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六朝古都之二

梧桐雨

<h3>为了一睹明孝陵神道清晨的霞光,今天起了个大早,可惜天公不作美😒天阴阴的阵阵寒风令人瑟瑟,赶到明孝陵景区时又下起了小雨,但我仍被眼前燕雀湖的秋景迷醉了😍</h3><div><h3>因为天色尚早且下着小雨,缥缈的雾气淡淡的散在静谧的湖面上,岸边一株株橙黄的银杏和红艳艳的水杉倒映水中,夺人眼目,仿佛一幅色彩艳丽而浓烈的油画!太美了!</h3><h3><br></h3></div> <h3>博爱园里各种各样的树、花和草坪同时释放着绚烂的秋色</h3> <h3>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占地面积170余万平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有“明清皇家第一陵”之美誉。</h3><h3>棂星指灵星,为天象之门,明代的帝王将相走进棂星门,就仿佛走进了天门。</h3> <h3>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黄瓦、朱门、红墙,显得特别庄重、恢宏。</h3> <h3>金黄的银杏在朱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耀眼绚烂😍</h3> <h3>方城,方城上面是明楼,后面是宝顶,也称宝城,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埋葬深厚,保存完好,从未被盗过。</h3> <h3>站在明楼上放眼望去,整个孝陵景区肃穆庄严、气势恢宏,远处层林尽染、叠翠流金。</h3> <h3>明孝陵神道石像路,在神道每个段落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象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h3> <h3>漫步在石象路,青石板上矗立的石刻静默无声,仿佛穿越回百年之前…</h3> <h3>“烈焰燃相城,堪与芳菲争。一树黄金甲,万枚玉扇生。”</h3> <h3>望着五彩斑斓的银杏树、乌桕树和三角枫上的一秋时光,看着浓郁秋色中落叶在风中飞舞,越发感受到生命的轮回,光阴的流逝以及岁月的静好…</h3> <h3>神功圣德碑,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碑高8.78米。</h3> <h3>美龄宫,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的美誉。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也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h3><h3>其主体建筑为三层重檐山式宫殿式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屋檐琉璃瓦上雕刻着1000多只凤凰,是中国唯一一例。</h3><h3>整座建筑依山而建,气势巍峨,富丽堂皇,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中西合璧,两边通往美龄宫主楼的环形道路上种满了高大的法国梧桐,从空中俯视,犹如一串镶着绿宝石挂坠的珍珠项链,流光溢彩,雍容华贵。</h3> <h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h3><h3>八十年的风雨成就了大自然的绝美,当年的法国梧桐在这细雨飘飘的秋日,是否也在怀念那样一个风华绝代的世纪美人曾经的爱恨情仇、风云变幻…</h3><h3><br></h3> <h3>在细雨纷纷中继续前往瞻仰中山陵。</h3><h3>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面积8万余平米,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墓室等,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空中俯视,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h3><h3>博爱坊,从博爱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392级花岗岩石阶,代表当时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三民主义五权宪法。</h3> <h3>陵门,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端庄朴实,雄迈俊逸。</h3> <h3>碑亭中的墓碑高9米,重达几十吨,由一块巨大花岗岩雕刻而成。</h3> <h3>从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阶339级,象征着当时国民党参众二院议员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石阶,把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h3> <h3>祭堂,中山陵主体建筑,门楣上刻着“民族”、“民生”、“民权”六个镏全篆字,中正上嵌着总理手书“大地正气”四个镏金大字。