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诗歌的翅膀——商河文昌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组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侧记

吴慢慢

<h3>岁月如诗。</h3><h3>十一月,我们乘着诗歌的翅膀。</h3> <h3>为充分实施课程改革,落实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校制定了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方案。初中语文组积极响应学校活动号召,于11月19日至27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磨课活动。</h3> <h3>本次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李文娟老师承担,执教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天上的街市》一文。</h3><h3>活动经历了“独立备课——集体磨课——完善修改——二次磨课——示范展示——反思总结”等环节。</h3><h3><br></h3> <h3> 李文娟老师执教《天上的街市》 </h3><h3> 反复研读教材,用心备课,不断完善</h3> <h3> 集体观课</h3> <h3>语文组的同仁们都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听课、评课、集体磨课,均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h3> <h3> 两次集体磨课</h3> <h3>今天上午,李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款款而至,如约而来,在我校报告厅开启了一场旖旎的现代诗歌之旅。</h3> <h3>李老师的课自美读开始,由美读结束,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师生自然而饱含情感的读书声回荡在整个报告厅。其间也不乏对于诗歌的品味,可谓兼具感性的品读与理性的赏析。</h3> <h3> 学生课上朗读展示(片段)</h3> <h3>品读环节,紧扣文本,巧设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及组内交流,组间展示等小组活动,层层推进,引出写作背景,于无形中化解了学生的疑问,使诗歌的主题得以彰显。</h3> <h3>联想和想象对七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较难理解的两种写作手法,但同时也是这首诗乃至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李老师摒弃抽象而枯燥的概念,联系已有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h3> <h3>整节课反复、多样化的朗读,加上李老师精心设计的背读提示,在这节课接近尾声时,孩子们顺畅地完成了整首诗的背诵。</h3><h3>当堂成诵,成为本次课的一大亮点。</h3> <h3>语文组的同仁们并没有因为课的结束而停止思考,他们纷纷执笔,写下了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所思,所感,所悟——</h3> <h3></h3><h3></h3><h3>《天上的街市》是一首现代诗,诗歌教学一般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诗的诵读,二是对诗的理解。这一课李老师同样也把读和品味诗歌当作重点,对诗歌重点的字词进行分析,在朗读上进行指导,带着学生在品位诗歌中学习朗读。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联想、想象环节的设计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还应注重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认为在后来的学习中应加入联想、想象仿写。 ———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苏凤彩<br></h3><h3></h3><h3></h3> <h3></h3><h3></h3><h3>上午听了李文娟老师执教的《天上的街市》,真犹如在美丽的街市上逛了一圈,收获颇多。尤其是李老师柔美的声音,深深吸引了全体同学和在场的所有老师。李老师对本篇文章美读的指导可谓是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们走到文本深处,去感悟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含义美。课上学生都能积极回答每一个问题且都紧扣要点。课堂呈现出了完美的效果。整个课堂缓中有近,随着一个一个问题的自然抛出,就这样一节课也接近尾声,给人一种顺畅的感觉。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陈德超<br></h3><h3></h3><h3></h3> <h3></h3><h3></h3><h3>含情脉脉娟娟语,指导朗读舒又缓。 师生互评很到位,美读之旅展笑颜。 个读齐读分工读,音韵和谐甚觉鲜。 停顿重读和押韵,教师深情来示范。 颠覆传统之小诗,情感新奇一窥探。 语言品析展个性,从言到文有先见。 融会已知通所学,诗歌手法自彰显。 联想想象双翼生,熟读成诵是自然。 语文课堂当如何?今日娟姐冲向前! 吾辈自当多努力,精备常思心向贤。<br></h3><h3>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袁丛 </h3><h3></h3><h3></h3> <h3></h3><h3>今天聆听了李老师的《天上的街市》,甚是陶醉。和第一次相比,做了许多删改和整合。开头用古诗词导入,以牛郎织女的生活境况为切入点,层层深入诗歌,不仅串联了整个课堂,还体现了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整个课堂中,始终伴随着朗读的环节,教师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景,更利于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想象和联想的写作手法,分析具体,易于区分,列举的例子也皆出自语文教材和名著,学生也不陌生。背景插入的位置恰当,也便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中心思想。最后的板书设计也是十分巧妙、新颖:用心诵读,插上联想、想象的翅膀,去体会现代诗歌的魅力。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现代诗歌,所有的体材甚至是写作都是一样的道理。 反观自己的教学,朗读太少,仅仅是为了背诵去朗读,没有带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自己的朗读水平也有待提高。<br></h3><h3>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孙丽桦</h3><h3></h3> <h3>岁月如诗,十一月,我们乘着诗歌的翅膀。</h3><h3>语文如诗,每一刻,我们都乘着诗歌的翅膀。</h3><h3>愿我们以更美妙的姿态,更灵动的思想,拥抱语文,和孩子们一起,诗意成长。</h3>

语文

诗歌

朗读

李老师

学生

磨课

街市

教师

教学

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