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伶仃洋

老古

<h3>  珠海号称百岛之市,146个岛屿像一把珍珠镶嵌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上,本来就独具魅力,因为港珠澳大桥,更成为旅游旺地,我们也趁热来了一个“过伶仃洋”。</h3><h3><br></h3><h1>(1)桂山情怀</h1><h3> 我们的第一站是桂山岛,岛名出自解放万山群岛的先锋——桂山舰 ,岛上有解放军首次登陆作战的纪念地以及桂山舰烈士的纪念碑 ,是一个红色革命传统的教育基地。</h3> <h3>  桂山岛也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岛上有抗元英雄文天祥的雕像凭海而立,700年前宋元海战时他被解押前往招降而宁死不屈,在此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过伶仃洋》)。</h3> <h3>  在桂山岛上看日落心情有点凝重,顺着文天祥西望的目光,仿佛能看见南宋王朝最终在厓门沉江入海 ,当然那只是一段忘不掉的历史。</h3><h3><br></h3> <h3>  珠江有八口(从虎门到厓门)出海,伶仃洋内岛屿遍布,咸淡水交界处水产特别丰富,桂山岛有全国闻名的海岛养殖基地,不时还会举办钓鱼大赛,是一个休闲垂钓尝海鲜的好地方。</h3> <h3>  当落日的余辉打到频繁往来的行船上,你是否会感觉到,这伶仃洋其实并不“伶仃”呢?</h3> <h1>(2)外伶仃岛</h1><h3> 我们的第二站是外伶仃岛,这是一个蔚蓝相接,海天一色的旅游胜地,集亚热带雨林景观和海岛伊甸园风光于一身,非常的迷人。</h3> <h3>  外伶仃岛北临香港,是大陆唯一能看到香港市区的海岛,晴时香港的高楼大厦清晰可辩,雾时香江景物若隐若现,如蓬莱仙境。</h3> <h3>  外伶仃岛扼守在珠三角进出南太平洋繁忙的国际航线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海上战略要地。</h3> <h3>  在外伶仃岛上看日落,所感触并联想到的或许是那经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日益加深的东西方文化交流。</h3> <h3>  从外伶仃岛回香洲,我们特意加座在驾驶仓,为的是更好地感受船过伶仃洋,顺便从海上观赏那横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h3> <h1>(3)港珠澳桥</h1><h3> 港珠澳大桥的网图见过很多,我们自己拍到的这张以珠海为背景的大桥显得特别有意义,因为珠海既是大桥建设的动工之地,也是大桥通车的剪彩之地,一句话是大桥的福地。</h3> <h3>  我们暂时还没有机会上桥观光,只能在人工岛上一睹大桥的风彩。</h3> <h3>  来人工岛上观看大桥的游客非常之多,毕竟这是一座包含众多“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h3> <h3>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将大大加速三地间的人流和物流,它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h3> <h3>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和物流其实早已超过对标的旧金山湾和东京湾。</h3> <h3>  密切联系、高效互动后,GDP超越旧金山和东京湾也将是指日可待。</h3> <h1>(4)珠海之光</h1><h3> 海岛之城的定位给珠海带来了某种“西化”的色彩,在海滨泳场边建起了一座地中海式的灯塔,美伦美奂。</h3> <h3>  象征着希望的灯塔配上灿烂的朝霞,共同展示着海岛居民所追求的美好梦想。</h3> <h3>  沿着情侣路往北走,一座维纳斯般的渔女雕像耸立在礁石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珠海旧地标。</h3> <h3>  渔船和高楼同框可谓珠海这个“最宜居海滨城市”的特色。</h3> <h3>  继续往北,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珠海歌剧院(简称“日月贝”)展现在我们的眼前。</h3> <h3>  珠生于贝,贝生于海,山河相托,日月同辉,美丽的“日月贝”成了珠海的新地标。</h3> <h3>  我们知道在西方神话中,美丽的维纳斯也诞生于大贝壳,由此再来解读情侣路上的“日月贝”和“渔家女”,是不是会更加的浪漫。</h3> <h1>(5)澳门烟花</h1><h3> 在珠海146个岛屿中最大的是横琴岛,与澳门仅一桥之隔,站在横琴新区十字门,对岸的濠江夜色尽收眼底。</h3> <h3>  澳门国际烟花节非常之有名,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今年已是第29届。</h3> <h3>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火树银花争奇斗艳、美丽绽放 ,夜空被渲染得五彩斑斓。</h3> <h3>  恰逢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班的同学在学拍烟花,我也去凑了个热闹。</h3> <h3>  我们偿试用多次曝光,把那仿若天女散花、流星飞舞、萤光点点的烟花叠加到一起,去编织璀璨的夜空,去定格美丽的梦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