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家有学娃,必看到底!</h3> <h3> </h3><h3> 那是一张怎样痛苦绝望的脸?</h3><h3> 五年级了,“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就是记不住。等结结巴巴顺下来时,已经夜里九点多了,姑妈说:杨磊,睡吧!</h3><h3> 第二天早上起来,第一句也忘了!</h3><h3> 姑妈轻描淡写地说:没事,今天放学再背!</h3><h3> ……</h3><h3> 姑妈姓杨,是我的闺蜜,微名“洋洋洒洒”,名如其人,是一位个性十足的中学老师——作业布置的最少,上课笑声最多,学生成绩总是优异,满脑子教学经验加理论。</h3><h3> 但,杨磊貌似对所有教育手段自带抗体。</h3><h3> 杨磊,是老杨(现已退休,故称老杨)唯一的嫡亲侄子,教了半辈子书,桃李遍古越大地的老杨,做梦也没想到在侄子这阴沟里翻船。她除了束手无策地拿出阿Q精神安慰自己之外,只有默默陪伴。</h3><h3> 杨家是苦难的,杨老师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养大杨老师姐弟三人,杨磊是杨家唯一的孙子。原本杨磊在乡下读书,姑妈看到他成绩那么差,在四年级的时候,贫穷的家庭还是花了不菲的费用把他转到了当时诸暨最有名气的一小,那是全诸暨家长梦寐以求趋之若鹜的教育圣地。但是,杨磊依旧没有任何好转,反而学会了每天放学后不回家,不做作业。吃晚饭的时候奶奶到处也找不着他。一小老师头疼他,经常跟奶奶要作业,并且多次暗示要他转回原籍。那时候城区快有网吧了,姑妈怕奶奶管不住他,再迷失网吧。所以全家人痛苦纠结了三个学期之后,终于在五年级第二个学期把他从一小转了出来,到了安华镇小。杨磊离开时,一小的那个班级差不多已经有70来人次了,杨磊走了,又有一个孩子可以进来。当时奶奶哭着骂杨老师,一万个不情愿:人家千方百计买进一小,你个倒灶姑妈是把人给弄到乡下去。</h3><h3> ……</h3><h3> 情况依旧!杨的闺蜜直言:老杨,杨家没希望了!</h3><h3> 其实,老杨心里也明白的很,对一个小学语文不及格的孩子,家长在学业上是不会有任何指望的。到了安华镇小之后,每天放学,杨磊的主要活动成了上墙爬树,下河摸虾。对家庭作业,老杨规定:每门功课只能问三个问题,其余的自己解决。就这样,三个最难的作业问题姑妈帮助解决,其余的一概不管不管。</h3><h3> ……</h3><h3> 终于小学毕业了,整整六年,杨磊的语文从来没有及格过。但凡家有孩子的宝妈都能体会到:小学语文不及格是什么概念?有多么恐怖!但姑妈从来没有凶过他,哪怕心中燃烧熊熊烈炎,到杨磊这里都魔术般的软化为淡淡的笑容:没事,先睡觉去吧!</h3><h3> </h3><h3> 不知这是杨失望久了之后无奈的放弃,还是万般无奈下的接受现实?</h3><h3> </h3><h3> 初一第一次语文考试,杨磊考了六十几分,是班上尾巴。语文老师见到杨,都是同仁,很是尴尬,难为情地说:真不好意思,没把孩子教好。杨赶紧说,很好了,很好了,我们自打上学还没及格过呢!</h3><h3> 可能杨磊也已经习惯了自己坐班级的小红板凳,初中三年倒很少出现那种令人抓狂的表情,也意外地没有任何青春期的叛逆。仿佛坦然接受了自己不可能有学霸附体的奇迹,反而在初三异常紧张的学习氛围下,对理科有了点兴趣!有一次竟然考了一个全班18名,那次可真把杨磊吓住了,用姑妈的话说:杨磊晕乎了好几天。他怕姑妈给他提更高的要求,一再在姑妈面前说:姑妈,这是个意外,纯属意外,我可真的没有那么好。</h3><h3> 接下去的中考,杨磊奇迹般地巴上了二高的公费分数线。感谢那年二高的分数线出奇的低,因为当时诸中、草塔、牌头的小班、小小班、特小班是多么的让家长眼热啊!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到这些乡下镇上寄宿,也不愿去市区的二高。那时候谁会把二高放在眼里?</h3><h3> 像大部分学生一样,高中的男孩子已经比家长高出一头了,没有哪个家长胆敢轻易招惹读高中的孩子。