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公开课是目前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是一项最常见、最基本、最典型的教研活动。是一种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的形式。一节好的公开课,一是应该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应是一堂有教育意义的课;三是应该是真实的,能客观反映师生的真实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让人有真实感、亲近感、亲切感,可看、可学、可用;四是应该具有研究的价值,公开课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讨论的领域,从而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h3> <h3> 2018年11月21日上午,小凉山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堂关于《圆的认识》的公开课。本堂公开课由六年级数学老师付泽琴授课,时长40分钟,其后又由数学教研组长张松阳老师组织听课的老师们参与评课。</h3> <h3> 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正在认真地听课</h3> <h3> 付老师积极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很活跃。</h3> <h3> 公开课讲课阶段圆满结束,数学教研组长张松阳带领老师们参与评课。</h3> <h3> 老师们认真记录,积极评课。</h3> <h3> 本次公开课做出总体评价:</h3><h3> 1、师生互动活跃,学生总体学习积极性高;</h3><h3> 2、教态自然大方;</h3><h3> 3、教学语言简练,教学重点突出;</h3><h3> 4、教学层次清晰,知识点讲解到位。</h3><h3> 整体建议:1、学过的知识,在教学新知识时可以适当点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h3><h3> 2、老师讲解多,学生自主学习较少,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认识概念,加深学习印象;</h3><h3> 3、白板动画图较为空洞,老师可以利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更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