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 忆</h3><h3> 戊戌年的伏天尚未结束,秋天就向人们走来。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神奇的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春之脚步姗姗,人们在寒风料峭中就翘盼着姹紫嫣红的春天;夏之步履匆匆,春意尚浓,转瞬间人们就脱下了春装。那么,秋天呢?我以为,秋之降临往往带有些许的诗意:一场丝丝的细雨,一夜爽爽的清风,就会把我们从酷热的夏天带到宜人的秋天。</h3> <h3> 大自然总是以自己的节奏前行,忽而令我们欣喜若狂,忽而又令我们思绪联翩。在传统的理念中,秋似乎扮演了一个悲懷的角色,多愁善感的文人目睹草木凋零的衰败景象,难免心生感慨,情不自禁地想到苦短的人生,于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由然而生。</h3><h3> 枯藤老树昏鸦,</h3><h3> 小桥流水人家。</h3><h3> 古道西风瘦马,</h3><h3> 夕阳西下。</h3><h3> 断肠人在天涯。</h3><h3> 诗人伴着酸楚的心绪,蘸着苦涩的泪水,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浅唱,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付诸一页页枯色的纸张。</h3> <h3><br></h3><h3> 春华秋实本是一个过程,我们的人生也是一个过程。自然界里每个季节都有佳妙,人生旅途中每一阶段亦有亮点。只要换个角度赏秋,我们同样会收获身心的愉悦。于是,从戊戌之秋启程之日起,我就开始关注秋的景致,八月中旬和家人去本溪境内的大石湖、老边沟体验初秋,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今年遼東雨水充沛,山间湍急的溪流带走了夏的燥热,掬一捧清凉甘甜的溪水,入口沁人心脾。</h3><h3> 中秋赏月,自不必說,千年萬年亘古不变。中秋的月牵动着多少游子的情懷。暮秋、去覌赏遼大、農大校园内的银杏树,铺天盖地令人弦目的满地金黄,仿佛让自己的心灵在这里飘逸、释放。沈北怪坡的枫叶遠不如遼東枫叶的大气磅礴,但也彰显了盛京枫叶的秀美端庄,去棋盘山静观秋的明丽与秀美,登临主峰远眺秋的寥廓与悠远。我用手机拍下大量的照片,精心筛选后尚存数张照片。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深情地拥抱秋天。</h3><h3> </h3><h3> </h3> <h3> 秋天是清爽的,灵动的,成熟的。天空在秋雨的洗涤下变得澄澈,山峦在秋阳的普照下变得多彩,大地在秋风的吹拂下变得富饶。经过今年燥热炎炎夏日的洗礼,所有的生物都在秋天攒足了劲儿,向着饱满和丰盈冲刺。徜徉在秋风里,我目睹了秋色由浅渐深的演变。</h3><h3> 立秋刚过,秋色浅浅;处暑一到,夏日结束。这时候,人们对秋的感受还仅限于脱下短衫。盛京城的气候较干燥,短衫着身的时间偏长,直到十月初,还能在户外看到身着短衫的年轻人。初秋时节,走出家门,到处是浓浓的绿意,遍地是盛开的鲜花。仔细观察,方见路边的野草微微泛黄,少许早衰的叶片轻轻飘落。我想,这应该是秋天来临的标志吧。尤其是今年“创城"给了盛京城综合展示的机遇,马路两侧的各种装饰花卉、公园小区花坛里各种草花,宛如春花争芳斗艳。初秋,生机依然,虽有衰草落叶,但芬芳犹在。</h3> <h3>白露、秋分一过,秋色渐浓。大自然仿佛是一位变幻莫测的魔术师,每一天都带给人们惊喜。一些树木的叶片初现金黄、火红、深紫等颜色,与那些梧桐、杨柳、洋槐等树木的苍绿巧妙衬托,颇有姿彩;公园里的片片草坪绿意盎然,经过修剪的长青苗木造型各异,浓淡相间,参差错落;虽然浑南、沈北荷塘里的荷花风光不再,但景区里的菊花、薰衣草、大丽花、月季花都纵情绽放,无声地向人们传达着含蓄深婉的寓意。</h3><h3> 秋之色迷人,秋之韵隽永;秋之果飘香,秋之味馥郁。这个时节,秋也许就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藏在金黄的玉米里、藏在五颜六色的梨果里,藏在绿油油的菜地中。其实,丰硕的秋,实实在在的藏在了我看的見、摸的着的我的农家小院。晚秋的农家小院,每寸土地都埋藏和储存着丰收的果实。放眼望去,心里充满着辛勤劳作后的喜悦、骄傲、自豪。滿架的葫芦身形各异,小巧玲珑的亚葫芦、体形硕大的土葫芦,还有爬满柴垛,攀上院墙的橙黄、碧绿的老窝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萝卜、白菜、红皮的地瓜、白皮的花生……!不要说吃了,看着都招人欢喜。</h3> <h3>不知不觉中,送别寒露,霜降不期而至,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秋风更烈,秋雨更绵;秋意更浓,草坪片片染黄,树木披上彩妆,花朵大多凋谢,只有少数向阳的花卉,拼力地吮吸着秋阳的温暖,展现着光鲜与璀璨。飒飒秋风中,秋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后悄然飘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思。