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滇西南之旅

一帆风顺

<h3>  活了55岁第一次一个人出门旅行,放下工作、放下朋友、放下家庭、放下所有的烦恼,一个人出门旅行,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此行的目的地滇西南,一个风光如画,原始之美的地方。<br></h3><h3> 一个人乘坐南方航空公司CZ6415航班,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飞机11:06从沈阳桃仙机场起飞,途径西安经停于17:43到达昆明长水机场。到机场接我的是安排好的和我一家子的王师傅,很准时,人很热情,下飞机就感到温暖,寂寞感顿时消失。王师傅是湖北武汉人,他是旅居在昆明的。他和我聊天说,他是到云南旅游的,一下子就爱上了云南,就一直没走,在昆明租了房子,找了工作,边工作,边游览云南,一住就是2年多。在之前他旅居在广东。真是会享受生活,我学习的榜样。</h3><h3> 晚上入住锦泰大酒店,虽然是三星级宾馆,但是条件不错,环境不错,十分干净,被褥洁白如新,非常干爽,一点也不潮湿,睡了一晚舒服觉。一到昆明就吃了一碗著名小吃-云南米线,量大、配料多、口感不错,吃的好饱。</h3><h3> 一段难得的旅行,一段难忘的旅行,就这样开始!</h3> <h3>  第二天,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昆明到了大理,准确的说是到了苍山洱海。虽然在2001年来过洱海,但是,故地重游还是有很多新意。洱海的天更蓝了,洱海的水更清了,洱海的建筑更美了,洱海的人更现代了。租了山地自己车,环洱海骑行。说是环行,也就骑了10多公里吧!骑行游洱海,真是有诗意。骑骑停停,停停走走,看到好看的景色,放下车,拍几张。洱海在这个季节正是好时候,从俄罗斯来南方过冬的红嘴鸥,成群结队的在洱海中嬉戏,争抢着游人向海中投放的饵料,使得红嘴鸥时而飞起,时而抢食,时而游水,时而因抢食而打斗。我坐在水边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有道理吧。但是我认为说的不全对,这句话说的是少数人、少数鸟。而大多数人、大多数鸟还是与人为善、与鸟为伴的。善良的人,厚道的鸟还是多数,还是主流,我应当属于多数和主流吧!人之初,性本善,我感觉,人之一生,既要有善心,更要有善举。我坚信,人为善,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h3> <h3>  第三天,昨晚入住保山市喜加源大酒店,酒店的条件比昆明的条件还要好,干净、整洁。早上8:00离开保山市市区前往腾冲市,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云南大桥之最-龙江大桥。龙江大桥太壮观了,让中国人感觉自豪。龙江大桥,是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保山岸索高度为169.688米,腾冲岸索塔高度为129.703米。大桥全长2470.58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桥面离江面280米,最高的索塔顶到江面470米,主跨长为1196米。是我自今为止看过的最大桥。</h3><h3> 继续前行,前往热海。腾冲热海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风景区目前发现有64各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馀处,最高水温达96.3℃。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也最为奇妙的便是镶嵌在城西约20公里的腾冲热海。这里青山环抱,一水喧腾,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东到忠孝寺,西连芭蕉园,面积约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各种地热景观类型丰富。目前开发了大小滚锅、哈麻嘴、美女池、狮子头、珍珠泉、鼓鸣泉、怀胎井、仙人澡堂及澡堂河瀑布等十馀个泡池。</h3><h3> 这些温泉、汽泉,按化学万分来分,又可分为碳酸泉、硫磺泉、硫酸泉等。在碳酸和硫磺泉区,草木茂盛,一片青绿;而硫酸泉区,一片长约80米,宽约40米地地面内,热气腾腾,到处是嘶嘶的响声,地表砂石裸露,寸草不生,人们不敢涉足,成为天然“禁区”。热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滚锅”。