聂敬 123次 ; 四中小教部 李玲102次。 各单位积极参与、积极互动,对以上单位和个人的参与情况提出表扬。</h3> <h3> 此次活动由伊春市伊春区南郡小学承办,主题是“品读悟法 聚焦语言运用”。
</h3><h3> 活动主题:品读悟法 聚焦语言运用
</h3><h3> 活动时间:2018年11月28日晚7:00—9:00
</h3><h3> 活动地点“教科语文之家”UC教研房间
</h3><h3> 承办单位:伊春市伊春区南郡小学
</h3><h3> 参与人员:伊春市伊春区南郡小学语文研修团队
</h3><h3> 主持人:荣立英
</h3><h3> 活动形式:观摩课例+主题研讨
</h3><h3> 活动课例:</h3><h3> 伊春区南郡小学付胜男《捅了马蜂窝》
</h3><h3> 伊春区育林小学李艳杰《我要的是葫芦》
</h3><h3> 专业引领: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 张元花
</h3><h3> 值班管理:王大伟</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伊春市南郡小学 付胜男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教学目标: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1.认识“捅、橙”等生字;会写“逛、棚”等生字。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描写的方法。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3.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教育学生懂得遇事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教学重点、难点:</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并尝试运用。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教学准备: </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收集马蜂的资料、图片。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教学流程: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图片导入,引入文题。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1.大家看大屏幕的图片,这是什么?(马蜂窝图片)谁能把你收集的关于马蜂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2.马蜂如此厉害,如果有人招惹它,轻者伤,重者丧命,太可怕了!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男孩七岁时就捅了马蜂窝,结果怎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吧。(板书课题)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自读课文,理清脉络,初知文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按照怎样的顺序发展的?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3.汇报交流。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板书:看——捅——伤,事情的发展) 三、精读细品,释内涵,悟情理。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1.学习第一部分,想想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2.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 “7岁”——时间“恳求很久……才……”——不容易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第2-----4部分。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的内容。生: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5分钟)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2)小组讨论、交流,完善学习单。 生:组内交流,补充完善。(3分钟) (3)小组汇报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问题一:看到马蜂时孩子们的反应如何?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体会孩子们面对马蜂窝的紧张和恐惧。 问题二:(1)我捅马蜂窝时,我和孩子们的具体表现如何?所运用的描写方是什么?感受到了什么?</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2)分角色对话。从对话中体会“我”为什么明知道捅马蜂窝是危险的,可是还去捅呢?(3)边读边体会“我”的内心有怎样的变化?(自得——胆怯——愤怒)(4)“我”被激怒之后,是怎样做的?画出相关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体会情况的紧迫和后果的严重。(5)小结: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作者对事情的结果是始料未及的,只知道捅马蜂窝是危险的,但是对危险到什么程度和怎样逃离危险这些生活经验一无所知。 问题三:(1)结果如何?我此时是怎样的心理?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出示我心理描写的一段话)读文理解,体会含义。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回归整体,明写法。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1.思考:作者在写起因、经过、结果这三部分内容时,为什么选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 2.结合板书归纳本文的写作线索。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本文的学习中,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对事件进行细致的描写加以铺垫,通过详细的叙述把事件推向高潮,最后说明了一定的道理。(板书:铺垫、叙述、说理)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3.总结。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五、读写并重,学以致用。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课堂练笔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板书设计: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捅了马蜂窝</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看 </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捅 伤</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动作 语言 心理</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铺垫 叙述 说理</span></h3> <h3>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h3><h3> 执教者:伊春区育林小学 李艳杰
</h3><h3> 教学目标:
</h3><h3>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h3><h3> 2.能读出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学习语言描写。
</h3><h3>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h3><h3> 重点、难点:
</h3><h3> 1.正确认读生字,能读出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h3><h3> 2.学习语言描写。
</h3><h3>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h3><h3> 教学过程:
</h3><h3>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h3><h3> 二、初读课题,整体感知
</h3><h3>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每个自然段序号。
</h3><h3>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h3><h3> 三、品读领悟
</h3><h3>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h3><h3> 1.默读第一自然段。
</h3><h3> 2.这一自然段都写了葫芦的什么?
