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掠影(七)世界八大之迷之纳斯卡地画

非鱼

今天,将去探寻世界八大之谜之一——纳斯卡地画。清晨四点,带着跋涉安地斯高原马丘比丘未消的倦意,开始了七个多小时的长途车程。汽车从秘鲁首都利马沿着泛美公路行驶五百公里,就是此行的目的地——纳斯卡小镇。   泛美公路是世界上最长的机动车道。这条公路将美洲大陆的主要国家连接在一起,全长大约有48000公里。公路从15个国家经过,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和萨尔瓦多等。 途中在一个超市补充给养。秘鲁超市许多商品来自中国,品种相当丰富,价格也不贵。 当地产的橘子0.99比索一公斤,相当于人民币两块钱。 纳斯卡小型机场。这是秘鲁政府为开发旅游资源,为世界各地游客观赏大地画而专门建设的小型机起降机场。我们中午到达时,看到机场上一片忙碌景象。一架又一架飞机不断地起飞降落。因为观赏地画的最佳时段就是每天中午前后阳光直射的两三个小时,而且遇到降雨大风等不良天气,很多游客还白跑一趟。 纳斯卡地画的发现很有偶然性。 1938年,一位秘鲁飞行员飞经安第斯山脉上空,无意间朝地面看了一眼。令他吃惊的是,平时看似无奇的地表线条,竟然变成一幅幅巨大的图案。这位飞行员将其所见公布于世后,一支考察队来到纳斯卡高原。他们意外地发现这些巨画的每一根线条都是把荒原表面的细砾石挖开,向下刻凿十几厘米,使之露出黄白色的沙土所形成的沟槽。考察队经过一段时间的构图,发现竟然是一只喙部突出的巨鹰图。之后,他们在这片大沙漠上相继发现了各种奇异的图形、图案,有3角形、四边形、螺线、平行线等,还有各种植物、动物的图形。有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很像今天飞机场的跑道和标志性的图案。这一惊奇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的考古学界,考古学家们陆续来到纳斯卡高原。他们不仅发现了更多的直线条和弧线阁案,在沙漠地面上和相邻的山坡上,还惊奇地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图案,例如飞鸟、猴子、蜘蛛、不明植物,甚至鲸鱼等。 登机前,每位游客都要先过磅,称称体重。这并不是限制体重过胖者乘机,而是为了让四位乘客平衡重量,科学分配座位,避免飞机倾斜。听说以前还对乘机年龄有规定,超过45岁就只能在地面一个观赏平台观看了。 准备起飞。 每驾小飞机只能搭乘四名游客,除机长外,还有一名引导员,专门负责向乘客指示地画的方位。 马达轰鸣,飞机一下子就冲上了四百米的空中。为了更清晰地看清地面目标,飞机不断的变换飞行角度。有时向左侧斜飞,一会儿又变换到右侧。机翼与地面形成45度以上的倾斜,剧烈的颠簸盘旋使有的游客禁不住呕吐起来,两眼紧闭,再也不敢看地面。强烈的好奇心使我全然不顾,随着引导员的指示,一个又一个清晰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真是太兴奋,太神奇了。不管能不能拍到,手机也不停地对着地面拍摄着。 巨大的手掌印,又像一只水鸟,左右掌并不一样,不知道有什么神秘的含义。 有人说像一只飞鸟,可是,谁见过这样的飞鸟呢? 一只小猴。这幅画与其它地画不同,它不是画在广阔沙砾上,而是刻在一片山坡上。据说当年发现时引起了轰动,因为它太像科幻片里的外星人了。可是,两千多年前的纳斯卡人看过科幻片吗? 没看出来是什么。但是它一定有特定的含义,等待后人破解。 一只大峰鸟。这个好像没有异议。 好像是鲸鱼。但是据地质考察,好几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是一片沙漠,当年的纳斯卡人是怎么知道鲸鱼的样子呢? 规划整齐的着陆场,据说是为了外星人飞行器着陆。 四十分钟。意犹未尽地走下飞机,拿着机长发给的飞行证书,合个影吧!😃😄 来一张组合的。   纳斯卡地画的发现给世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惊,也带来了巨大的疑问。在这片大沙漠上,这些神秘的图形究竟是谁画出来的呢?他们又是怎样画出來的呢?是怎样确定线条方向,又是怎样准确制定出图形各部分的比例的呢? 在根本看不到全貌的情况下,古代的纳斯卡人是怎样设计、制造出这些巨大的直线、弧线以及那些动物图案来的呢?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地面上也绝对无法看出纳斯卡巨画的形貌。在遥远的古代,纳斯卡地画的创造者又怎样欣赏自己的杰作呢? 有人说,这些图案是出于宗教原因而创造的,造得这么大是为了让高高在上的神能看到。 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遗迹,那些只能在空中识别的图案和笔直的线条,分别是外星人太空船着陆的标志和跑道。 最新的研究提出,在水源奇缺的沙漠地区,这些地画是各个部落用自己的族徽标志水源地的记号。 有的是观察研究,有的是考证推测,有的是大胆设想,还没有一个答案是圆满而令人信服的。看来纳斯卡地画之谜在相当长时间得不到正解,而它神奇的魅力也将吸引世界各地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