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达96.6℃,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在澡塘河,有一个地质断裂带和一条大河交叉形成一个飞泻轰鸣的瀑布,下面有十几处热泉、汽泉昼夜喷薄而出,水汽交融,蒸腾弥漫,如烟如雾。现在热海建有多家疗养院、浴室,并建起了一些娱乐设施,前来旅游、治疗者每日不断。</h3><h3> 游览完热海,去柏联温泉泡温泉。柏联温泉,是在树林中的温泉,你的感觉就是树林之中嘻戏,好一处树林、园林温泉。泡了2多小时,解除了几天来的劳累和疲惫,在旅行中能有这样的待遇,真是修来之福。</h3><h3> 晚上入住和顺古镇为伊行客栈,客栈古朴典雅,小而美,典型的云南特点。</h3><h3> 在古镇转转,我感觉和中国的多数古镇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商业化太浓了。到处是人,到处是店铺。和几个新结识的朋友在客栈旁边喝点啤酒,吃点烤串,聊聊天,谈谈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很嗨皮。喝了6瓶啤酒,有点多了,回客栈睡觉。</h3> <h3>  第四天,早上起床后吃完早餐,一个人按照地图,在和顺古镇一个景点一个景点游览。先后游览了和顺图书馆、和顺小巷、总兵府、刘氏宗祠、李氏宗祠、元龙阁、艾思奇纪念馆、弯楼子民居博物馆等等,大约闲逛了3个多小时。总的说,镇子不大,老房子不多,商业化太浓了,再见和顺古镇。</h3><h3> 下午来到滇西抗战纪念馆和烈士墓园。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看到一幅幅中国远征军抗日的照片,看到一件件遗物,看到一段段珍贵的视频,心情无比沉重。在民族英雄纪念碑前,向逝去的民族英雄们三鞠躬,献上洁白的菊花,缅怀先烈的英雄情怀。是他们的浴血奋战,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和平生活,我们怎能不珍惜,怎能不努力,怎能不爱国。</h3><h3> 滇西抗战纪念馆,1945年7月7日滇西抗战纪念馆落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主要由大门、甬道、忠烈祠、烈士墓、陈列馆、纪念塔等组成。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占地80余亩。墓园西边,大盈江水汹涌狂奔,滴水瀑布的巨大轰鸣回应着墓园之松涛呜咽;隔涧相对的龙光台上,明将邓子龙所书"剑扫风烟"4个大字依稀可见;风岭晴岗在它的东侧,高耸的文笔塔与纪念塔相对应;向南望,美丽的和顺侨乡烟霞檬拢,风光晴旋;极目北眺,笼笼朝云,瑞祥生辉;有名的史迪威公路--那条壮士们用生命捍卫的"抗战大动脉",从它的旁边婉蜒而过。</h3><h3> 晚上入住银杏村银杏园农家院。银杏园是一趟木质结构的联排别墅,进屋后,整个房间全部是木质装修,和乡村气息比较相符。整个银杏村都是几百年的银杏树,又粗又大。粗需要两个人才能和抱过来,高能有5层楼高,是我目前见过的最高的银杏树。由于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腾冲银杏村的树叶已经开始掉落了,已经掉了能有五分之一。地上、房上都是银杏叶,真是满村都尽是黄金甲,头上头下,村里村外、都在金黄色之中,整个人都置身金黄色之中。金灿灿的银杏叶,黄的那么通透、那么通透。一片片,犹如一场神奇的花雨,一枚枚,恰似漫天飞舞的小扇子。秋风习习,霎那间,头上,身上,脚上,地上...一片一片的银杏叶,倔强的挺立着,蝴蝶翅膀一般,别样的好看。一阵阵微风,银杏叶“沙沙”作响,好像风铃般清脆,它被吹得散散零零,不时有几片枝叶飘落下来,仿佛几只孤傲的黄蝴蝶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真是树在家中、家在林中、人在画中。</h3> <h3>  第五天,上午继续在银杏村游览,由于起的早,村内人比较少,不像昨天人山人海。躲开人群补拍了一些照片,充实一下银杏村的实景回忆。下午前往瑞丽市。</h3><h3> 下午4点左右到达了瑞丽市。到达后直奔“一国两寨”。“一寨两国”景点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h3><h3> 晚上入住悦客来大酒店,条件好,单人床特别大,睡的舒服。吃了当地有名的景颇族手抓饭,不错,味道、口感都挺适合我。</h3> <h3>  第六天上午去了瑞丽国门参观,国门挺大气,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点。之后到莫里热带雨林参观。