我想,只有到了深秋,人们才能够领略秋天的辽阔与壮美;只有到了深秋,人们才能够感受秋色的凝重与深邃。</h3><h3> 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五彩的画;秋天是香醇的酒,秋天是动人的歌。如果说轮回的四季是一幕跌宕起伏的戏剧,那么秋天就是戏剧的高潮。高潮催人亢奋,令人神往。遗憾的是,经历人生几十秋,我竟然从未静下心来赏读这出大戏的高潮。</h3> <h3>今年,当我深深陶醉在于秋色秋景时,忽然觉得,赏秋重在用心领悟:一须境界高远,二要情怀深广。回想这么多年,我之所以没有静下心来赏秋,是因为境界不高,情怀不深。下乡的时候,少不更事,身处逆境,(“文革"時期,父親是“走资派"我是理所当然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缺少境界,每逢秋天,我满眼都是冷风吹拂下瑟瑟摇曳的衰草,心中多悲凉而少热忱;在岗的时候,重担压肩,步履匆忙,秋霜過后,繁忙而紧张的铁路冬运将至。心里多紧迫而少情怀。几十年来,美丽的秋天就这样在我眼前溜过。</h3><h3> 时光荏苒秋风至,素颜已改鬓发白。即将迈入古稀之年,我的生命也进入了秋季。离开了岗位,脱离了繁忙的工作。终于有暇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静静地观赏秋色。看那一簇簇傲霜竞放的菊花,看那漫山经霜染红的枫叶,看马路两旁金色的银杏树,看那簇拥着火炬的红红叶片,看那渾河岸边依然随风摇摆的垂柳,看着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盛的城廓……!这一幅幅色彩浓烈而火爆的画卷,犹如天边的晚霞艳丽无比。</h3><h3> 这一切,是昭示,也是启迪。秋天,是一个将理想变成现实的季节,各种树木都淋漓尽致地宣泄着周身的能量,在彰显着成熟壮美之后悄无声息地进入冬季;秋天,又是给人们以生命启迪的神圣天使,引领我们回眸人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探索;秋天,也是一个理智的、严肃的季节,当她把一切果实奉献给人类之后,毫不张扬,静候着新的开始。丰收的土地不会沉寂,她在养精蓄锐,期待春日的新绿;落叶的林木不会沉寂,她在积累能量,等候春风的轻抚;凋零的花草不会沉寂,她扎根在沃土,企盼着春阳的沐浴。尝尽酸甜苦辣,饱览人间风云,生命一旦进入了秋天,理应显示出秋天般的气度与胸怀。那种成熟美、庄重美、豁达美、善良美将构建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境界,流动着光彩,放射着瑰伟,饱含着智慧,积淀着经验,升华成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h3> <h3>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对于近古稀老人来讲,夕阳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阶段能够走多久,但延长这一阶段,让自己在夕阳岁月走得更稳健更快乐,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观赏秋景时,我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各种树种、花卉的凋谢时间不尽相同,即使相同的树种、花卉,衰朽的时间也有差别。有的依然郁郁葱葱;小区院内的草花,有的一场秋风就枯萎,有的却不惧秋凉迎风怒放;一排排的银杏树,有的已经落叶纷飞,有的刚刚由绿而黄……这宛如人的生命,显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生活中,我们看到,同样的年龄,有的老态龙钟,有的精神矍铄;有的鹤发童颜,有的萎靡不振;有的头脑迟滞,有的思维敏捷;有的步履蹒跚,有的健步如飞。有時,自己静下心来寻思,这把年纪还能登台歌唱、诵读;还能和骑友们一天百、八十公里的骑行;还能在大海中酣畅淋漓的博击海浪;还能和知己朋友相聚大碗喝酒、大口的吃肉……知足吧!生命到了这个时段,真的不要去刻意追逐一些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物,更不要去奢望一些不能够实现的愿望,而是应该放慢脚步遨游在精神领域,充分享受这段最自在、最闲适、最悠然、最美妙的时光。</h3> <h3>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红尘漫漫,岁月萧萧,时光总是匆匆地从指间滑过。秋,是大地的丰收,也是心灵的丰收。人只有到了生命的秋季,才能够用心地总结生命的历程,从而由衷感到人生的绚烂与精彩。大自然的秋天奉献的是累累硕果,人生的秋季收获的是历练后的成熟。莫为曾经的遗憾而伤感,不圆满才是真正的人生;莫为曾经的失去而痛悔,留下空白的心灵更豁达。</h3><h3> 青春永远值得怀念,春天永远令人向往。但光阴逝去,青春不再;四季更迭,春日短暂。作为近古稀的老人,只要胸襟开阔,志存高远,即使进入了人生的秋天,也如春天一样生机盎然。正可谓:古稀不言老,夕阳亦朝阳!</h3><h3> 孙放 写于戊戌年 霜降(节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