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老手艺—栖霞砂大碗的制作

张吉华

<h3>得禄碗,这种曾经在胶东地带比较普遍的食具家家户户都能找到,“得禄碗”是一种民间的叫法,它的真实名称是“栖霞砂大碗”,喜食海味的胶东人往往用它来熥咸鱼、虾酱,或者扣肉、咸菜,据说能最好地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因此一直很受人们的青睐。</h3> <h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这有些土气又不结实耐用的泥碗逐渐地淡出了生活圈,只有留存的记忆能让我们回想起冬日揭开大锅时,一成不变的三餐就是那泥碗装的热气腾腾的咸鱼、虾酱、咸菜干,还有地瓜、玉米饼子,如今,这都成了上等好饭。</h3> <h3>因缺少消费市场,这种泥碗的制作工艺也渐渐消失于民间,然而,在胶东栖霞臧家庄东山庄村依然还有几位窑工掌握着这项古的手艺,孙德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h3> <h3>孙德民是“砂大碗”的第17代传人,也是烟台市非遗项目“栖霞砂大碗”代表性技艺传承人,近几年来他致力于“栖霞砂大碗”深度开发和研究,现已制作出除了“砂大碗”外,还有锅、瓶、壶、盘、杯、葫芦等七大系列的产品,并且他还博采众长,除了用当地最常见的黄泥,还能用灰泥、黑泥、紫红泥等材料制成100多个品种的泥制器具。<br></h3> <h3>已是花甲之年的孙德民十几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做坯烧窑,至今从事烧制砂大碗这门手艺已有40多年的历史。据他讲小时候父亲为将这门手艺传给他,对他的要求严格到苛刻,甚至经常因偷懒或技艺不精而挨打。砂大碗的制作要经过选土、备料、踩泥、揉泥、打坯 、晾晒、装窑、烧制等多道工序。四年前,孙德民重操旧业,在老家栖霞臧家庄镇东山庄村投资3万余元建起20平方米的“德民窑”,开始了砂大碗的精心制作,这门古老的技艺得以重放异彩。<br></h3> <h3>从百花盛开的春天到草木凋零的初冬,孙德民一人坚守在简陋的工作室,完成一件件泥具坯子的制作,然后再晾干,收藏,每年的小雪和大雪节气之间,他就会选一个黄道吉日,将大半年积攒下来的一万多件作品进行装窑烧制。</h3> <h3>孙德民的家里所使用的器具都是他亲自做出来的,其中一只黑碗泛着清幽的光,是他父亲留下的,虽然碗边已磕破点皮,但触摸着这只浸润着油盐味道的老碗,似乎能感觉到岁月的蹉跎和悠长。</h3> <h3>装窑的这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就像农民的丰收节,族人邻里都来帮忙,大家在孙德民的安排下各司其职,用半天的功夫装满窑,中午再举杯共饮,以表庆贺。</h3> <h3>唯一的女婿是孙德民的得力助手,据说孙德民有意培养他为这门手艺的下一位传承人。</h3> <h3>每年的点火仪式前伙计们都要在窑前合影留念。</h3> <h3>煤火烧三天,再冷却一个周,一批新的砂大碗就可以出窑了。</h3> <h3>飞舞的雪花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h3> <h3>孙德民亲自开启窑的封口,进入尚有余温的窑里搬出一摞一摞烧好的器具,因受热不均,难以保证每件都是成品,能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成品率都是好收成。摩挲着造型和成色都满意的砂大碗,孙德民爱不释手;对于那些已烧至变形的碗,他也不舍得丢弃,这些次品可以下一窑用来填补缝隙,起到加固的作用。</h3> <h3>寂静的雪地里,孙德民将两只碗放在耳边,轻轻对着击打,碗边撞击出清脆的声音回响在雪野,像出土的编钟发出的声音,又会让人想到古代的打击乐器磬或缻。</h3> <h3>冬天是孙德民的休闲时间,他一般会坐在烧热的炕头上,用自己制作的茶具泡上一壶,慢慢地啜饮,构思着来年的生产。</h3> <h3>目前,孙德民正在筹划将“栖霞砂大碗”列入当地乡土教材,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栖霞砂大碗”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宫、走进社区等活动。孙德民还经常参加各级部门举行的非遗表演和展示活动,努力传承和保护这项传统技艺,不断扩大“砂大碗”的生产规模,力争把“栖霞砂大碗”的市场扩大到整个胶东半岛,甚至全国各地,让古老的“栖霞砂大碗”技艺重获新生。<br></h3> <h3>摄影、编辑:张吉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