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我家住在虹口区东长治路,今年被上海市列为第59街坊,动迁地块,即将拆迁。</b></h3> <h3><b>这里离外滩很近,也叫北外滩。临黄浦江,江对面就是陆家嘴,是上海的金融和商业中心,现代化的大厦高耸入云,已经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b></h3> <h3><b>东长治路,大名路路口,再往前就是提篮桥。</b></h3> <h3><b>由于周边的地段动迁的比较早,因此,我们是这里仅剩的黄金地段,显得尤为珍贵。</b></h3> <h3><b>据说按规划,我们这里与旁边的国际码头工程配套:滨江大道,绿化带,地下商城……</b></h3> <h3><b>我们这幢楼,据说建造于上个世纪20年代,距今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我家搬到这栋楼里也已有70多年了。</b></h3> <h3><b>这里古老中的宁静,陈旧里的沧桑让人迷醉。那些渐渐破败的青砖木板,附着了这个建筑太多美好的记忆,</b></h3> <h3><b>很多时候,贴在那些长满青苔的屋墙上倾听,你能听到一些没有言语,却能洞穿历史的声音。</b></h3> <h3><b>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你想回去,却是永远回不去了。</b></h3> <h3><b>踏上古老的楼梯,有时会有沉醉于宁静中的欣喜,有时又有一种不忍诉说的悲凉。想象院落中曾经的温馨与欢乐……</b></h3> <h3><b>你会有一种深深的遗憾。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在经历了长久的岁月后,仍保持原来的模样。</b></h3> <h3><b>看着那些摇摇欲坠,几近破败的房屋,想着它们终有一天会断壁残垣,心就会痛起来……</b></h3> <h3><b>楼上房间基本用木板隔断,</b></h3> <h3><b>蒙尘的窗格,古旧的家具,还有油漆剥落的屋门,都在无声地述说着这个建筑的前世今生。</b></h3> <h3><b>在这儿,我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直至出嫁生子。</b></h3> <h3><b>二楼的水斗,二楼的住户每家一个龙头水斗,这在当年简直是奢华极致,当时在上海大多数弄堂里,多数是几家十几家共用一个水斗龙头</b></h3> <h3><b>二楼的公共厨房,这张方桌,是我家刚搬来的时候就放在这里的,大家可以在这里摘菜,摆摆碗筷,这张桌子在这里有六七十年了,到现在还那么坚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从自家拿出一张八仙桌,作为公用是为数不多的。</b></h3> <b>小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父母亲都是双职工,工作比较忙,家里从不开火,平时都在食堂里吃饭,星期天也不开火,一家人都到街上去下饭馆,因此打小就把上海的饭馆儿,从小到大吃了个遍。</b><h3><br></h3> <h3><b>父亲退休了,从没做过饭的他,做起了饭,无师自通,竟烧了一手像模像样的川菜,有时候我带饭到单位,小姐妹见到色香味俱佳的饭菜,都赞不绝口……</b></h3> <h3><b>看着那些摇摇欲坠,几近破败的房屋,想到它们终有一天会断壁残垣,心就会痛起来……</b></h3> <h3><b>不知道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保留住他们的古老与辉煌?</b></h3> <h3><b>小时候,天井是我们的乐园,与玩伴们打弹子、玩皮球、跳绳、老鹰捉小鸡,女孩子跳橡皮筋,“造房子”等等,那是我们的玩耍的天堂。</b></h3> <h3><b>718弄房屋动迁开始了,心里却不知是欢喜还是悲伤……</b></h3> <h3><b>早期入住718弄1号的, 在当时均是比较有身份的人,大都是银行,政府外贸公司的员工。我们小的时候1号院里有12户人家,66年文革中又搬进了5户人家,给原本宽松的人家,造成了拥挤。</b></h3> <h3><b>听着那些青砖木板落地的声音,又有另一种遗憾,在心底升起……</b></h3> <h3><b>这样的遗憾,有好长一段时间挥之不去。</b></h3> <h3><b>在718弄1号,随处可见时光留下的斑斑痕迹,让人看到一段过去,就看到一段抹不去的记忆。</b></h3> <h3><b>发觉一扇花格旧窗,过去的门窗均是这种格式,这些百年老窗是当年奢华的见证……</b></h3> <h3><b> 通往阳台的楼梯。</b></h3> <h3><b>还记得这些,各家亮晒衣服,被褥用的竹竿儿吗?被磨得锃亮,渗透着岁月的痕迹。</b></h3> <h3><b>儿时,我们在这里乘凉玩耍,望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b></h3> <h3><b>前辈们在阳台上种了一些花草,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花草的芬香……</b></h3> <h3><b>阳台曾是我们的乐园,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记忆。</b></h3> <h3><b>人们怀旧情绪的地方。慢慢地走,看到那些旧日的沉淀,曾经的经历就会穿越时空,在经意或不经意间闯进你的脑海里。</b></h3> <h3><b>即便经历中有不堪与痛苦,也会在岁月中沉淀,让你只是闻到岁月的馨香,并在心底泛起沧桑已去,红尘依旧的感慨。</b></h3> <h3><b>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深深的烙在我的心中。</b></h3> <h3><b>我们楼上的木围栏</b></h3> <h3><b>儿时父母亲拉着我的手走上这一节节楼梯,后来我又拉着女儿的小手走在这一节节楼梯上。</b></h3> <h3><b>我们院里还有一个卫生间,回想起几十年前,全上海还有一半的人,不管严冬酷暑,都要到弄堂外很远的地方去公共厕所,或者使用马桶,每天清晨还得倒马桶,刷马桶。而我们1号院里自带的卫生间,极大的方便了院里的住户,提高了院里的居住环境。这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是十分奢华的。</b></h3> <h3><b> 一楼的公共厨房。</b></h3> <h3><b>承载的是时光的记忆,慢慢的流失,想着想着,愿时光慢慢的将这间老宅溶合在我的印记中……</b></h3> <h3><b>(二层统西厢房,二层西前楼)别了!家,这里有我的记忆。生活就是使人这样的难忘!</b></h3> <h3><b>让我们在最后再多看几眼那片生我养我的地方,它虽然已破烂陈旧,但它却是我们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b></h3> <h3><b>再过若干年,当这里改造成一片绿地或一个地下商城,当我们来到此地,坐在附近的绿地或咖啡店里,再看旧时印迹,回忆岁月沧桑,品人间美好,让怀旧的爱,还有岁月的记忆回荡在脑海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