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纪行

张王氏

<h3>作者简介:</h3><h3>王秋英,山西太原人,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退休前系山西省城某中专学校高级讲师。</h3><h3>山西省作协会员、省女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省市诗词学会会员、太原市作协会员、山西杏花诗社、并州九九文学社、太原万柏林诗词学会会员、太原晚报夕阳红记者、《并州老龄》通讯员、《老友导报》读书指导员等。</h3><h3>2012年,个人曾出版《灯下漫笔》《课余偶作》两册拙作,共计45万字。</h3> <h3>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连小孩都知道是青岛。</h3><h3>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是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h3><h3>这样一个山东省的地级市,借助地利的优势,抢了该省省会城市济南的多少风头呢?且看——</h3><h3>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等,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h3><h3>青岛还是北京2008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中国帆船之都、亚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也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等。</h3><h3><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据我所知,青岛的知名企业就有: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澳柯玛、双星、颐中、青岛港、青食食品……</span></h3><h3>由于青岛的知名度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特点,每年有3000万人前往观光旅游。</h3> <h3>2018年10月24日晚,我陪夫君登上了太原——青岛的K884列车,行程近十二小时。从青岛返回太原时,也是乘这趟列车。巧的是,我临时购买的两次卧铺票,位置竟然完全相同。都是6车的5号、6号。🌹</h3><h3>列车上的播音温柔亲切,乘务员的服务态度也是真诚到位的。坐在床上,确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广播里的几首歌曲很有特色,如火车开动为《送战友》;早上六点,一曲《边疆的泉水清又清》让大家款款起床;快进青岛站时,是萨克斯吹奏名曲《回家》。</h3><h3>列车播音员也不忘用柔美的声音,提醒大家洗脸刷牙时,要节约用水。</h3> <h3>我的大姑姐,近年一直在青岛生活。姐夫生病住院直到去世的十个月在太原,之后又返回青岛。</h3><h3>我家大外甥女和二外甥女的房子之间有一段距离。她除了去照顾外孙女外,常是一个人居住。</h3><h3>而我丈夫也是一个不愿出远门的人,为了姐姐的手最近动了两次手术,我陪他过去跟大姑姐住了二十多天。并且一举二得,促使他也走动走动,换换地方,呼吸一下青岛的现代气息。</h3><h3><br></h3><h3>青岛的变化真大。过去到青岛,要在四方火车站下车,后面变成了青岛火车站,现在又建了“青岛北站”。车站内还有地铁。我们乘的这趟列车和地铁,去我大姑姐家所在地段,正是最佳路线。</h3><h3>我们从地铁一上来,就是著名的 “凯德mall”大型商场,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给周边诸如东京街区、纽约街区、阿姆斯特丹街区的居民们带来的是一站式服务。</h3><h3>凯德mall前面的广场上,塑了一个吹气的米黄色熊宝宝,够醒目,够巨大,不光吸引孩子,也吸引成人呢!😄</h3> <h3>刚才说到青岛的地铁,就顺带介绍一下:</h3><h3>据我感觉,青岛目前通行的主要是第2、3号线路。</h3><h3>2号线是途经青岛东部城区的中西部老城区、崂山区、李沧区,将辽宁路、台东、香港中路、崂山中心区、李村等大型商业中心、东部沿海区域和沿线大型居住区联系在一起。<br></h3><h3><br></h3><h3>3号线是位于青岛城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骨干线路。