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一路向北到青海

东吴

<h3>走走停停,一路风景!川西寻秋,我从九龙开启,一路向北,直至青海。</h3> <h3>清清净净的九龙县城,海拔不到3000米,空气清新,我喜欢!</h3> <h3>伍须海,一个海拔3600多米、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的海子,隐藏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城西北25公里的群山之中,当地人把它比作“仙女梳妆的明镜”。湖四周被高山环抱,南面是连绵起伏的12座仙女峰,形如仙女婷婷玉立,与伍须海遥相辉映。</h3><h3>10月中旬,林色渐黄,游人已稀,不觉却到最美的季节。她就如天使般美丽,圣洁、纯净!看一眼就再也不想离开!</h3> <h3>一个小海子,就美成香格里拉!大美川西,美色可期!</h3> <h3>我可不可以在这发呆到天黑?</h3> <h3>早晨的湖面如镜而又宁静,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h3> <h3>伍须海,那份圣洁、宁静的美,看一眼就能迷住你!但她并不属于哪一个人,有缘相见已是有福,何敢贪恋?且走吧!我们继续沿着“藏彝走廊”205省道一路向北前行。<br></h3> <h3>泉华滩,一个尚未开发、没有名气、走到脚下还找不到的地方,惊艳到了我!她位于康定县贡嘎山乡,错落分布在一个大的山坳里,第四滩海拔约4000米,直面“蜀山之王”贡嘎山,是观贡嘎落日的好地方。</h3> <h3>由于还没有观光步行道,我们是坐着村民的摩托车上来的,看到没?就是那辆。</h3> <h3>这就是第四滩,这个滩,就只有一个散发着浓浓臭鸡蛋味的喷泉。泉华滩的精华部分是在三滩二滩,而一滩也只徒有其名。不知道,当她作为景区呈现在你面前,如织游人局限于观光步道,没有了今日的宁静,不能亲密接触泉水,你还会来吗?</h3> <h3>在泉华滩,前方所看到的雪山就是贡嘎山群峰!但今天山峰前云彩偏多,我们没有去等待落日。原本想去子梅垭口观落日,不巧因修路去不了。留待下次吧!</h3> <h3><br></h3><h3>早晨,从沙德镇出发。袅袅炊烟又燃起了一天的梦想!</h3> <h3>走走停停,不觉到了318。摄影天堂新都桥那满满的商业气息让我们不愿停留,别过。</h3> <h3>康定县塔公乡前的一段河谷和山坡的石头上,到处刻着这些文字,我看不懂。</h3> <h3>眼前的乡镇是康定县塔公乡</h3> <h3>塔公草原</h3> <h3>塔公寺的一角和遮遮掩掩的亚拉雪山</h3> <h3>莲花玉佛——亚拉雪山。亚拉雪山面积15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5820米。藏传古籍《神山志易入解脱之道》中被称为“第二香巴拉”。当年格萨尔王征战到此,也为亚拉雪山的气象万千和孕育万物而感叹。并把自己的宝剑、兵书和盔甲留在亚拉的一个岩洞里。宗喀巴大师也对亚拉雪山格外垂青,他的头像就印在亚拉雪山的山腰上。</h3> <h3>一路走八美、过丹巴、宿小金,一路秋色挂满车窗!</h3> <h3>都说“蜀道难”,我说“蜀道险”。挂在崖壁上的勇士们让我感叹!向这些勇士致敬!!</h3> <h3>这一段路,也曾是红军长征路,1935年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懋功(小金县旧称)北部的两河口镇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发展的战咯方针问题。</h3> <h3>梦笔山垭口是红军长征的必经之路。不知道红军当年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是怎么跨过这重重障碍的!</h3> <h3>过了梦笔山,路旁依然满是童话般的秋色!</h3> <h3>沿着长征路走到马尔康县卓克基镇,东西走向317国道与南北走向的210省道在此交汇。这里是川藏北线的重要驿站,也是别具特色的4A景区,有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等景点可以参观游览。</h3> <h3>西索民居是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上,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嘉绒藏族精品旅游村寨,是川西北生态旅游途中宁静、温馨浪漫的休憩驿站和旅游目的地。</h3> <h3>川藏北线317国道的景观不输号称中国景观大道的318国道,我们沿着317国道向东走了44公里,此间车子一直穿梭在梭磨河峡谷中。</h3> <h3>最后,以317国道梭磨河大峡谷的一段视频结束本篇行程。</h3> <h3>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离开317国道,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沿着209省道一路向北,穿过红原、阿坝,进入青海的久治县,打开了深秋的草原模式。<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