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u><i><font color="#808080">本文根据三国志11策略游戏改编,与三国志,三国演义无关</font></i></u></h3> <h3> <b>(一)</b></h3><h3><br></h3><h3> 魏延反了!
也许是真的看见了魏延的反骨,到也不能排除立功心切作祟,韩遂向刘备举报了魏延,说其平日在军营牢骚不断,更是在醉酒后说讲出一些大不敬的话。如果在刘备起兵初期,完全可把此事当做酒足饭饱后的消遣,起码为了大局为重,身为怀大志的刘备也不能为此动干戈,但现在刘备刚登基做起了皇帝,正需一个杀一儆百的下马威,而魏延屡次的请赏也令刘备疲惫,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魏延要反的影子,于此,刘备动了杀机。
于是刘备下令糜竺赶赴庐江城彻查魏延,此时庐江正被一河之隔的建业城围攻,建业主将陆逊兵发十五万水军,令孙诩做先锋围攻皖口港,令副将黄盖率奇兵围攻濡须港,亲率主军在长江下锚待命。
正在中军大帐与副将张宝商讨退敌之策的魏延万万没想到即将大祸临头,当糜竺怀忐忑之心来到帐前,向魏延颁布皇帝命令时,还是希望魏延上书申辩,讨得一个清白。糜竺一向赞同魏延的将帅之才,更不想蜀国失去一员虎将。怎奈魏延恼羞成怒,将糜竺痛仗三十,赶出帐外。
魏延一连几天如坐针毡,想此生鞍前马后,为刘备效犬马之劳,生平爱财,以功请赏也未尝不可,但绝无反叛之心,如今刘备狡兔死、良弓藏,以莫须有的罪名拿我,大丈夫立世岂可受此奇辱,坐以待毙不如起身反之。魏延在中军大帐召集各将军幕僚,魏延端坐帅位一言不发,每个人内心都翻江倒海但都闭口不言,整个大帐静的可怕,少顷,魏延猛的起身,大喊一声:老子反了!
魏延此时有三个选择:一,交出兵权,自缚赶往汝南面见刘备,结果必是以谋反罪被处死。二,投靠江东孙策,献出庐江城池,拒长江之险拒刘备征伐。三,揭竿自立,与天水城义兄黄忠修书一封,自立门户,在乱世中杀出一片天地。魏延生性气傲,虽无帝王之心,但怀将帅之才,只想做一个白起韩信,怎奈被逼太甚,只有华山路一条,所以王性被激发,走上了一条遥遥之路!
刘备自荊州江陵起兵,按军师孔明之计,弃城奔永安,占益州东大门,筑城积粮取江州,招贤纳士稳定基础,继而吞成都夺益州,南取建宁、云南,北伐梓潼、汉中,坐西南,随机兵出中原,统一天下。刘备得孔明战略大喜,遂欲发兵,孔明制止,曰欲取天下,必先得黄忠魏延,刘备苦之,黄忠魏延乃长沙太守韩玄大将,如之奈何?孔明命伊籍、孙乾扮作术士于长沙散布谣言,韩玄疑之,慢待黄忠魏延,处处刁难,此二将愤而离去,奔刘备去也!刘备大喜,招致麾下,命黄忠偏将军、魏延昭信校尉之职。并促成黄忠、赵云、魏延结为金兰,此三将对天盟誓,誓死效力刘备。
魏延命幕僚修书一封,盼义兄黄忠起义,共举大事,信发往天水,静候。欲再修书二哥赵云,奈赵云与刘备亲密,属备嫡系,遂作罢。黄忠得信大惊,怨弟魏延鲁莽,又恨刘备无情,自古丈夫以忠义立世,义字当头,且弟魏延任劳任怨建功无数,遂取了一个义字!
黄忠守天水,守军三万,部将数十名。召集各将商议,陈述弟魏延之冤、主公刘备之暴,众将皆愤愤,愿追随主将黄忠起义。黄忠修书魏延,共谋起义,于中秋月夜起兵。
中秋佳节,本是团聚的日子,黄忠、魏延分别自天水、庐江起兵,刘备得知大怒,恨魏延确有反骨,疑黄忠老将一生肝胆,怎会背叛,即下令汉中李严讨伐黄忠,柴桑关平讨伐魏延。
天水北靠安定、武威两城,守将分别为马铁、孟达,马铁武力平平,文略稀松,不足为虑;孟达文武兼备,却与刘备不睦,可用计说服归顺。东临长安,守将刘馥乃一文官,且山高路远,亦不足为虑。惟天水城南,汉中,城坚粮足,大将李严镇守。黄忠召众将开帐前会议,商讨大计,议论纷纷意见不统,黄忠乃一上将,一生经历战场数百战,最终决议攻打汉中,而后拒汉中取长安,统一北方。
黄忠亲率两万大军兵临阳平关,守将丁封只几回合被黄忠斩于马下,轻取阳平关,一路杀到汉中城下扎营。黄忠率亲随汉中城下巡视地形,坐下绝影宝马,斜背养由基弓,此二宝物皆是主公刘备所赐,夕阳下汉中城门紧闭,余晖庇护着整座城池,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仿佛回到从前一样。汉中,是自己人生沙场最辉煌的一页,主动请缨,花甲年纪犹意气风发,斩曹魏上将夏侯渊,一举文明华夏,如今再次回城,竟是仇敌相见,不免怆然!
回到帐营,黄忠下令三更燃火造饭,五更攻城,众将兵领命各行其事。
五更时分,黄忠率全军于汉中城下布阵,叫阵李严,李严也当世名将,开城门,落下吊桥,率军迎战黄忠。二将拍马战在一处,一个老当益壮一个正值当年,只打个天昏地暗,四十回合李严势衰抵挡不住,拨马便走,弓箭兵射住黄忠脚步,李严仓皇逃到城中,任黄忠兵将叫骂,闭城不出。
军报传到汝南,刘备大惊,急调关羽,命关羽自洛阳直奔汉中杀贼。关羽上将文武兼备,命副将周仓、幕僚马良赴长安帅军攻打天水,亲赴上庸城,调拨五万大军自东向汉中杀来,城中李严率全军出击,两军夹击,黄忠首尾难顾,溃败而逃。黄忠率残军回到天水,城已被破,无奈遣散左右,乔装打扮逃往庐江去了。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