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整理人:胡成仕</h3> <h1><font color="#ed2308">宣纸的历史</font></h1><h1><font color="#167efb">(一)宣纸的起源</font></h1><h3></h3> <h3>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h3><h3></h3><h3>唐代开始,徽州成为文房四宝生产的重要基地,除歙砚、徽墨被推为天下之冠外,澄心堂纸更是受到宝爱。南唐后主李煜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h3><h3><br></h3> <h3>北宋蔡襄《澄心堂帖》</h3><h3><br></h3> <h3></h3><h3>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说。</h3><h3><br></h3><h3>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h3><h3>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h3> <h3>宣纸有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早期宣纸指的是古宣州地区所产的高级纸张,晚期宣纸指的是宣纸真纸,是先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继又掺和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用特殊的方式加工而成的主要供作书画等文化载体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张。早期宣纸可溯源至唐代,晚期宣纸则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代中期。本文就宣纸真纸的起源作一介绍。</h3><h3>宣纸真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朝中期。这是根据有文字记载、有遗物遗址可考的历史来下的结论。中国宣纸的创始,首先是安徽泾县小岭曹氏对伟大祖国的杰出贡献。为了说明小岭曹氏对宣纸真纸的创始经过,就不能不首先提到《小岭曹氏宗谱》对宣纸生产的记载,从而又必须先介绍曹氏居住地小岭的情况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38卷张大千自存旧纸</span></h3><h3>极稀有六尺宋朝萝纹纸</h3> <h3><br></h3><h3>☝宋纸、仿宋罗纹纸、藏经纸、红筋罗纹纸</h3><h3>55×132. 5 cm 1张 / 61×91 cm 6张</h3><h3>67.5×95.5 cm 2张 / 66×154 cm 2张</h3><h3>成交价:708,000 港元</h3><h3>张大千收藏旧纸的原因,一为鉴定,熟悉历代书画用纸的特性,以至“一触纸墨辨别宋明”,二为临仿,三为创作。</h3> <h1>(二)<font color="#167efb">小岭曹氏迁居小岭的过程</font></h1><h3>《小岭曹氏修宗谱序》中说:“吾族始祖大三公,自南邑之虬川迁居小岭,虽难定其于何年代,而公之祖弘锺公宋宝元元年戊寅自太平文楼冲徒居虬川,公为锺公八世孙,以三十年一世推之,当在宋末时来迁于此,约历五六百年,子姓繁夥,分居十余所,且有由此外迁远徒者,”据此,公元1038年,小岭曹氏祖先由当时的太平①泾阳文楼冲迁到南陵虬川,按每代30年为算,在虬川八代共历240年左右,那么,曹大三率族来小岭当在公元1278年上下。</h3><h3>曹氏来小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躲避战乱。《小岭曹氏宗谱》云:“宋元之际,兵弋迭起,大三公携其二子,七子公、二八公避乱小岭,族由是蕃。”第二,爱小岭自然环境。《小岭曹氏宗谱》载:“吾邑西小岭曹氏,泾之巨族,……彬彬可称古世家矣,延至北宋有瞻大郎者,世居太平之殿头里泾阳乡,其次曰弘锺,自太平迁虬川八世十三公,爱小岭之山环水绕,遂卜居焉,小岭之始祖,今其生齿,蕃衍族中”。</h3><h3><br></h3> <h3></h3><h1><font color="#167efb">(三)小岭曹氏造纸记载和造纸遗址</font></h1><h3></h3><h3>曹大三值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惊,避乱由南陵至虬川迁至泾县小岭,因见此系山陬,无可耕土,因眙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h3><h3>“眙蔡伦术”、以蔡伦术为生业“的小岭曹氏和当地其他各姓人氏对蔡伦向来推崇备至。蔡伦,是造纸之祖师,历来被奉为植物纤维造纸技术的发明者,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敬仰。纸乡小岭人民对蔡伦更是倍加尊崇,因为他们是“以纸业为生业”的子孙,所以他们数次建庙供奉蔡伦。</h3> <h1><font color="#167efb">(四)宣纸成熟的标志──明宣德纸的诞生</font></h1><h3></h3><h3>元明之际,泾县小岭曹氏创制了宣纸,但在明宣德之前148年左右的时期内尚不完全成熟,或者更稳妥一点说,没有出现标明宣纸成熟的事件。到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出现了由皇室监制的宣纸加工纸——宣德贡笺陈清款宣纸,这才标志着宣纸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h3><h3>宣德纸是皇宫内的一种加工纸,是专为皇室人员所用的特种高级专供用书画纸张,它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一种特种熟宣。