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每当唱起这首歌时,就想起我的第二故乡一舟山。</h3><h3> 50年了!50年前,当我们17、8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我们立志报国参军,从五湖四海来到舟山,她就成为我和战友们人生的第二故乡。</h3><h3> 50年前的1968年3月,我们集合在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原皖南大学),从这里,我们走出了芜湖,走出了安徽,走向了我们一辈子忘不了的地方一舟山。</h3><h3><br></h3><h3> <br></h3> <h3>皖南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h3> <h3>安徽师范大学操场,发军装前每个新兵都要在这跑一圈,接受最后的身体捡查 </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 舟山,我们从地理书知道,她在祖国东海前哨,是一个群岛,还是个富庶的大渔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到了舟山后,新兵入伍教育,对舟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舟山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西靠杭州、北临上海市,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长江流域和长三的海上门户和通道。舟山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我们当兵时人口是73万军民,大小岛屿一千多个,素有“东海渔场”之称,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海防要塞,自古有“海角天险”之说。1958年由22军等单位组建了舟嵊要塞区,守卫着祖国的东大门,成为护卫万里海疆的坚固要塞前哨。</font></h3><h3> </h3><h3> </h3> <h3>舟山群岛位置图</h3><h3><br></h3><h3> 当我接到入伍通知书时,甭提多高兴了,同学们向我祝贺,那天新兵连放我们半天假,在母校芜湖一中的操场上,同学们热烈欢送我,当时通讯技术不发达,但还是有那么多同学来,我很感动。</h3> <h3>我与同学们合影(一)</h3> <h3>我与同学们合影(二)</h3><h3><br></h3><h3> 还是在2012年时,我的老班长看到我发的全班合影照,就想全班战士再聚会。2016年终于实现,来芜湖安徽师范大学聚会的不仅是我们班的战友,当时的连长、指导员及好多战友都来了。当时我们有个约定,2018,在我们当兵50周年时,相约到舟山。为着2018的舟山行,我们等了二年。由于今年年初我住院动手术,就将聚会安排到10月底。</h3><h3><br></h3><h3><br></h3> <h3>我的班长退伍前全班集体照(前排左一为班长楼德兴)</h3> <h3>20l6年战友聚会(芜湖)</h3><h3><br></h3><h3> 今年8月20日是我芜湖一中中三(2)班中学毕业50周年,顺便我们几个战友聚到一起,芜湖战友渴望到舟山的心情再一次爆发,好几位战友退伍后都没有回过舟山,终于定下10月29日到舟山相聚。</h3> <h3>部分芜湖兵动身去舟山前聚会</h3><h3><br></h3><h3> 为搞好聚会,我提前一天到舟山打前站。一路上,心情十分激动,六年的从军生涯历历在目。当年我们从芜湖坐江轮到上海,从上海换海轮到舟山,颠簸了两天两夜,而今,雄伟全长26公里的金塘跨海大桥连接了大陆与海岛,一天就由芜湖到定海,交通更方便了。到了定海迎接我们的是老连长和小白军医。</h3> <h3>连接宁波与舟山的金塘跨海大桥</h3> <h3>美丽、雄伟的金塘跨海大桥</h3><h3><br></h3><h3> 定海已不是我们当兵时的模样了,原来定海只是一个小县城,没有公交车,如今城市范围扩大了好多倍,有好多路公交车,舟山汽车总站一再向外迁移,舟山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了。</h3> <h3>舟山,我们来了</h3><h3><br></h3><h3> 来到舟山,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到舟山烈士陵园,看望那些长眠在舟山的烈士们。</h3><h3> 舟山烈士陵园坐落在舟山定海城北龙峰山麓,依山傍水,怀抱自然。来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当兵时每年都来这儿扫墓,退伍后就很少来了,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我儿子浙江大学毕业去北京读研前,带他来舟山参观老连队,来到烈士墓扫墓,距今已有13年了。这些为共和国的解放和共和国的国防事业献身的先烈和烈士们,在这群山中安息着。烈士陵园大门口,是郭沫若先生的题词“海山增辉”,在龙峰山顶的烈士塔上,是朱德委员长的题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英雄们永垂不朽”。这儿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守岛建岛中牺牲的烈士们。有为舟山解放牺牲的“洛阳营”营长林茂成烈士;有训练牺牲的海军潜艇官兵;还有为排除水库险情而牺牲的与我同龄同年入伍的水线连战友胡阿毛。他们为舟山的解放、为建设舟山和保护人民而献身的,他们永远地留在了这块为之奋斗而献出生命的海岛上。我环绕着烈士墓走着、看着,向这些烈士们致敬!