</h3><h3> 3.出示图片:你能指出哪是葫芦藤吗?读词语葫芦藤。
</h3><h3> 师: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h3><h3> 4.指导读好这个句子的“啊”的变调。
</h3><h3> 5.读第一自然段,要读出小葫芦的可爱和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h3><h3>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h3><h3> 1.指导读表现种葫芦人喜爱小葫芦的句子。
</h3><h3> 师:“盯”是什么意思?(看)能把盯换成看吗?为什么?
</h3><h3> 2.这句话是他自己对自己说话,这就是人物的语言,也就是语言描写。
</h3><h3> 3.指导读好啊的变调
</h3><h3> 4.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是怎么想的呢?
</h3><h3> 5.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h3><h3> 读一读,说一说这两个句子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h3><h3>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h3><h3> 1.出示学习提示:
</h3><h3> 自读3自然段。
</h3><h3> (1)用“—”画出“邻居”说的话;
</h3><h3> (2)用“~”画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h3><h3> 2.邻居看见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是怎样劝的?
</h3><h3> 3.指导朗读。要读出邻居诚恳劝告和邻居急切的心情,谁还能再试着读一读。</h3><h3> 4.师引读: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h3><h3> 5.这一段的对话也是语言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心理。
</h3><h3> 6.你来说说种葫芦人这时是怎么想的吗?
</h3><h3> 7.指导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
</h3><h3> 8.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学生读一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h3><h3>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h3><h3> 师:种葫芦的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结果怎样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h3><h3> 四、想一想
</h3><h3> 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h3><h3> 五、小练笔: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他大吃一惊地说:“ 。”邻居看到了,告诉他说:“ 。”</h3><h3>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他后悔不已地说:“ 。”邻居看到了,安慰(wèi)他说:“ 。”
</h3><h3> 六、总结:
</h3><h3>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还要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h3><h3><br></h3> <h3>付胜男老师授课的精彩瞬间</h3> <h3>李艳杰老师授课的精彩瞬间</h3> <h3> 在活动中,各位老师积极互动,畅所欲言,每位老师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h3> <h3>林甸小语教师团队工作图片</h3> <h3> 花园小学的李连合老师55岁带病坚持学习,精神可嘉!</h3> <h3>活动中,教师们研讨很精彩!</h3> <h3> 课后,付胜男与李艳杰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然后由伊春市伊春区南郡小学语文研修团队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评课,最后由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的张元花主任进行了专业的引领,并对教学提出了建议。</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 在林甸县十一所学校业务校长的精心组织下,在值班管理员和值班教师的精心努力下,林甸县2018年11月28日参加语文教研人员及发言次数统计如下:
</h3><h3> 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王金玉
</h3><h3> 鹤鸣湖镇中心小学:17人(431次)</h3><h3> 王晶(65) 高淑格(61) 孙佳葳(50) 陈志国(44)徐丽凤(37) 么倩倩(34) 杨俊军(32) 夏洪羽(25)马艳玲(23) 肖也(20) 宋敏(14) 冷艳波(15)</h3><h3> 姜文志(8) 胡立影(3) 张宇宏 牛秀敏 张静 </h3><h3><br></h3><h3> 四合乡中心小学:20人(426次)
</h3><h3> 聂敬(123) 田兴华(66) 许国庆(49) 王福英(39) 李娜(19) 于海霞(17) 冯金雁(16) 杜兆华(15) 周文静(15) 曲红艳(15) 王亚丽(13) 李少男(12) 韩雪(10) 王瑛瑛(10) 张娜(5) </h3><h3> 李 花(2) 武晓华 吕红英 朱静 王婉玥</h3><h3><br></h3><h3> 四季青镇中心小学:14人(399次)
</h3><h3> 丁鑫鑫(155) 高波(55) 张洁(38) 赵爽(37)徐丽娜(23) 李秀丽(22) </h3><h3> 刘丽丹(17) 谷海英(16)苏秋波(10) 陈宝红(10) 张智(9)孙硕 (7)</h3><h3> 齐秀珍 </h3><h3> </h3><h3> 花园镇中心小学:15人(366次)</h3><h3> 赵得娟(61) 赵丽莉(41) 李连合(39) 牛景春(36)苏东明(33) 于守江(33) 马洪娟(30) 马金萍(30)陈传学(15) 王艳祥(15) 胡春艳(15) 韩艳辉(11) </h3><h3> 王秀红(7) 史淑文 鞠萍 </h3><h3>
</h3><h3> 红旗镇中心小学:13人(362次)
</h3><h3> 张再存(47) 孙富波(45) 孙铁夫(39) 周景艳(37) 林洪光(36) 王丽艳(32) 孙萌(32) 李晓慧(31)孙富兵(18) 张 自丹(15) 王绪荣(15) 高洪静(15)</h3><h3> 姜洪艳</h3><h3><br></h3><h3> 林甸县第二小学:15人(357次)
</h3><h3> 徐欢欢(51) 李同明(45)吴迪(37) 邹俊霞(36) 宋君玲(34)刘晶(30) 郑 晶(30) 祝贺(22) 孙玲霞(21)段春平(18) 刘微微(10) 王旭(10) 王海涛(5) 苏晓艳(8) 许艳爽 </h3><h3><br></h3><h3> 东兴乡中心小学:11人(258次)
</h3><h3> 刘彤(173) 姜国财(39) 丁立成(24) 李婧媛(20)杨云福(2) 吴岩 郭姝雯 刘宝发 王英男 邵秋红 李艳丽 </h3><h3><br></h3><h3> 林甸四中小教部:10人(200次)
</h3><h3> 李玲(102) 李翠梅(25) 刘艳(21) 渠翠娟(17)马丽(12) 张宝玉(11) 赵继娟(10) 张明月(2)李晓艳 王伟 李秀娟</h3><h3> </h3><h3> 林甸第一小学:12人(160次)</h3><h3> 李浩(23) 刘丽荣(18) 许艳薇(18) 焦凤华(18)王连文(17) 汪静(16) 武晓新(16) 杨静(10)赵斌斌(9) </h3><h3> 马俊宝(8) 张蕾(7) 孙丽敏 </h3><h3> 宋丽艳</h3><h3> </h3><h3> 宏伟乡中心小学:9人(119次)
</h3><h3> 许影杰(31) 高杰(28) 张杰(24) 李玉军(15)孙吉(15) 刘玉生(6) 张新国 王海香 范兴库</h3><h3><br></h3><h3> 林甸实验小学:6人(100次)
</h3><h3> 张敏(43) 胡静(26) 郭立敏(25) 柴秀英(6) 刘影 刘春霞 </h3><h3><br></h3><h3> 参加总人数143人,共发言(3178)次
</h3><h3> 前四名单位:鹤鸣湖小学431次 四合小学426次 四季青小学399 花园小学366
</h3><h3>前四名个人:东兴小学 刘彤 173次; 四季青小学 丁鑫鑫 155次 ; 四合小学 聂敬 123次 ; 四中小教部 李玲102次。</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教师团队值班管理:鹤鸣湖镇中心小学 胡立影</h3> <h3>值班教师:鹤鸣湖镇中心小学 宋敏 冷艳波 肖也</h3> <h3> 两节课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孩子创作的时间,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语文,更知道了该怎么运用语文。学以致用、提高语文素养才是最终目的。我们不仅要仔细品味两节课的闪光之处,更应该把所学到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收获于网络,服务于课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