这种熟宣产生于宣德年间,因而,“宣纸”名取“宣德”这个年号而来,故又有“宣德纸”之称。宣纸真纸自创始后,随着宣纸生产技术的逐步外传,生产这种纸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因此,以后人们将以古宣州地区为中心的地区生产的精良纸张统称为宣纸,而将泾县境内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更为高级的主要供书画用纸张称为宣纸真纸,以示区别。由于古宣州(城)之“宣”与明宣德之“宣”都同宣纸之“宣”有着不解之缘,且又构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人巧合,所以我们今天既可以认为“宣纸”是因地名而得名的,即它产于古宣州(城)--这当然是从古宣州(城)产上乘纸而言的,也可以认为它是以年代而得名的;--这是从明宣德年间宣纸技术臻于完善、宣纸真纸的生纸被皇宫作为高级加工纸的本纸而言的。</h3> <h3><br></h3><h3>☝宣德纸</h3><h3>96.5×199 cm 3张</h3><h3>成交价:613,600 港元</h3><h3>宣德纸也是该分类中的一种纸,宣德纸是明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喜爱书画,对书画用纸要求很严。张大千曾经与门人提及过,宣德纸“质料是用檀皮做的,宜书宜画。”而到了近代,“大概是檀树皮不好找了,偷工减料,多半用稻草代替,看起来还是雪白洁净的,但用起来可真不如意。”</h3> <h3>明宣宗朱瞻基《三羊开泰图》</h3> <h3>👇泾县古城</h3> <h3>👇宣城古址</h3> <h3>皖南泾县小岭曹氏祖先是宣纸真纸的发明者,曹姓人的一支于宋末元初辗转迁徙,最后选择在小岭定居。他们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首先用青檀皮,后又逐步掺和稻草创制出了宣纸真纸,使之区别和大大先进于原来在宣城地区所能生产出来的优良纸张(早期宣纸),把我国古代手工造纸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小岭人民对我国造纸术的继承和发扬,是小岭人民对祖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h3> <h3><br></h3><h3>■☝ 乾隆高丽纸。以桑树皮为原料。纸质坚韧拉力强,历经百年也不容易损坏,可作为极好的衬托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倦勤斋内,有一组由郎世宁(1688-1766)绘制的全景画,即以乾隆高丽纸为衬纸。</h3> <h3>清人邹炳泰(生卒年待考)在所撰《午风堂丛谈》卷八中云:“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有贡笺、有棉料,式如榜纸,大小方幅,可揭至三四张,边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印。白笺,坚厚如板面,面砑光如玉,洒金笺、洒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坚纫如段素,可用书泥金。宣纸陈清款为第一。薛涛蜀笺、高丽笺、新安仿宋藏金笺、松江潭笺,皆非近制所及。”</h3> <h3>☝薛涛名笺有十种颜色: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残云。</h3> <h3>曹雪芹在《红楼梦》第42回里就描写到宣纸,小说中的人物宝玉、黛玉、宝钗、惜春等在议论画大观圆时,宝玉说:“家里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补充道:“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等。 据考证“雪浪纸”就是宣纸</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宣纸的工艺流程</font></h1><h3></h3> <h3>宣纸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纸,需要多道工序,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一百多道工序。长期以来宣纸生产技艺全靠师徒的口传心授。今天简单的为大家讲解几个主要的工序。</h3><h3>一 原料的制作 原料的制作又分皮料制作和草料的制作</h3><h3>1、皮料制作工序</h3> <h3>☝青檀树</h3> <h3>皮料的原材料只要以树皮为原料。而檀树皮所含的植物纤维最适合作为原材料。所以宣纸的生产,离不开檀树皮。具体步骤如下,砍条、蒸料、浸泡、剥皮、晒干、水浸、渍灰、腌沤、灰蒸、踩皮、腌置、踩洗、碱蒸、洗涤、撕选、摊晒、碱蒸、洗涤、摊晒成燎皮、鞭皮、碱蒸、洗皮、压榨、拣皮、做胎、选皮、舂料、切皮、踩洗、淘洗、漂白成檀皮纤维料。</h3> <h3>青檀皮</h3> <h3>2、草料制作工序</h3><h3>稻草是除植树皮外,宣纸生产最主要的配料之一。说稻草是配料,并非是说生产宣纸非有稻草不可,而且加入适当稻草宣纸质量更好。宣纸制造初期所用原料中并不掺和稻草,后来劳动人民在皮料加工过程中,发现稻草亦能成为质白的纸浆,以后稻草就成了宣纸的主要配料。稻草以当地所产的沙田秆高节少的稻草为上品,它与一般的泥田稻草相比,灰分杂质少,木质素含量少,纤维质含量高,具有纤维细长、坚韧的特点,纤维形态与青概皮颇为相似,只是韧性稍有不及,但在宣纸中起着增强绵软性的作用。所以在宣纸制作中会加入沙田稻草。