走进莫里,上千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遮天蔽日,你可以把硕大的百年古藤看成“吊床”,把残忍的“绞杀树”看成“热带冷血杀手”,把千年古蕨、万年古木化石看作厚厚的教科书……在不见天日的雨林中穿行许久,隐约听到跌水声,循声前行至峡谷尽头,声音已大得如雷鸣,眼界也忽然开阔,又可以见到天空,并见到一条巨幅瀑布从60米高的绝壁上倾泻而下,“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这就是莫里瀑布。瀑布很壮观,水很急,瀑布面不是很大。莫里瀑布又称扎朵瀑布,位于潞西、陇川、瑞丽三县市结合部的莫里峡谷,藏于山峦叠翠、万木峥嵘、双峰对峙的广弄山和广马山之间的热带雨林深处。清澈的泉水从60米高的悬崖陡壁倾泻而下,有“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景象,似一匹巨幅白绸在空中迎风飞舞,高峰悬崖间雪飞云涌,响声雷鸣,瀑布下又有温泉涌出,景观十分奇特。莫里瀑布为德宏乃至滇西南落差最大瀑布。在莫里大瀑布往回走路过许愿桥,按照当地习俗,可以给老人许健康愿,我也给老父亲许了一个愿,就是在一个拴着红绳的小木板上,写上老人的名字,挂在许愿桥上,祈求老人身体健康。</h3><h3> 中午时分来到了畹町镇。畹町,全国最小的边境袖珍城市为国家级口岸,本地人口仅1万多人。到畹町主要是参观畹町中缅友谊桥-九谷桥。九谷桥位于市区南缘的畹町河上,既是中缅两国的界河桥,也是滇缅公路出入国境的口岸桥河中缅两国的友谊桥。桥头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和边防检查站。每天早晨8时,这里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和开关仪式。半个多世纪前的九谷桥,只是由两根并排的木头组成的简易桥,走上去一颠一晃,令人提心吊胆。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重修了一座石拱桥。抗日战争期间,出国作战的几十万中国远征军和盟国援助中国抗战的军火物资都经过九谷桥进出。毁于抗日战火的九股桥直到1946年才重建钢架桥,1979年再次修葺加固,桥高9米,宽5米,长20米。</h3><h3> 下午朝拜了云南著名的勐焕大金塔。大金塔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神圣无比。勐焕大金塔座落在芒市东南部海拔一千零七十九点六米的雷牙让山顶。传说“释加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鸾]时曾生活于此地,佛涅槃后数百年,佛教弟子“召罕大”[阿罗汉]为传播佛祖教义亲临此山修炼,为“召罕大”有个修练的好环境,野草和荆棘全部让开,故称为雷牙让山,意为野草让开的地方,尔后在此山建一佛塔,自古以来是人们公认的佛教圣地之一。原雷牙让山佛塔毁于公元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潞西市勐焕大金塔毁于公元一九六六年文革期间,为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愿望,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必发展决定合为一体重建,定名为勐焕大金塔,塔高76米,基座直径50米,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于公元二00四年六月三十日举行“净土”仪式并破土动工。二00七年五月一日举行开光加晃大典。</h3><h3> 晚上入住芒市凤尾竹大酒店。晚餐吃了一顿非常有特色的孔雀宴,餐桌上静卧着一只美丽的孔雀,孔雀正在开屏,21道菜摆在孔雀的羽翼上,好像孔雀翅膀上的花瓣,非常美丽。菜的味道具有鲜明的景颇族特点,真是又好吃又好看。芒市,傣语为“黎明之城”,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典型的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县市。</h3> <h3>  第七天,从芒市往大理走返程。芒市到大理300多公里的路程虽然不长,但是由于都是山路,在车上经过了6个多小时,可谓是疲乏的车程。下午14:30到达了大理的喜洲古城,入住木土客栈。随后游览海舌公园。海舌公园坐落在洱海西岸的喜洲镇金河村,因苍山的万花溪在这里入海,加上洱海海水缓流和挤压的作用,形成了这块三面临水的长形沙洲,地方史籍记称 " 青莎洲 "。沙洲长 3 里,由宽至窄深人洱海,状如 " 舌头 ",故名 " 海舌 "。海舌沿岸柳树成荫,沙滩柔软,海水、蓝天、白云、水鸟、白帆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洱海怎么都看不够,看它的日出、日落、晴天、阴天、湿地的...