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环境创设——大班•上——主题四——文化大观园

小宋呀

<h3>  环境是潜在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环境作为“第三位老师”,作为幼儿园的一种隐形课程,应具有教育、记录的功能,并能不断地激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h3><h3> 我们的主题环境创设即是基于此种理念,强调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与之相吻合的主题墙或活动情境,布置活动区角;强调环境的“中介和桥梁”作用,要能物化目标、物化内容。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实施中,要鼓励幼儿和家长参与环境的创设,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性、互动性、参与性、过程性和艺术性,以实现环境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实现“环境”与幼儿、教师、家长的不断“对话”。</h3><h3> 1.主题墙</h3><h3> (1)活动室墙面</h3><h3> 本主题从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美猴王开始,到有趣的山东快书、戏曲、相声、魔术,再到皮影、扎染等,让幼儿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师幼共同创设“文化大观园”主题墙,并将主题墙分为“美丽的青花瓷”、“我喜欢的西游记人物”、“中国石拱桥”版块,带孩子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大观园。</h3> <h3> 2.活动区</h3><h3>(1)语言区</h3> <h3>语言区墙面设置了好书推荐、图书制作步骤图、图书修补步骤图三个板块。好书推荐版块根据主题推荐绘本《鲁班学艺》、《西游记》、《武松打虎》。</h3> <h3>投放制作绘本的材料、未做完的绘本的小筐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取放。</h3> <h3>(2)探索乐园</h3> <h3>根据主题布置墙面“西游记法宝与现代科技”、“多变的陀螺”,“西游记法宝与现代科技”让幼儿知道《西游记》中宝物的神奇,能找出与某些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共同之处,并鼓励引导幼儿大胆设计现代的新式法宝。“多变的陀螺”让幼儿了解陀螺的种类和玩法,乐意探索影响陀螺旋转的因素。</h3> <h3>投放陀螺玩具及自制陀螺,让幼儿探究影响陀螺旋转的因素,感知陀螺旋转时间长短与陀螺面的形状、陀螺的中心点等因素的关系。</h3> <h3>投放牙膏盒、矿泉水瓶、Pvc管等材料,让幼儿寻找不同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体验物体平衡点变化的奥秘。</h3> <h3>(3)美工区</h3> <h3>墙面分为“我欣赏”、“使用剪刀的方法”、“制作步骤图”三个版块,帮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美工区活动中。“我欣赏”版块根据主题张贴“青花瓷”图片,供幼儿欣赏。</h3> <h3>美工区吊饰进行了更换,下方张贴幼儿作品,增强幼儿积极性。</h3> <h3>幼儿作品展示区,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荣誉感。</h3> <h3>投放扎染材料,让幼儿运用不同的扎染方式,以及各种折叠纸巾的方法进行扎染,制作美丽的丝巾。</h3> <h3>幼儿设计的皮影人</h3> <h3>(4)数学区</h3> <h3>投放《小猴子捉迷藏》,让幼儿加深对4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能熟练进行4以内数的分合。</h3> <h3>投放不同大小的芭蕉扇、金箍棒、九齿钉耙卡片,让幼儿能够按照长短、粗细、大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感知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h3> <h3>(5)建构区</h3> <h3>墙面布置了“我欣赏”、“我会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我欣赏”版块根据主题张贴中国古建筑图片供幼儿欣赏,让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用不同的材料及已有建构技能建构。</h3> <h3>幼儿作品</h3> <h3>增设废旧画笔材料:收集使用过的废旧画笔,投放到建构区,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搭建。</h3>

幼儿

陀螺

主题

环境

建构

版块

投放

西游记

墙面

扎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