</h3> <h3>舟山烈士陵园大门</h3> <h3>郭沫若先生为烈士陵园的题词</h3> <h3>朱德委员长的题词在山顶的烈士纪念塔上</h3> <h3>“洛阳营”营长林茂成烈士墓</h3> <h3>水库抢险中牺牲的水线连战友胡阿毛烈士墓</h3><h3><br></h3><h3> 来舟山之前,听到一个对我们到舟山回老连队不好的消息,即部队在外训练,将不接待来参观的团体,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和老连长商量怎么办?战友们就要来了,第二天就要回老连队,时间紧,原指导员决定立即去舟山海防旅(舟嵊要塞区即原22军整编为一个旅),为第二天回老连队活动斡旋。我与指导员到了旅部,找到了分管首长,说明了我们这些退伍老兵的愿望,提出了我们的要求,得到了首长的大力支持,虽然部队在外训练,但立即通知连队指导员第二天接待我们,一块石头才落了地。</h3><h3> 由于整编,我们工兵营已撤销,但修理连是国防部命名的“勤俭创业修理连”荣誉单位,因而得以保留,这才留住了我们工兵营的一个根。后来所有工兵营的战友来舟山,都要到修理连看看。我退伍后,我们连(机械连)与修理连合并,所以现修理连也算是我们连吧。</h3> <h3>现修理连大门</h3><h3><br></h3><h3> </h3> <h3>战友们在修理连展室参观</h3> <h3>国防部命名“勤俭创业修理连”锦旗</h3> <h3>连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 这首歌是原指导员陈式珏1962年写在黑板报上的一首诗,正好南京军区创作员到连队体验生活看到,修改后谱了曲,最后唱响了全国。<br></h3><h3> 从我们舟山部队唱响全军、全国的歌还有一首就是《战士第二故乡》</h3> <h3> 我们来到了老连队,受到修理连指导员热情接待。我已是六次回舟山、三次回连队了。看到贡献我最美好青春年华的老连队,心中十分激动。今天的连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当兵时住的十多幢苏式营房和修理连车间已拆除,士兵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然而,还留有一幢营房,那就是我们连的连部,我新兵入伍第一年当通信员,就住在这里。</h3><h3> 我对这排保留完好的老营房有很深厚的感情。在这儿,是我人生道路的开始,首长的谆谆教导,老兵的热情帮助,使我渐渐成长起来,在这儿坚定了我的信仰,1969年我19岁时,在这排营房的连部会议室里,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h3> <h3>保留完好的我们连队连部的营房</h3> <h3>我在连部门口的留影</h3> <h3>新兵入伍时与我一帮一、一对红的连队老保管员</h3> <h3>与老连长、老保管员在连部留影</h3><h3><br></h3><h3> 我们连队后面,有一座大山,每年施工结束返回连队后,就在这儿训练和生产。说起来我们是工兵,当了几年兵,常年在外施工,都没见过地雷等,年底回连队就进行工兵、打靶、投弹等军事训练。我曾参加了二次要塞区工兵集训,这儿也是我们的训练基地。</h3> <h3>这是我们连的山</h3><h3><br></h3><h3> 我看到半山腰还有一座没拆除的厕所,马上用相机拍下。这是一个旱厕,每天早上值班战士都要挑水去冲刷。回顾当时的我,来自城市,人瘦小,从未挑过东西,但也经常挑水去冲刷,以此来锻炼自己。</h3> <h3>这是我们连的厕所</h3><h3><br></h3><h3> 我和老连长回顾当年的机械连,连年施工任务繁重,全连分布在岛上各个施工点,基本是以班为单位。我们班八个战士,常年分在三个工地,配合高炮团、榴炮团施工,打炮阵地、弹药库、指挥所等,在我当兵的几年里,我们连能很好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从不因为是机械兵而高人一等,有时施工单位给我们的一些特殊照顾也被我们婉拒,和施工单位一样风餐露宿,我们班二人或三人配合施工单位一个营施工,保证机械正常运转,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经常受到施工单位的好评,是因为我们连作风过硬。现在回顾起来,还是感到自豪。</h3> <h3>在我们班开的诸多机械之一的碎石机前的留影</h3><h3><br></h3><h3> 1968年,我们连共有新兵21人,其中芜湖兵16人,广德兵5人,这些兵好些退伍后都没回来过,他们的夫人们、孩子们说“真想到你们当兵的地方看看”,这次圆了她们的梦,她们和我们心情一样,都非常激动。</h3><h3> </h3> <h3>部分1968年兵和老连长、老指导员及战友们、部分战友的夫人在修理连荣誉纪念碑前留影</h3> <h3>50年前我们走到了一起</h3> <h3>我在为战友拍照片</h3><h3><br></h3><h3> 人生有很多难忘的记忆,而对于一个当过兵的人来讲,军营生活无疑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最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我想当一个好兵,我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我亲爱的连队,在部队的几年里,多次受到上级嘉奖,我应该是一个好兵。这是我人生最值得骄傲、最留念的时光。</h3> <h3>我退伍时全班在工地的合影</h3><h3><br></h3><h3> 现在的舟山,已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群岛新区,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现有人口115万,舟山现已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强市。</h3><h3> 时间过的真快,聚会结束了,战友们重返50年前老连队的愿望实现了,依依不舍的战友们就要回去了,我们相会在舟山,舟山也永远在我们心中,舟山永远是我们的第二故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