线路西起自市南区的青岛火车站,向东沿广西路、太平路、文登路、香港路,至五四广场(市政府) 拐入南京路向北,经江西路、宁夏路、辽阳西路,后进入哈尔滨路、黑龙江路、万年泉路至李村,向西沿京口路、振华路至终点铁路青岛北站。线路全长约 24.9km,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22座。</h3><h3>青岛地铁3号线,是青岛市首条地铁线路,于2016年12月18日正式通车,标志着山东省正式迎来地铁时代。<br></h3><h3>3号线通车后,从起点青岛站到终点青岛北站用时约47分钟,极大缓解了青岛市交通压力。我今年去青岛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地铁3号线,省却了因堵车、倒车、问路的时间。</h3> <h3>在青岛的地面上,无论小区还是大街,除了落叶,尚未看到果皮纸屑。摆在街头马路旁的黑色桶上,分明写着:“垃圾不落地,市北更美丽”。</h3><h3>我们到家了!这个小区的安保很好,出入大门要刷卡。<br></h3> <h3>这就是大外甥女家和大姑姐在青岛居住的房子。温馨吧?进门过廊这一串红色的宫灯,为家里增添了暖色和喜气。客厅的装饰简洁大气得体,空间很宽敞。</h3> <h3>这间书房,是我姐夫生前读书写作和挥毫泼墨的宝地。</h3><h3>这里专门介绍一下已故姐夫:</h3><h3>李辑鋭,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离休干部、太原三十三中高中语文教师。2005年,曾积廿载灯下功夫,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过一册以个人经历为原型的军旅小说 《炮车的辙印》,受到所赠部队广大官兵和众多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如此一位集大成的儒雅之人,2018年的夏天,因病辞世于太原。永别了他的亲人!也永别了他的文学书画!</h3> <h3>这个厨房,灶具品种齐全,很有点德国厨房的意味。更主要的是,由于大姑姐的勤快,使厨房里到处闪烁着一种锃光瓦亮、一尘不染的光芒。</h3> <h3>我大姑姐乃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师范毕业生。当初的班主任,正是著名的太原师范石广元校长。</h3><h3>她年轻时,在学校曾多年担任音乐教学。退休后,买了一台钢琴,并进入青岛市老年大学学习。我大姑姐学啥都认真到位,钢琴自然是弹得很好。</h3><h3>我丈夫呢,不仅曾是体育的短跑健将,而且在音乐方面也略通一二。小提琴、扬琴、阮、笛子、胡琴和钢琴等,都能弹奏一番。</h3><h3>这次姐弟相聚,无意间竟合作了一回四手联弹,也是他们首次联袂。先是《小城故事多》,然后是《义勇军进行曲》……</h3><h3>我立刻抓拍了几个镜头,发到夫君和我娘家的群里,得到一致赞誉。正在太原的外甥女玲玲看了照片不过瘾,要求给她母亲和舅舅拍摄录像。次日,外甥女丽丽一家三口回来,给录了一段视频。尽管发挥效果不如前日,外地的亲戚观赏后,夸奖的微信、电话仍是频频不断!👍👍👍</h3><h3>姐弟俩的四手联弹,成就了一段佳话呢!😄</h3><h3><br></h3> <h3>每次来青岛,是一定要到“五四广场”去走走的。感觉这个地方,能让自己的思绪飞扬起来……年轻,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h3><h3><br></h3><h3>到了五四广场才知道,青岛刚刚主办过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h3> <h3>五四广场的左前方,是我此番特意要参观的“国际奥帆中心”。</h3><h3>国际帆船赛主题公园里,晴朗的天空,优美的风景。游人们或以港池中的白帆、或以奥帆中心独具特色的建筑、或以可爱的福娃、或以五环标志为背景,纷纷按下手中的快门,将这充满时代气息的景象留作永恒。</h3><h3>青岛奥帆中心西侧海面上的长堤,是奥运纪念墙码头,全长208米,宽30米。在纪念墙码头的顶端,设立了一个巨型的祥云火炬。2008年8月9日至24日,这只火炬燃烧了15天,照亮了青岛的天空,也点燃了运动员的激情。</h3><h3>十年后的2018年的金秋时节,在奥帆中心区域内,青岛市的国际马拉松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布置的许多摊位前,青年志愿者们身披绶带,正忙碌地接待本土、外地和外国的长跑健将们。</h3><h3>在附近,又看到关于“上海组织”的大型LOGO。