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已近大雪的节令,我们到北川河西部黄土高坡的周家山村去。沿途象山似的大车一辆接一辆,拉的都是煤、铝土矿石。渐近山村时,天气又阴沉起来,车外冷风吹的呜呜的响,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p> <p class="ql-block"> 周家山村是吕梁.方山县最偏僻山村,位于峪口镇西部的大山的深处,距峪口镇23公里处,由周家山、闫家峁、柳树墕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172户477人,耕地面积2127亩,是个鸡鸣闻两县的村庄,与临县湍水头乡相邻。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小村庄,地势东高西低,梁峁浑圆。初冬时节的周家山草木一片枯黄,若是春暖花🌸开时可不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 从梁顶观望整个村庄,就像一个扇形风景。随处可见的窑洞、寺庙、碾盘、老树诉说着久远的历史。周家山村历史上属临县管辖,海拨一千二百多米,层峦叠嶂,视野开阔,土地贫瘠。村民见多识广,具有临县人吃苦耐劳、勤奋敢拼的特点。年轻人带着全家人都在外闯荡,出外跑光阴个个厉害。苍老干枯的老树记录着以往的历史,改旧换新的房屋,新修的水泥路展示着今日的变化,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勤劳的周家山村人会过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村委大院和新修困难户安居房的色彩显露出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交通大有改善,进村的土石路已改为水泥路。自来水引进了村,偏僻人家吃水仍还困难,时常停电,网络也很成问题,在这里仿佛与世隔绝一般</p> <p class="ql-block">输送管道将水从山沟送到山顶</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人们居住的是黄土窑洞,土夯的院墙,都很注重修建厚实大气的院门。过去的大户人家都是用砖裱外皮里面是黄土窑洞,砖雕刻字厚重的院门和黄土夯实间隔青砖的院墙。一般人家为黄土掺白灰处理窑洞外表面,局部用点青砖。如今修建砖砌窑洞成为时尚。寺庙、窑洞、碾盘、老树诉说着久远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土墙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大户老院易主的原因。一孔窑洞前脸己塌,其余四孔窑洞历尽苍桑,很寂静。院外视野只见颇有气派的院门砖雕“承启第”</p> <p class="ql-block">无人居住的老窑洞,仿佛诉说着岁月苍凉</p> <p class="ql-block"> 小康人家庭院,歇山顶结构四角高挑,古色古香的院门,砖砌的围墙和窑洞</p> <p class="ql-block">仍在使用碾盘</p> <p class="ql-block"> 日子能得去的人家,大都是砖砌表面的黄土窑洞,家家都有厚重结实的院门。</p> <p class="ql-block">走访贫困户</p> <p class="ql-block"> 倒塌的窑洞,石碾中己长出小树</p> <p class="ql-block">王利平两个小孩在离石李家沟学校上学</p> <p class="ql-block"> 老薛培养了二个大学生,山沟沟飞出金凤凰</p> <p class="ql-block">野外牛栏</p> <h3> 村里依据地形、方位及用途命名地块。如:脑半疙瘩、斜梁上、补瘩顶、后半湾、湾里、龙居,柳半则、马骡居、高梁上。</h3> <h3> 这是一个传统文化浓郁的山村,有关帝庙、送子娘娘庙、土地龙王庙、“五道将军庙”和真武庙遗存,还有断断续续的香火。</h3> <p class="ql-block">风雨飘摇中的旧关帝庙</p> <h3> 村东北方地势较平坦,集中了大部分庙宇。后面山势连绵起伏,有大片松树林,给这里增添了灵性,在枯黄的冬日是赏心悦目的风景。</h3> <p class="ql-block">简陋的观音庙</p> <p class="ql-block"> 歇山顶结构神兽屋脊配瓷砖贴面的送子娘娘庙,虽不太协调,但也显露着时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 村外山腰就是五道将军庙,歇山顶结构的砖瓦的庙宇建筑,开间虽不大,但在都是黄土窑洞建筑的山村显得很特别,庙内供奉着“五道将军”。我们都知道古代民间掌管人生死的是阎罗王,但比阎罗王权力还要大的是五道将军。