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老师家看漏粉条

葡萄河人

<h3>唐老师是我的一位好友,虽已退休多年,但对摄影仍一如既往的坚持不懈,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这几天一直不见他的身影,怪想他的。正好,老崔打来电话,说唐老师正在老家和乡亲们漏粉条呢。说走就走,于是我和老崔即驱车前往唐老师的老家唐家沟。</h3> <h3>到了唐家沟,唐老师和他的乡邻们已开始着手漏粉条了。我们边拍边听唐老师讲解制作粉条的流程。唐老师说,他们村制作粉条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仍坚持着用传统手艺制作粉条,制作的粉条好吃爽口、粉味纯正、筋道耐煮、营养丰富等。绝对不加任何增白剂、防腐剂、食用胶之类的添加剂,属纯绿色食品,是天然的农家产品。</h3> <h3>他们选用的山药(红薯)是种植在旱地里的,干、面、甜、富含淀粉。出山药后,将山药冲洗干净,粉碎,沉淀,制作成淀粉,装包晒干后,经粉碎机粉碎成粉状,即可制作粉条了。</h3> <h3>  粉条的手工制作主要工艺流程大致为:淀粉原料→打糊→和粉揣揉→捶打漏粉成型→煮粉糊化→冷却捞粉→上挂脱水→整理晒干→成品打捆。</h3> <h3>首先是打糊,取少量精制的淀粉,用温开水调成白色乳液状,然后一边将沸水冲入淀粉乳中,边掺水边搅拌,调成面糊,要求无粉疙瘩、不粘手、能拉丝。一边用搅拌工具朝一个方向不停地快速搅拌,使淀粉乳变成透明、粘稠的粉芡。然后加入干淀粉,与打成的糊混合,搅拌搓揉,制成粉团。</h3> <h3>再接着就是捶打漏粉成型,也就是漏粉条了。在漏粉条时,要预备一锅开水,当锅内水沸腾时才能漏粉。漏粉条有一套专门制作的漏瓢,即把单肚大葫芦一锯两半,再在底部旋几个圆孔(漏圆粉条用)或长方形孔(漏宽粉条用)。<h3>今天他们制作圆粉条,用的是圆孔的漏瓢。</h3></h3> <h3>开始漏粉了。只见漏粉师傅左手端着漏瓢,右手背不停地打击瓢里的粉团,不快不慢地让粉条沉入锅底再浮出水面,另一人负责引粉条出锅,然后倒入冷水缸里。另有几人将降温的粉条,理成束穿到专用竹棍上,挂在专门的晾晒架上。第二天脱水后拿到太阳底下再晾晒,晒干后打包即成。</h3> <h3>当然,做粉条所需人数是不少的,一两家是完不成的,通常是几家合作,他们称之为互助组。一般有两三个掌瓢师傅,这是个技术活儿,又是个力气活儿,还有烧火的、装添粉团的,捞取热粉条的、整理冷粉条的、打糊的等等。唐老师今天是打糊的,这可是粉条好坏的关键步骤。一师傅说,经过这几天的锻炼,唐老师出徒了。</h3> <h3>漏粉条互助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轮到谁家漏粉,谁家管饭。今天的这一家中午饭是卤汤面,很好吃,我吃了两碗。</h3> <h3>下面是一组漏粉条的精采瞬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