感觉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和强大了!</h3> <h3>大姑姐因为弟弟和弟媳看望她,很高兴。因我夫君说了个“八大关”,她就表示要陪我去游玩一趟。</h3><h3>午饭后,我们乘公交出发了。</h3><h3>好远呀,得倒车呢。在“一疗”下车后,两人往武胜关走着。知道还有“公主楼”、“蝴蝶楼”等,但是不好找。那天有些风,就游览了大姑姐印象最深的“花石楼”。共有三层,曾是蒋介石和他夫人生活过的地方。知道宋美龄闲暇时,喜欢画点花卉之类。</h3> <h3>青岛不愧是座岛城,水域就是多。正是夕阳西下,当我们从八大关返回时,经过一个海水浴场,西下的斜阳映射在平静的海面上和沙滩上,把大姑姐和我都照成金色的了。😄</h3> <h3>青岛除了八大关,还有不少名家故地。听说多数只能看到遗址,不能入内参观。</h3><h3>好不容易一路相问,尤其得到这位红衣姑娘的热心相助,她甚至送我到目的地——黄县路,终于找到老舍故居啦!<br></h3><h3>我很喜欢老舍的创作风格:文字朴实、平易而不粗俗,考究而不雕琢,清浅中有韵味,语言有声有色,色彩鲜艳,富有感染力。</h3><h3>真是不巧,兴高采烈到了大门前,恰遇午间休息,得一个多钟头以后才开门呢!因为还要赶路,逗留片刻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h3> <h3>当我绕着老舍故居的围墙左转时,看到了一爿叫做“荒岛”的书店。</h3><h3>我大略知道,上世纪30年代,岛城有一个知名的“荒岛书店”。</h3><h3>我随着游客们走进书店,上世纪30年代的实木老家具映入眼帘,老舍、萧红等人的肖像就陈列在书架上,他们的作品就摆放在书店的显眼位置。</h3><h3>黄灰色的外墙、红褐色的门窗、简易的实木招牌,低调而不乏文艺气质。这个“荒岛书店”,显然与老舍故居有着一种互为表里的亲密关系。<br></h3> <h3>经过不断问询,闻一多的塑像就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四校门里。</h3><h3>那么,我就又来到熟悉的大门口。这里曾是二外甥女和我儿子上大学的地方,当时的名称为“青岛海洋大学”。</h3><h3>朋友们看到一只黑猫了吗?这种小精灵会经常在大学校园甚至教室里出现,它们也是作家们的爱物呢!</h3> <h3>按照人们指的路线,我从一校门进入,走出的却是五校门。难怪我紧留意,也没看到闻一多的塑像呢?</h3><h3>碰巧,遇到位黑衣姑娘也是来参观名家故居的。而且,这位姑娘可用手机导航,我们便一路同行,很快从红岛路上找到了四校门。<br></h3><h3>从校门进去,再右转便是“一多楼”。闻一多曾住在南面一间20平米的房子里。1930年8月,他应聘来到青岛担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一直到1932年夏。其间,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此求学,经常让闻一多先生圈点他的诗歌。<br></h3><h3>闻一多的雕像,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海洋大学在一多楼前建立的。</h3><h3>闻一多是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于一身的中国现代的伟大爱国主义者和卓越的科学文化战士。他的《死水》《红烛》让人倍感他爱国的伟大情怀。他的一生是上下求索,奋进不息,忠诚坦荡,虽死犹生,形象永立的崇高典范。</h3><h3>闻一多纪念碑的碑文,正是由他的高足——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我和同行姑娘一字一句读完了那篇碑文后,感喟不已!</h3> <h3>然后,我和她又走在鱼山路上。目标是参观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居。到达后,发现只能看看外观。</h3><h3>1931年——1933年,这里曾是沈从文的住所。当时,他在青岛大学中文系讲授小说史、散文写作等课程。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笔触,形成的美学艺术,使这篇小说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h3><h3></h3><h3>民国时期电影先驱——洪深的故居也在附近。</h3><h3>1934年,洪深来青岛接替梁实秋,担任山东大学外语系主任时,租住于此。</h3><h3>通过两扇雕花的铁栅栏大门,能看到洪深故居是一座二层楼的德式建筑,高大的门厅,拱形窗户,青砖灰瓦,歌特式的屋顶,十分的宽敞和气派。据说,这处旧居是青岛现代文化名人故居中,最为“阔绰”的一处呢。