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23日,我有幸观摩了<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宁都县2018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录像课,虽然没有亲临课堂现场,但是隔着大屏幕,我同样感受到了五位老师迷人的风采。这次一小之行不但受益良多,而且收获颇丰。</span></h3> <h3> 第一位执教老师是来自附小的李慧娟老师。李老师的课堂用“趣味盎然、活灵活现”这两个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h3><h3> 李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上课伊始,李老师出示实物——矿泉水瓶,向学生提问:你会用它做什么?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各种奇思妙想都冒出来了。接着,李老师引导学生练习说完整的话,谁在干什么?在哪里?什么时间?通过抓住时间顺序,“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这四个时间顺序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故事完整的说完。然后,李老师的评价方式丰富多样,注重生生之间的评价,发挥互学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我觉得他的“各种各样、舒舒服服”等词语用得很恰当。最后,明确目标,连贯说话。通过给故事起个名字,来学会给文章画上圆满的句号。如名字:有趣的蛋壳。结尾:这就是有趣的的蛋壳。这样的写法渗透,不但主题突出,而且为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h3> 第二位执教的老师是来自青塘中心小学何雅楠老师。何老师的课堂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很难相信,她才参加工作两年,课却已上得如此精彩,实在令人敬佩!她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不但课件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内容也丰富多样。第一,抓住重点词语“叮咛、话别”来理解课文。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快下雨了,妈妈总在你出门时叮嘱你说……;天冷了,妈妈总是关心地对你说……;放学回家的路上,老师总会千叮咛万嘱咐地说……;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叮咛”就是“嘱咐”的意思,并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第二,以读为本,以读代讲。通过范读、视频朗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学习课文。第三,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学习“黄叶、蟋蟀”的小节,后面略讲。第四,结合图画,抓住重点词展开想象。第五,多种形式感受秋的声音,用心发现秋的声音。如:读出秋的声音,画出秋的声音,写出秋的声音。李老师的课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div><div><div><div><h3><br></h3></div></div></div></div> <h3>第三位执教老师是来自九中的邓素萍老师,她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邓老师稳扎稳打,非常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第一,随文识字。传统的课堂是简单枯燥的学一节课生字,学生为了学而学,缺少积极主动性。邓老师的课堂“润物细无声”,教学尽在其中。如理解“发愁”,先读准字音,预测胡萝卜先生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学生回答:吃饭时不方便,走路时不方便,刷牙时不方便……)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发愁”是感到心烦,渗透找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方法。第二,教学重点突出,设计别具匠心。围绕“猜测”与“推想”,猜耳朵、猜大脑……尤其是“读题猜内容”“读句猜经过”“读文猜结果”让我印象深刻。语文就该这样教,语文就该这样学,当你读到什么就猜到什么,有依据地猜,大胆地猜。</h3> <h3> 第四位执教的老师是来自附小的刘艳艳老师,刘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四季》。同样是教学一年级,我有很多要向刘老师学习的地方。第一,教会学生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如“尖”,上面小,下面大。“说,什么结构,什么旁?”第二,回归生活,与生活实际扩展外延。如“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是尖尖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到了夏天,你想吃什么,干什么?”第三,以读为本,采取多种形式读,读贯穿始终。带上头饰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加动作读等。第四,注重短语训练,把话说具体。如:“这是怎样的草芽?荷叶是怎样的?谷穗是怎样的形状?雪人的肚子是怎样的?”第五,给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以读促写。</h3> <h3>第五位执教老师是来自固村小学的李贞老师,李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李老师的课堂活泼、灵动。第一,非常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提问“你喜欢哪几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话?”来引出下文。第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找近义词、图片展示、”等方法。如,理解“你挤我碰”时,请学生上台表演,直观形象地感受、理解词语。<span style="line-height: 1.8;">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鼓励学生迁移运用:秋天的雨把颜色还给了谁?从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span></h3> <h3>这次听课之行,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学习到了应该如何把语文教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认真真钻研教学,扎扎实实教好语文,努力让自己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