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回顾上海梅陇文化馆二十个春秋,心情澎湃不已,时光飞逝,往事如烟

业余文学爱好者李国富

<h3>“不忘初心、励砺奋进,文化自信、服务百姓”----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上海梅陇文化馆文化服务20周年调研报告</h3><div><br></div><div>梅陇李家麟记者</div><div>2017-12-25 14:40</div><div>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长的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实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iv><div>近年来,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深改委第7次会议精神,遵循中央两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要求》,上海市文广局在市府的领导下,印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的工作方案》和《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标准(2015年版)》,随着上海进一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创新探索,以科学管理来对接市民文化需求,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大力促进社会治理,培育完善的城市文化之魂。</div><div>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经验,就是上海梅陇文化馆建馆20年来,在市委宣传部指导和徐汇区凌云街道支持下,“不忘初心、励砺奋进,文化自信、服务百姓”在自负盈亏经营模式中,坚持科学管理、整合资源、面向社区、市民百姓,提供便捷、多样、丰富、精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育一方人”的凌云梅陇文化特色,值得总结回顾与弘扬光大。</div><div>一、“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育一方人”</div><div>----文化馆在改革开放中,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的经验与回顾</div><div>(一)整合资源,发展三个窗口、办好三大阵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文化需求。</div><div>在推进社区文化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中,上海梅陇文化馆注重整合资源、统筹联动、加强创新,致力创建和发展三个窗口,取得一定的成效。表现为:</div><div>一是发展展览窗口宣传功能,加强公共文化的宣传服务。</div><div>20年来文化馆积极创导和宣传先进的文化理念,以居民百姓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在凌云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举办各种各种类型的展览会。</div><div>在文艺上,邀请中外和本地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来文化馆,以一楼展厅阵地为主、二楼大厅阵地为辅,展示文化艺术作品:如首次举办“上海市书法名家邀请展”,有周慧珺、周志高、王伟平等书法大家的作品39件参展; 举办“文采与墨迹的对话”书法展;邀请辽宁、安徽博物馆特约研究员上海朵云轩特约画师,来一楼展厅举办《如心恕水---老继雄先生山水画展》、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美术家徐纯原来馆展示《纯真的高原---徐纯原书画展》;邀请凌云社区书画社举办《翰墨丹青寄语真情---梅园书画社迎国庆书画展》;还举办了震撼人心、寻味上海历史的《上海石库门弄堂风情画展》、《林泉悦心--沈稳松中国画展》、《六合稚子堂20年庆学生作品展》、《翰墨留美,梦圆中华----2013年中美书法作品交流展》、《心脏的诗,典型的画---摄影精品展》、《王安忆油画作品展》、《迎春书画、瓷画展》、《文化人藏书展》社区内外书画爱好者,闻讯后,纷至沓来,一睹为快,据不完全统计,馆展厅阵地办展达数百次,参展人次达数十万余人次。</div><div>在政治上,相继举办《党旗飘扬--徐汇区庆祝建党95周年图片展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收藏作品展》、《反腐倡廉漫画展》达近数十次,吸引了老中青观众的眼球,使大家受到生动、切实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div><div>与此同时,文化馆会同社区文化中心还创办《凌云梅文报》,在头版主要刊登报道市区一级馆内重大活动信息;二版刊登报道文化馆常态展览、文艺活动、文化活动公示;三版刊登报道社区文化活动信息;四版刊登报道文艺团队活动和居民投稿作品。