具体步骤如下 选草、切草、捣草 ( 破节、埋浸、洗涤、渍灰、堆积、洗涤、日光晒干成草坯、蒸煮、洗涤、日光摊晒、蒸煮、洗涤、日光摊晒制成燎草、鞭草、舂料、洗涤、漂白成草纤维料</h3> <h3>二、配料</h3><h3>将草纤维料与檀皮纤维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棉料配比是 40% 皮料 +60% 草料,净皮为 60% 皮料 +40% 草料,特种净皮是皮料 +20% 草料,纯皮为 100% 皮料。再经筛选、打匀、洗涤,制成混合纸浆。</h3> <h3>三、制浆</h3><h3>将混合纸浆放入缸内,搅之均匀,无块块状。然后将槽中放入水,再将纸浆放入槽中,当然槽中的水和纸浆是有比例的哦。(这里小编就不方便告知了)。最后槽中的水和纸浆混合在一起以后,还需要加入一种神秘的材质,可以增加纸张的拉力。(材料 小编需要保密)。</h3> <h3>四、捞纸</h3> <h3>五、压榨</h3> <h3>六、焙纸(晒纸)</h3> <h3>七、检纸(检纸其实有2个部分,一是检查不合格的纸张,将其踢出。二 然后用大剪刀将宣纸四边修剪整齐)</h3> <h3>八、包装为成品,入库。</h3> <h1><font color="#167efb">制作工艺流程:</font></h1><h3></h3><h3>一、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皮、沙田稻草等。原料还必须手工挑选</h3><h3>二、 取青檀木、沙田稻草等原料,捣碎,加入草木灰等蒸煮 ..</h3><h3>三、 将蒸煮过的青檀皮等原材料放于朝阳的山坡上,日晒雨淋,使之自然炼白..</h3><h3>四、 将青檀皮等原料碾碎、浸泡、发酵、打浆、加入树糊后调和成纸浆</h3><h3>五、 手工捞纸 ; 捞纸的水,则取自后山之山腰泉水</h3><h3>六、 将抄制好的纸张放置于阳光下晒干(古代),现在是烘干</h3><h3>七、 然后是裁剪和包装</h3><h3><br></h3> <h1><font color="#167efb">产地环境</font></h1><h3></h3><h3>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根据气象指标分类,属于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7℃,气温年极端最高值为40.8℃。泾县境内草本植物约计1000余种,适宜宣纸的取材与制造。</h3> <h1><font color="#167efb">生产情况</font></h1><h3></h3><h3>截至2015年底,泾县有大大小小300多家宣纸和书画纸生产企业,获得宣纸生产资质的15家,年产宣纸约800吨左右。</h3> <h1><font color="#167efb">产品分类</font></h1><h3></h3><h3>宣纸按原料的配比分为三类:特种净皮类、净皮类、棉料类。</h3><h3>棉料配比是 40% 皮料 +60% 草料,</h3><h3>净皮为 60% 皮料 +40% 草料</h3><h3>特种净皮是皮料80% +20% 草料</h3><h3>纯皮为 100% 皮料。</h3> <h1><font color="#167efb">要求</font></h1><h3></h3><h3>原料要求</h3><h3>青檀皮</h3><h3></h3><h3>在泾县及周边地区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带生长的青檀树,组织均匀、纤维匀整、三年左右嫩枝的韧皮组织。</h3><h3>沙田稻草</h3><h3>取自泾县及周边地区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长的纤维长、韧性强、不易腐烂的金黄色稻草。</h3><h3>水</h3><h3>取自泾县境内的山泉水。</h3> <h1><font color="#167efb">辨别方法</font></h1><h3></h3><h3>一是肉眼分辨法:拿起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纸面上密布着云朵,云朵上有一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上不仅没有,相对而言,它表现的过于洁白。</h3><h3>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痕描于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的显示笔痕与层次,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尤其吸附重、浓的墨汁后,纸张由于纤维度差,会因难以承受而断裂。三是受墨后,真宣周围墨痕呈锔齿状,书画纸则呈毛发状向外扩散。四是撕裂法:把宣纸和书画纸分别沿着纵向撕开,宣纸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双层,揭开的宽度有2-3厘米,而书画纸则是单层,即使有也很不明显。由于宣纸是韧皮纤维造的,撕裂度比书画纸要强多了。人们在鉴别纸时一定要慎重,不要单凭销售商的片面之词而随便购买,必须在掌握以上基本的鉴别方法之后谨慎选项购。</h3> <h1><font color="#167efb">收藏宣纸</font></h1><h3></h3><h3>最好能综合宣纸产品的质量特色、书画界的认可程度,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收藏的宣纸要正宗;二是收藏宣纸要注意品种,选择品种最好以书画界人士的使用喜好为标准;三是收藏宣纸要注重特色,尽量收藏生产批量小、有主题的特种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