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 <h3>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于将感情划分为三种:亲情、友情、爱情。同学之间的情是什么?</h3> <h3>是基于这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辩证统一体。再升华一点,应该是基于在各位老师这些家长的眼皮底下,从过家家开始的天真无邪,到脱离了世俗偏见,成长为左手摸右手,蜕变为比漳河水质还纯洁的兄弟姐妹。</h3><h3><br></h3><h3></h3><h3></h3> <h3>老师是大海,在大海的惊涛拍岸和博大胸怀里我们得以健康成长。过去总讲,“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这种教学方法在结果上有一定的成效,在距离上却容易使人敬而远之。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上说,落红并非无情木,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同学的表达方式虽然不一样,但有一点共通的是,他们用青丝变白发的职业操守,用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付出,用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陪着我们慢慢成长。</h3><h3><br></h3><h3></h3> <h3>同学是水珠,在相互融合和彼此的照耀中折射出出太阳的光芒。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年轻更好了,因为年轻,同学可以开启青葱而又疯狂、荒唐而又无拘、心无旁物鹜而又无忧无虑的年代。天还没亮就相约到灯光球场一起疯狂打球,因为去偷了所里邻居的橘子而被老师罚在课堂上念的检查,晚自习小纸条传来传去说着现在看来一些无聊又白痴的神话,单身楼里用偷来的白菜煮出来的火锅是怎样的香甜,为了晚自习偷偷去后山约会用一元钱的山楂片就能买通的同桌,在语文课上为了应老师的要求描写同学用过多么精致而又准确的辞藻,元旦晚会后跑到后山拆下废弃的化学实验室木头窗户点燃的那堆篝火,高考前夕晚上复习看到同窗灯光一夜未灭自叹不如却发现原来半夜你早已累得睡着的模样,虽然协调性再不好却也知道这不是锻炼身体去打过的羽毛球,铺张席子就能看到满眼星空的教学楼,一脚把篮球踢到同学身上闪身就跑门牙却在水泥地上一划而过的深痕,学校开大会偷偷嬉笑打闹随手用地上的碎玻璃扎在你手上的刺眼的伤疤,每年正月初一相约去给老师拜年越来越壮大的队伍,课间穿着人字拖跑到后山一顿疯玩回到教室后那沁人心脾的味道,不知从哪搞来的珍贵手抄本偷偷摸摸传来传去的刺激,一起骑着自行车去郊游累得舌头都快伸出来可当后座坐上女同学时像打了鸡血一样连上坡都能超车的速度……,白驹过隙,昨天我们就这么疯着,只是翻了书的一页纸,我们的学校变成了遗址,我们的故事变成了过去,我们的过去变成了今天的故事。<br></h3><h3><br></h3> <h3>我们是家人,在岁月的流逝和互相搀扶中慢慢变老。弹指一挥间,再看同学,过去的疯狂不再,现在的我们头发该少的少了,该掉的掉的,该白的白了,皱纹该来的也来了,腰该弯的也弯了,该圆的圆了。世界很小,小到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上都可以磨肩擦踵;人心很大,大到你可以随便来我的心里逛逛。过去可以憧憬风花雪夜,现在慢慢的都变也了清风明月。生活能简单的就别搞复杂,能翻翻书就别搓麻,能多去户外走走就别死宅。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世事怎么变化,老去的是容颜,留住的是岁月;逝去的是韶华,永驻的是情谊。过去因为求学而寒窗苦读,住后因为同学而同过此生。<br></h3> <h3>人生无非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最后终究会九九归一。无论什么时候,还是要永葆刚迈进校门那时的初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或许就是同学的本来之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