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十里一乡音,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无疑,方言是最好听的语言,连同故乡的热土深深地扎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h3><h3> 其实,很多方言中的用语在汉语体系中是真实存在,只不过有的变了音,有的用近义词代替,所以现实中并不常见。以下一些词语是甘肃、陕北一带方言中经常说,也实际存在,但不怎么见于书面表达的词语,是我个人平时积累收集整理的,不同于音译,以下词语皆有出处,都有考究,希望大家喜欢!</h3><h3>开</h3><h3>始</h3><h3>了</h3><h3>哦</h3><h3>人 称 代 词</h3><h3> 妗子(jìnzi)——舅妈;</h3><h3> </h3><h3> 大、 大大(dádá)——爸;</h3><h3> 大大(dàdá)——大伯;</h3><h3> </h3><h3> 阿家——婆婆(丈夫的妈妈);</h3><h3> 阿公——公公(丈夫的爸爸),有些方言里指祖父;</h3><h3> </h3><h3> 先后——妯娌,哈哈,没想到吧,就是这俩字,估计是说嫁到一家分先后吧!</h3><h3> </h3><h3> 东 西 物 件 名 词</h3><h3> 调羹——勺子,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孝庄太皇太后就喜欢说“调羹”;</h3><h3> 圪崂——犄角旮旯的地方,角落、墙角,比较偏僻的地方,还记得《平凡的世界》里的田家圪崂吗?</h3><h3> 碌碡( lù zhóu)——农具,用石头做成或水泥铸成,圆柱形,用来碾谷物、平场地;</h3><h3> 豁岘——两个土峁之间凹下去的地方。如豁岘风大,要穿暖和;</h3><h3> 瓦碴(chá):小瓦碎片,瓦砾,很多人会写成“瓦渣”;</h3><h3> 柴禾——做燃料用的柴木、杂草等,很多人会写成“柴火”;</h3><h3> 檩(lǐn)子——盖房时用的横梁,檩子和椽(chuán)。</h3><h3> 笊(zhào)子——用竹篾、柳条或铁铸成的一种杓形用具,能漏水,可以在汤水里捞东西。</h3><h3> 垢痂——汗液、污垢形成的,附着于人身的混合物,自行脑补画面……</h3><h3> 墒——田地里土壤的湿度,如今年土地的墒饱的很,庄稼一定有收成;</h3><h3> 凹(wā)——同“洼”字,如山凹里,贾平凹名字中就读wā。</h3><h3> </h3><h3> 动 作 动 词</h3><h3> 谝(piǎn)、款——说话、聊,谝闲、款闲,谝两句;</h3><h3> </h3><h3> 挼(ruá)——用手搓揉,挼苞谷、挼烟叶子;</h3><h3> 扽(dèn)——拉、拽,如扽我上去,把衣服扽一下;</h3><h3> </h3><h3> 抻(chēn)——拉长、扯,如抻面;</h3><h3> 蹴(jiu)——蹲、坐,圪蹴,蹴着;另外一个读音是cù,一蹴而就;</h3><h3> 噙(qín)——含在里面,噙口水;</h3><h3> 唆(suō)——除了唆使的意思,还有用嘴吮吸的意思,唆口冰棍~</h3><h3> 咥(dié)——吞食、吃,陕西话里说的多,如咥碗面;</h3><h3> 揩(kāi)——擦拭、擦,揩桌子、揩脸毛巾;</h3><h3> 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绾绳、绾头发,很多人会写成“挽”;</h3><h3> 苫(shàn)——用塑料、布等遮盖,苫草垛,把被子苫上;</h3><h3> 骟(shàn)——给牲畜结扎,割去睾丸或卵巢,如骟驴;</h3><h3> 撵(niǎn)——追、追赶,如人走了,快撵一下;</h3><h3> 趄(jū)——走路磕绊,不稳的样子,如走路小心点,不要趄倒了!另外一个读音是qiè,趔趄,也是指走路不稳的样子;</h3><h3> 掂(diān)——抬、托,如掂桌子,掂着两只和面的手;</h3><h3> 寻(xin)——值得说明的是,寻有个读音就念xin,和我们方言中一样,找、寻找的意思;</h3><h3> 㨘(xing)——用手捏着鼻子㨘鼻涕;</h3><h3> 撮(zuǒ)——指用簸箕状的东西铲起东西,如撮箕、把地上的土撮起来;</h3><h3> 捯饬(dáo chì)——收拾、整理的意思,这个词已不罕见;</h3><h3> </h3><h3> 拾掇(shí duo)——整理、收拾,如把东西拾掇一下。</h3><h3> 其 他</h3><h3> 恓惶(xī huáng)——穷困潦倒、悲伤的样子,如日子过得很恓惶;</h3><h3>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 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於恓惶,席不暇暖。"</h3><h3> 骄(jiāo)——公的,雄的,如骄马、骄驴,很多人会写成“叫驴”,其实就是骄傲的骄哦。</h3><h3> 皲(jūn)——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裂开,如咱们说的皲口,直接看图吧!</h3><h3> </h3><h3> 有些词语如“坏怂”、“胡日鬼”、“麻达”、“倭也”等并无明确考究,另外如“蔫”、“疙瘩”、“攥”、“誊”、“箍”等已很常见,都不在搜集范围内。</h3><h3> 希望大家踊跃留言提供类似字词,搜集到一定数量时,我会整理出第二期,也算是为弘扬家乡本土文化出一份小小的力量哦!</h3> <h3>碌碡( lù zhóu)——农具,用石头做成或水泥铸成,圆柱形,用来碾谷物、平场地;</h3> <h3>笊(zhào)子——用竹篾、柳条或铁铸成的一种杓形用具,能漏水,可以在汤水里捞东西。</h3> <h3>皲(jūn)——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裂开,如咱们说的皲口,直接看图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