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红楼:钟鸣鼎食的贾家为什么总是那么忙?

鲁焕清

<h3>读《红楼梦》这部小说,你经常会读到一个词:“忙。”有时候一个“忙”字还不够,曹公还特别地连用两个“忙”,成为了“忙忙”。凤姐让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里约会,贾瑞一听就心花怒放,“忙忙的告辞”;晚上闻知“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就“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而“奔出一口血来”的宝玉也是“忙忙奔至停灵之室,痛哭一番”;听到宝玉挨打,王夫人、贾母都“忙忙”的赶来;宝玉黛玉一拌嘴,众婆子们怕“连累了他们”,便急急忙忙地的把它“作一件正经事”去告诉贾母和王夫人;贾母一发出要给凤姐过生日的指令,众丫头和婆子便“忙忙”各自分头去请去传;金钏儿跳井之消息,是老婆子“忙忙”的来告知袭人的;贾琏因扇子之事挨父亲打的事,是平儿“忙忙”的来告诉宝钗的……</h3> <h3><b><font color="#167efb">似乎,整个贾家一直都是一个“忙忙”的模样,他们“忙忙”的进来,又“忙忙”的出去;“忙忙”的说话,又“忙忙”的做事;男人在忙,女人也在忙;主人在忙,丫头也在忙;有事在忙,无事也在忙</font></b>。他们的脚步好像没有空下来的时候,他们的心弦好像没有松下来的时候。贾家那看似琐琐碎碎、无关紧要的家长里短,因为有了“忙忙”,便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h3> <h3>从小说思想角度看,这样的“忙”,至少有四个作用:</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一是突出贾府家族之庞大。</font></b>写出了贾家人员之众多,事情之繁芜,大至元妃省亲、节日祭祖和大观园抄检,小至丫头嬉戏、焦大醉骂和宝玉求膏药等等,那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二是描状人物性格之特征。</font></b>小说中最忙的两个人是:那大权在握、总不得闲空的荣国府执行总裁——凤姐,和被宝钗戏称为“无事忙”的宝玉。他们一个忙着料理荣国府的吃喝拉撒玩等诸种事务,一个忙着哄黛玉开心、与女孩子玩乐以及做一些被他父亲唾弃的事情。</h3><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br></h3> <h3></h3><h3><b><font color="#167efb">三是隐示矛盾纷争之激烈。</font></b>在那貌似内平浪静的表象下,实则隐伏着汹涌的波涛暗流,昭示出其外部关系之错综复杂,内部斗争之紧张激烈;那官场里面的权力纷争,那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全体现在这“忙忙”之中。</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四是对应纷繁人生之虚空。</font></b>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大家都在忙着争名夺利,忙着冤冤相报,忙着吃喝玩乐,为功名金银算计,为娇妻儿孙奔波,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是空忙一场的虚无,是“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h3> <h3><b><font color="#167efb">从小说结构角度来看,这样的“忙忙”,是曹公很喜欢采用的一种转接之法。</font></b></h3><h3><br></h3><h3><b><font color="#b04fbb">相对于其他古典小说,曹公似乎并不像其他古典小说家那样喜欢“花开两枝,各表一朵”的叙述方法,他常常在一件事叙述到差不多程度或者紧要的关头,就以另一人“忙忙”的出现,顺势转引到了另一件事情上。那“忙忙”而至的另一人,成为了两个故事自然巧妙转接的一种技法。</font></b></h3><h3><br></h3> <h3>比如第16回,秦可卿的丧事刚刚安排停妥,“宁荣二处人丁”都在“齐集庆贺”贾政的生日,“忽有门吏忙忙”的进来报告“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故事继而过渡到了“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的桥段;</h3><h3><br></h3><h3>比如第32回,宝钗和袭人正在说着心里话,忽然有个老婆子“忙忙”的走来告知金钏儿跳井死了的消息,然后镜头便摇转到了宝钗特意过去宽慰王夫人;</h3><h3><br></h3><h3>比如第49回,香菱冥思苦想、好不容易写出了一首妙诗,获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但香菱刚刚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就立即又被“忙忙”赶来的婆子给搅黄了,因为婆子们带来了“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的消息,那“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场景顷刻转换到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