杨磊是班上仅有几个从来没有补过课熬过夜的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做作业。除了学习这块,其他都很听话,从不惹事。在杨磊心里,他自觉地把自己和其他埋头苦读的同龄人之间划了一道线,仿佛生而不同。</h3><h3> 突然有一天,毫无征兆的,杨磊被化学老师选拔预备参加省化学竞赛。杨磊懵懵地对姑妈说:可能老师一时糊涂了,班上学生数一大半也轮不到我去。</h3><h3> 杨对侄子说:怕啥,让你去你就去呗,反正被刷下也不丢人。</h3><h3> 是啊!也许老师就是把我当成绿叶呢!去就去!</h3><h3> 接下去为竞赛而进行的辅导课,是杨磊学习生涯第一次补课,他很新奇,也很兴奋,对这种课堂之外的课堂,他很是珍惜。</h3><h3>第一次考核刷掉一半人,杨磊还在;</h3><h3>第二次考核又刷掉一半人,杨磊还还在;</h3><h3>第三次只剩下十八个人,杨磊还还还在。 </h3><h3> 此时的杨磊确实有点蒙圈了,疑惑地问姑妈:难道那些看起来那么努力的学生都不学习的?<br></h3><h3> 姑妈也意外地惊喜,鼓励他说:那就努力一把试试看呗!</h3><h3> 后来二高那次参加浙江省化学竞赛的一共有18个人,其中有六位同学得了奖项,杨磊是其中之一。</h3><h3> 这件事情对杨磊触动非常大。他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笨。</h3><h3> 虽然杨磊读高二时化学老师已经升职为校书记,不再教课了,但杨同学的读书生涯就像开了外挂一样直线上升。高二文理分班后,杨磊的理科优势凸显,进军到全班前十名。信心大增的杨磊彻底开始甩开膀子努力。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全校第六名,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h3><h3> 这成绩着实刷新了我为师这么多年的三观:我一直都铁定认为语文是没办法补课的,也不可能补上去的,因为面太广,根本没办法补。数学科学英语补课可以立竿见影,语文决不可能。</h3><h3> 我至今不知,杨磊是如何在几乎没有空暇时间的两年之内,彻底扭转语文的乾坤的。</h3><h3> 然后杨磊考上了浙工大生物系,到了大学,当大部分大学生终于跳出苦海愉快地享受大学时光时,杨磊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升大二时,全系第二名,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得到了调剂专业的机会,改到了土木工程系。那年暑假,学校有一个夏令营,要到山东菏泽小学去支教,杨磊征求姑妈的意见,要不要去?当姑妈得知有七个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来中国一起参加活动时,英明的姑妈再次为杨磊做出了伟大的决定:去!</h3><h3> 这七个剑桥大学的学生,个个都非等闲之辈,更有一个是韩国电子巨头的儿子,但是他用的东西,包括手机,都是二手的。当时学校规定的生活费是每天餐费500元,住宿费200元,但是这些留学生每餐只吃十多元的面条,住每人20元的青年旅社。节省出来的钱,是全部捐给了菏泽小学的学生。</h3><h3> 那个夏令营对杨磊的触动太大了,那七个剑桥学生的言谈举止等个人素质,让杨磊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渣!回来以后,他跟姑妈说:我想去英国留学。</h3><h3> 英国是所有可以留学的国家中学费最贵的,每年高达五六十万,这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家庭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杨磊从此更加努力,大二大三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大三升大四那年,得到学校推荐去英国杜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土木工程系作为交换生留学的机会,但是每年费用15万。