全国各地都有供奉五道将军的庙宇,想不到黄土高原腹地衰落的小山村也有缩微“五道将军”庙,吸引我一路前行。附五道将军的神像图</p> <p class="ql-block"> “五道将军”,是一个出名的大神 ,民间也称“五道爷”,比掌管人生死的阎罗王权力还要大。在道教的典籍中,五道将军为“东岳泰山大帝”的从属,掌管世人生死轮回功名荣禄,同时还具有纠察、监督判官审判公平与否的权力,并对审判后的鬼魂进行“五道分流”。 </p><p class="ql-block"> 世间分五方,五道将军的职守也分神五方。“五道”: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狱道、四饿鬼道、五禽兽道。五道将军也会来到人间,分辨善恶,根据巡查到的情况,随时可以替阎王决定人的寿限,进行再造轮回。</p><p class="ql-block"> 因为五道将军有了以上这些神职,也使得其地位不断提升。他的掌管主事是再世轮回,因此也被称为“五道转轮王”,这样就使得他晋级到“冥界王”的称号。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结合汉民族信仰,形成的“十殿阎罗”,最后一位正是“十殿转轮王”,和五道将军的职守重合,也就有了以“五道将军”为“十殿转轮王”的信奉。</p><p class="ql-block"> “五道将军”的职能分守的点具体在哪里。世间人的死亡后,都讲究一七、三七、七七等共七个祭祀节点,再加上百天、周年、三周年共十个祭祀节点。其实这也是人死后鬼魂所要经过的十个关卡。而五道将军分守的就是最后的“三周年”,也是最后一个关卡。随后按照阳世时的善恶和十个祭祀关卡的祭祀程度,分道送轮回鬼,因此民间就有了“转头逢五道,开眼见阎罗”的民谚。</p> <p class="ql-block"> 在松林围抱的山顶就是真武庙。庙内有一通古碑,字迹已难以辩认。瓷砖贴面的小庙为重修建筑</p> <p class="ql-block"> 邻村的普照寺就显得豪华大气</p> <p class="ql-block"> 在与光裕堂村交界处,小庙里供奉着五道将军、山神和柳树神。此处曾有一棵历史久远的大柳树,人们当作柳树神供奉,不幸上世纪58年已被砍伐。</p> <p class="ql-block">[古真武庙翻修一新]</p> <p class="ql-block">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改革开放后又提出“奔小康”目标。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改善,增加了各种农业补贴。但因这里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交通偏僻,土豆、玉米、红枣等农林产品毫无竞争力,无人问津。像父辈那样视土地为生命的老一辈农民已经渐渐老去。新一代农民,深知靠种地不能实现小康,而选择了外出谋生,村里只留下老弱病残守护,家家户户院门紧闭,田野贫瘠荒芜 。价廉物美是压倒农民不种地的最后一根稻草。大雪节历将近,成熟的红枣还挂满枝头无人采收,这是令人忧伤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农村的败落已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乡村的各种能人和资源不断地外流。村报帐员老薛含辛茹苦养育2个子女读大学,毕业后全部留在城市工作置业。许多人一生的全部积蓄支助年轻人闯出大山发展,外地买房上学置业,导致了牺牲乡村繁荣城镇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玉米丰收了也价低难卖</p> <p class="ql-block">红枣、苹果仍挂在技头</p> <p class="ql-block"> 没有“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这样的内核,农村建设发展困难重重。煤铝资源的开采形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让农村成了年轻人再也回不去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每到年底总要忙于迎接检查考核。十一月下旬远赴周家山村。好多贫困户全家在外谋生置业,长年闯荡打工很少回村。 村里近六十岁的人就算年轻人了。山村还有不少传统文化遗存,寺庙虽很简陋但也别具一格,随着老一辈的离世,仅存的香火也将中断了。周家山虽是一个小山村,但也是我国落后农村的缩影。这里已被列为移民搬迁村,再过几年这里也许就会消失了!无聊之余有感而作,将见闻整理为美篇以作备忘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