建筑色彩没有采用传统帝陵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而采用蓝色屋顶和灰白色墙身,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h3> <h3>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和高尚人格,受到中国各族同胞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八十多年来,每年全国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士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拜谒中山陵。就像此时此刻,即使细雨蒙蒙也阻挡不了众多和我一样前来瞻仰的脚步…</h3> <h3>“叶如黄花花满枝,风吹花散蝴蝶飞。飘飘黄金铺满地,北风大胆搅乾坤。”真的是金色的蝴蝶在风中飞舞…</h3> <h3>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江宁织造旧址上建造的一座现代化博物馆,也是展示《红楼梦》历史和文化的新型博物馆,占地面积1.87万平米,建筑面积3.7万平米。建筑内恢复了原江宁织造署中原有的西池、楝亭、萱瑞堂、西堂等建筑,从南望北叠叠高起,整体风格犹如一幅江南山水画。</h3> <h3>江宁织造博物馆涉及江宁织造府本身的历史、织造府所辖织造局的云锦生产历史,以及与织造府有密切关联的历史巨著《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和曹氏家族的兴衰史。</h3><h3>江宁织造是专门织造御用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从顺治年间到民国之前一直存在了260多年,其中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父辈三代袭官掌管江宁织造达60余年。织造局员工达两三千人,以此为生的民众达20万人,因此政治地位显赫,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以织造府为行宫,“萱瑞堂”为康熙御书。</h3><h3>康熙朝,曹家深受皇帝眷顾,荣耀至极。雍正朝,因获罪抄家,终至衰落。曹雪芹在江宁织造府度过了锦衣饫食的少年时光,随家族被迫迁居燕京后,常年飘忽无着,郁郁不得志。家族的和个人的命运乖蹇,家境的和心境的辛酸落泊,激励曹雪芹愤发著述《红楼梦》。</h3> <h3>白墙黛瓦的江南风格</h3> <h3>老式照相机</h3> <h3>织造机房,造就了中国云锦工艺的巅峰与辉煌</h3> <h3>红楼梦展厅里的“好了歌”,叹尽人情冷暖、世事无常…</h3> <h3>久闻金陵名校深秋之美,在游玩景点之隙逛了三所名校,果不负所望😄👏</h3><h3>南大仙林校区</h3> <h3>南京大学鼓楼校区</h3> <h3>金灿灿的银杏,让道路变成了彩色长廊</h3> <h3>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h3> <h3>最美的时光就在秋天里</h3> <h3>“睡起秋色无觅处,满街梧桐月明中。”</h3> <h3>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原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素有“东方最美丽的高等学府”之美誉,黛瓦覆顶,勾檐翘角,古色古香的民国建筑令人惊艳。</h3> <h3>最美的秋色都在眼前荡漾开来😍</h3> <h3>逛完美景,当然忘不了品尝美食,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负也😝😝</h3> <h3>网红的美食店,足足等了快2小时才排到😒为了美食我容易吗😂😂😂</h3> <h3>虽然在寒风中等了那么久,看来还是值得的🤔这是一家独特金陵菜系的古典饭店品牌,各款江南小阁、随处可见的楹联灯幌、穿梭于桌台前的古装堂倌,还有台前的琵琶弹唱,充溢着中华传统民俗风情,气韵古雅,再现了清末民初茶楼酒肆的旧貌。置身其中,恍如隔世😏😏</h3> <h3>烤鸭肉制成的小笼包,香😍</h3> <h3>金字招牌,为江苏名菜</h3> <h3>中华名小吃</h3> <h3>南京街巷传统小吃</h3> <h3>南京名小吃</h3> <h3>栖霞寺的素食斋</h3> <h3>栖霞寺的素食斋</h3> <h3>老门东网红店的招牌,特别好吃😍</h3> <h3>老门东网红店里的招牌,特别好吃😍</h3> <h3>“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每到深秋,南京就美成了金陵。短短三天的行程,虽然走了多个景点,但这六朝古都历史的厚重又岂止朝暮间便可寻得?</h3> <h3>很多人问为什么要把辛辛苦苦赚的钱花在旅行上?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在我,旅行是去见识更大的世界,是去了解不同地方的习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是为了把自己脱离出生活的喧嚣中,是为了那个稍纵即失的自由,是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做一个短暂的、无需掩饰的自我,卸去生活的伪装,在放飞自我中寻求片刻轻松。也是为了在将来老得不能动的时候,回想这一生,没有因为曾经的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不愿前行而后悔😜😜😜</h3><h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寄山水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必不会流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