</div><div>通过办报渠道,将馆内书画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信息走出文化馆,传播和融入到28个居民居住小区和家庭,并吸引居民和文艺团队及时阅读了解、积极参与投稿。</div><div>五年来,凌云梅文报共出版64期,连同馆网和《梅文简讯》142期,吸引了不同爱好的居民群众,纷纷前来参加观摩展览,满足了居民百姓精神文化的需求,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社区居民中获得良好的口碑,让社会各界人士满意。</div><div>二是发展演出剧务窗口的服务功能,加强文化艺术的输送和传播。</div><div>20年来文化馆,努力发挥三楼影剧院、二楼小剧院等剧务窗口的服务功能</div><div>1、加强窗口服务的软件管理;通过“走出去”--馆长带队,数次组织员工外出取经,学习剧务管理服务新经验;“请进来”--邀请文化专家对员工进行文化服务培训,提升了剧务窗口软件服务的功能。馆党政领导和各窗口部门人员严格遵守规范服务纪律,树立顾客至上,服务到位、奖勤罚懒的管理理念,受到居民的普遍好评。</div><div>2、加强剧务窗口的综合管理,</div><div>文化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深入社区倾听和了解居民对于戏剧、文艺节目、电影的需求和口味,善于引进各类居民喜闻乐见的各类戏剧、小品、群文团队节目等,在上海梅陇影剧院大舞台和馆内的小舞台演出。</div><div>20年来,先后邀请中外踢踏舞团、交响乐团、沪剧团、京剧团、越剧团等各类剧团来馆登台献艺,向观众演绎了各类文艺节目;</div><div>在音乐方面,文化馆先后承办“2013上海夏季音乐节国际青少年音乐夏令营、德国汉堡国立音乐学院和凌云社区交流演出;组织融合古今,雅俗共赏的《红楼梦音乐传奇演奏会》演出,举办《华阴老腔原生态作品音乐会》、《真的好想你---李汉颖音乐作品赏析会》等活动,使居民观众在家门口分享高雅艺术,陶怡情操;</div><div>在戏曲方面,相继组织演出了《沪剧大雷雨》、《庆七一沪剧折子戏》、《庆祝建党95周年---上海京剧院红色经典演唱会》、《越剧古装大戏---珍珠塔》等,并将沪剧月月演——上海沪剧传习所沪剧展演基地,落户上海梅陇文化馆,经常在社区开展戏曲展演活动,让社区内外的戏剧迷过足了戏瘾;</div><div>在社区文艺节目方面,文化馆组织来自上海音乐院、上海师范大学等艺术团上演了《歌声与微笑---中外经典歌曲演唱会》,组织阿卡主义艺术团演出了《美妙人声音乐会》,组织社团演出英国戏曲大师大代表作《公益话剧---乱套了》;组织社区群文团队登台亮相演出《七彩的文化,缤纷的节目---庆祝六一儿童专场》;《孩子们与小提琴—暑期专场音乐会》;《凌云春晓庆五一沪剧流派演唱会》等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让社区百姓一饱眼福,拍手称好,</div><div>在电影播映方面,文化馆加强与电影院系的联系和协调,根据老年、中青年、少儿、农民工等不同年龄放映各类国际国内电影大片,收视率创全市同类影院的前列。文化馆影剧院成为首批“农民工假日影院”放映点之一,在国定假日期间为农民工放映免费电影,受到市民大众的认可。观众纷纷赞道:“真是政府买单,名家登场,百姓亮相,皆大喜欢啊!</div><div>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来馆影剧院、梅文书苑参与欣赏戏剧、文艺节目、电影的居民观众大数十万人次。</div><div>”</div><div>三是发展图书馆阵地窗口的服务功能,为居民读者营造温馨的读书学习环境。图书馆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市区公共图书馆的纵向延伸。馆图书馆在社区图书馆创立后,探索与街道图书馆开展资源共建活动新途径,由文化馆出人员及街道图书馆出硬件和图书, 建馆至今,无论两个单位的领导更换,但图书的资源共建共享依然不变。</div><div>目前图书馆全年投入资金30万购买图书,订购报纸刊物,开展活动,为给居民提供便利、快捷的知识信息服务,尤其是2004年由市文管局牵头,区文化局指导、街道重视下,文化馆负责落实了与凌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签订资源共建共享的广泛合作协议,落实了专项基金。资金从以往的3万,提高到现在的30万,阅读人数从原来的每年3万余人次,发展到目前的每年13万余人次,借书册,从原来的2万多册,现在增加到23万册。</div><div>近年,在图书馆归属街道后,共建共享模式依然带入社区,开展与辖区的中小学、各民营企业、仰赖机构、助残机构、部队扩建了共建共享资源,发展和加强图书馆窗口服务功能。图书馆被评为“上海市乡(镇)街道图书馆一级馆”</div><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