</h3><h3>洪深曾以家庭遭遇及当时青岛的屈辱史为蓝本,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h3><h3><br></h3><h3>参观了几个作家故居,也只能站在高大的铁门外一窥风采。但我走在人迹稀少的梧桐林荫路上,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种体验,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br></h3> <h3>青岛有个鲁迅公园,跟鲁迅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份好奇,于返程太原的当天下午,在二外甥女婿的热情告知下,本来不好找的地方,按图索骥,我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个公园。</h3><h3>诶!看到了鲁迅的头像啦!拾级而上,近百米的墙上,镂刻的全是鲁迅先生写过的诗文。</h3><h3>这个公园的植被,与我所见的很多公园也不同——苍松翠柏占了绝大部分。我想,这大概是出于青岛人民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吧。</h3><h3>据说,该公园原名为海滨公园。1950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经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倡议,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h3><h3>在公园迎门处的鲁迅先生的花岗岩雕像,是198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全市青年捐款而建。</h3><h3>鲁迅先生可能在青岛没有故居。但是,青岛人民的心田,就是他的“故居”!我跟青岛人民一样,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人格!</h3> <h3>在青岛期间,大姑姐尽地主之谊,把她的公交卡让我带着坐车用。</h3><h3>二外甥女全家请我们夫妻到凯德mall吃了地道的南京特色餐。天井里,还有评弹表演。</h3><h3>然后,外甥女陪我去楼上一家特色书店逛了逛,感觉很雅致很舒服,客流不断。书香家园,爱者自来。😄</h3> <h3>据我观察,青岛市民的素养很好。</h3><h3>不论男女老少,娴静文雅,言行得体,彬彬有礼。公共场所,听不到高声喧哗,出言不逊;大街小巷,看不到追跑打闹,纸屑痰渍。在地铁和公交车上,也是安安静静的,说话轻言细语,未见当着众人煲电话粥的。</h3><h3>这里的游客多,想来问道的人一定不会少吧?我喜欢问年轻人,都能热情指路,或者直接领着你走。有一次问到守地铁的帅小伙儿,说您等等。原来他到机房上电脑查阅呢!</h3><h3>当我口头感谢或赞扬时。他们却说,阿姨不用客气,我们平时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h3><h3>我不禁想起,在青岛坐地铁上时,车厢里的小电视,一直用飞标的形式在宣传“地铁提示语”:</h3><h3>你懂得,维护秩序,有序乘车;别忘了,爱心专座,为谁预留。</h3><h3>你懂得,和谐氛围,大家参与;社会安定,人人受益。</h3><h3>你懂得,文明礼貌,相互关爱;别忘了,垃圾袋袋,不要乱丢。</h3><h3>你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别忘了,孝亲敬老,主动让座。</h3><h3>你懂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别忘了,关照儿童,时时呵护。</h3><h3>。。。。。。</h3> <h3>从10月25日我们夫妻到青岛,至11月17日返并。夫君打破二十年未出娘子关的旧例,去山东陪老姐小住三个星期。首开姐弟俩异地相聚共处的先河。</h3><h3>我的已故公婆,一生只养育了两个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衷心希望他们愈加珍惜这份姐弟情谊,保重身体,盼望能够经常聚首,享受手足亲情的天伦之乐!</h3> <h3>青岛之行,让我对这个城市又添好感。它不愧是我们国家的一张靓丽名片!</h3><h3>热情的山东、美丽的青岛,再见啦!🌸🌸🌸🌹🌹🌹</h3><h3><br></h3><h3><br></h3><h3>王秋英 2018年11月2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