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莱州市美术教师全员培训会

莱州双语学校美术部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18年11月20日—2018年11月22日我校全体美术教师参加了莱州市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们整个美术团队受益非浅。虽然仅3天的时间,但让我们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看到培训安排,感觉这次培训非常具有实效性,非常注重我们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成长,安排了很多实践学习的时间。也让我们感觉到刘科长、杨光老师两位领导对此次培训的重视。不但课程安排上合理有序,文泉学校更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地和优质的服务。</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本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使我们得以聆听各位领导老师的讲座。如刘科长风趣幽默的演讲;杨光老师细致入微的分析引导;孙春玲老师教学成果的展示及教学方法的探讨等。倾听他们对美术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美术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有对美术课程改革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片段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筹备篇</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为了进一步积极实施新课改,坚持质量立校,创建“特色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效促进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反思、有创新能力和有较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不断提高莱州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莱州的实际情况,刘科长、杨光老师特拟定本次美术教师全员培训会议。</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  本次会议由刘科长、杨光老师、孙春玲老师、张秋霞老师、王新老师等作为主讲人,杨晟旭老师、姜晓畔老师、郑莉巾老师、孙春玲老师、尹伟华老师、谭英老师作为主评人,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评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获益匪浅。从基于美术课程校本化的少儿美术作品,到陶艺教学和辅导的心得体会,再到儿童少年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立足课堂 ,夯实过程,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再到立足学科本体,做开放性视野的美术教学。</h3><h3> 为了本次活动成功举办,杨光老师提前下达了会议通知,内容如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过程篇</font></b></h1><h3> 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活水”。  </h3><h3> 和谐的教学气氛能迎来学生对老师和学科的尊重,换取学生对老师的高度信任,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谐的环境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平视的目光”对待学生,与学生同欢同乐,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教师的爱心不断地奉献,形成初春活水,给“鱼儿们”足以舞跃的空间,并用真诚的激励让学生们的思维和兴趣化为灵动、充满课堂。</h3> <h3>  培训首日,王新老师的《基于美术课程校本化的少儿美术作品(作业)辅导反思》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h3> <h3>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h3> <h3>  孙春玲老师的《陶艺教学和辅导的心得体会》和张秋霞老师的《立足课堂 夯实过程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同样精彩。</h3><h3>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h3><h3><br></h3><h3><br></h3> <h3>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跟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将知识转变成兴趣,让他们有感而发,有了感情,就有了想法,有了想法就会想要表达,从而激发他的创造力,美术造型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而不是画的树或太阳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可言。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通过教师的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方法独自前进。</h3><h3> 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心理理念,“最好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所知傾嚢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和判断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弱化知识,强调合作参与式的过程,从而让他们有感情体验,再去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造型的目的在于表现,表现的目的在于表达,设计的目的在于应用。</h3><h3><br></h3> <h3>  最后,刘科长的《儿童少年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核心素养视野下的美术教学》和杨光老师的《立足学科本体 做开放性视野的美术教学》,更是让我们的对美术学科认识上升了一个新台阶。</h3> <h3>  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我们必须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教师,不辜负社会、学校、家长的期望。要善于学习,积累教学素材;善于选择,整体设计三案(教案、学案、预案);善于观察,研究同行特点;善于发现,聚焦问题解决;善于转化,借鉴教育智慧;善于引导,提升学习层次;善于提问,拓展探究主题;善于激励,尊重个体差异;善于创新。</h3><h3><br></h3><h3><br></h3> <h3>  我们现代的美术教师将由单一型转为“哆啦a梦”型。  美术教师单一的传知功能,造成了教师自我的封闭,也造成了学生知识的封闭性。现在的社会需要我们开放意识的增强,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多准备几种水。”确实,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能从生活中提炼美术,又能把美术运用于生活的学生,是面向社会的学生。因此,美术教师就得先更新知识,广取其它学科亮点,综合于“我的课堂”,服务于我的课堂。<br></h3> <h3>  “大道至简,向孩子们学习”从学生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h3><h3> 刘科长的一番话使我们恍悟,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很少去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总是以我们的眼光去评价他们的作品,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对美术课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让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达到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h3><h3> 马蒂斯有句名言:“人们必须毕生像孩子那样看见世界,因为丧失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丧失每一个独创性的表现。”因此我们的儿童绘画教育应一改那种作茧自缚的教学定式,要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儿童创造性思维以教学空间,把儿童当作主体,充分尊重、调动儿童的创造性因素,淡化客观描述物体的评判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让孩子们在起步时就大胆地自由创造,勇敢地去探索,从而取得自我能力的认同和自信。</h3><h3><br></h3><h3><br></h3> <h3>  最后我们大家仔细认真的观摩了2018年全国中小学获奖美术课例,进行评课研讨活动,并参观了文泉学校美术教室。评课研讨气氛浓郁,学习氛围好,大家在对优秀课例的教学设计、学习安排、教具学具、课程亮点多方面进行了评价。 </h3><h3> 本次培训中,各位老师在观摩、学习、聆听、发言中,获得很多直接用于教学中的经验。大家都感慨万千并提交了自己的培训总结反思。</h3><h3></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升华篇</font></b></h1><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受益匪浅,更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在认识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深刻的感受到专业成长对教师的重要意义,学习中遇到良师益友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今后,将以此为勉励,不断地钻研,争取更大的进步。</font></h3><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