每个角度都有它的可爱之处,真想留下来,不问世事,静静地享受它的温柔...洱海最漂亮的地方我觉得是去了喜洲海舌公园-停泊的铁皮船与洱海形成的怀旧的画风.....像极了油画,抽象而诗意。</h3> <h3>  第8天,今早起床后,天气挺凉,匆匆忙忙跑到土木客栈的最高层4楼大露台,看日出拍照。大约在7:50左右,太阳懒懒的从苍山后面慢慢得爬了出来,把整个苍山映的火红一片,蔚为壮观。拍完日出继续在喜洲古城游逛,看看白族民居。喜洲古城和大理古城相比,这里的建筑更加古老和怀旧。并且这里每天早上有赶集,逛集贸市场的习惯,人群熙来攘往,人们说着白族语言做买卖。赶集的人以当地白族妇女居多,从海边赶来卖鱼的,还有卖新鲜小菜、乳扇、荞干的。在这里进一步了解到了大理白族以及当地居民的赶集生活,看到各种从未见到的地方特色手工饰品和蔬菜、水果。8点40分左右,观看完早上的赶集以及古镇晨景,前往扎染之乡—周城,体验周城扎染。周城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10000多人,几乎全是白族。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为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2006年6月,白族扎染技艺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也很具现代韵味。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学习和亲手制作过程,完成自己染好的“战利品”作为本次活动的纪念品,很好看。<br></h3><h3> 10:45离开周城驱车前往昆明。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又回到了昆明,仍然入住锦泰大酒店,终点又成为起点。</h3> <h3>  第9天,上午游了滇池的海埂公园,攀登了昆明著名的西山。早上吃完早饭后,乘坐44路公交车,前往昆明滇池海埂公园,坐了19站后到达海埂公园。在苍崖万丈、云横绝顶的群山之间,有一湖碧绿如玉、烟波浩渺的池水荡漾着。这就是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昆明滇池。它方圆五百里,既有湖泊的秀逸和韵味,又有大海般的气势和情调。 滇池位于昆明城周围。包括昆明城、滇池及附近众多的公园、名胜古迹,总面积770平方公里。海埂公园在滇池的东北部,离昆明市区约7公里。海埂是伸入滇池的湖中长堤,这里河港纵横,堤岸垂柳轻路。海埂南面的海滩是一片细软白沙。湖水由浅入深,是天然的湖滨游泳场。在此凭栏眺望滇池,波光粼粼,白帆墙影,群鸥逐浪。只见一群红嘴鸥成群结队上下飞舞,在争抢游人们手里的面包。我也拿起面包,立即一群红嘴鸥飞到我手上、头上以及我的周围来吃我抛出的面包,叼我手里的面包。红嘴鸥和人很友好,吃我手里的面包是叼不是叨,叼时很轻,并不让我的手感到疼痛,而是很亲近的接触而已。随着游人的增加,喂红嘴鸥面包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也是的红嘴鸥全部在空中飞舞,去到人们的手里取食,人们发出一片欢呼声。这时让你忘掉里一切,只有开心快乐,心情十分愉悦。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久留,不能让这种愉悦长时间留住。</h3><h3> 游览完海埂公园,去爬西山。爬上西山,俯瞰滇池真是蔚为壮观,广阔无垠。但是今天,有一层雾霾笼罩着整个昆明城,使我们看到即使是春城也一样有环境问题。昆明西山古称碧鸡山。为碧蛲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的总称。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山峦起伏,彤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也叫睡美人。在三清阁上凿有龙门石窟。为昆明地区第一胜景。西山之名最早见与明天顺六年(1462年)。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h3><h3> 从山上下来,返回宾馆,取完行李,前往机场,结束整个旅程。经过5个小时左右的飞行,于夜半时分到达沈阳桃仙机场。此行,即是一个人的旅行,也是与心灵结伴的旅行,收获多多、感慨多多、见识多多,这样的旅行确实与众不同,确实是一次对生活的考验。有一就有二,一个人的旅行会上瘾的,你会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