姑妈再次英勇地站出来,用一分五的利息借了15万,圆了杨磊的梦。出国半个多月后,杨磊接到了学校保送到浙大读研究生的机会,但是杨磊选择了留在英国。</h3><h3> 说来也是奇怪,就在那两年,一向没有正经行当游游荡荡的杨磊的爸爸,那一年竟然做生意赚了20万,一举还了债,并在第二年又赚了20万,解决了杨磊的留学费用问题。那是杨爸爸一辈子绝无仅有的两次赚钱生意。</h3><h3> 两年后,杨磊英国读完研究生回国,就进了万科实习;现在是香港景瑞公司驻宁波的负责人。。</h3> <h3>(杨磊主持景瑞集团2018年新春晚会)</h3> <h3>有一天,杨,问她侄子:杨磊,你高中时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力量让你发生那么大的转变,你一定得告诉姑妈,因为姑妈是老师,可以把你的成功逆袭,转嫁到很多学生身上。</h3><h3> 杨磊说:就是因为后来成为书记的化学老师。我那时学习不好,他也让我参加化学补课,说明他没有放弃我。他还说我有天分,不补课也不比他们补课的学生差,我就觉得学习可能也不是很难的事。后来他都当书记了,每次在校园里见到我,都会叫我的名字,我觉得像我这么差的学生,他好像也没有嫌弃我,我就想我可能没有那么渣,就想努力一把试试。</h3><h3> 当杨在娓娓转述侄子说的这番话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h3><h3> 多少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不惜重金,放弃事业,节假日疲惫不堪地奔波在接送孩子上补习班的路上。却全然不抵一个普通的任课老师对一个资历平平的学生长达三年的精神陪伴。</h3><h3> </h3><h3>(上次我在朋友圈就写到了这里,后来杨看过之后给我做了订正,有几处我的记录有出入,在此深表歉意。</h3> <h3>在这里,我也很想给二高这位可能姓郦的书记致敬。为什么说可能姓郦?因为从聊天记录来看,杨姑妈和他也不熟,没有红包也没有特殊关系,仅仅就是平平常常的师生。郦老师可能只是做了自认为很普通的分内之事,但是他的鼓励和良言春风化雨般地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h3> <h3>那天文章发圈之后,很多朋友都深有感触,感慨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h3> <h3>前段时间,有文章说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引发高血压的,心脏病的,两夫妻打架报警的,还有戏谑找未来亲家接走儿媳辅导作业等。看到这些,我的内心又是如大海般波澜壮阔的感慨万千。加之本身我也在晚托带孩子,从学校到培训机构到辅导个别孩子,这二十多年和小的们斗智斗勇的经验和教训也是满屏难书。别人羡慕我工作和带孩子两不耽搁,只有我明白与狼共舞那别有一番在心头的滋味。那就还从我封为中国好姑妈的杨老师说起吧!</h3> <h3>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够坦然面对并接受一个小学考试不及格的孩子。但我知道杨姑妈确确实实做到了。</h3> <h3>父母陪伴孩子长大,本来是天经地义的融合和幸福,就像留言的那位朋友说的:牵着蜗牛去散步!但是举手来看看,真正不急燥的家长有几个?“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是多么真实的写照!</h3><h3> 如果,杨姑妈没有九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陪伴,就算化学老师慧眼识珠也不会有高中阶段奋发图强的杨磊。如果杨姑妈也纠结抓狂杨磊的家作背诵默写和考试分数,可能也早就倒在了陪伴的路上。</h3> <h3> 杨姑妈无疑是中国好姑妈。</h3><h3> 现在有多少家长和聪明的“学渣”孩子生活得狼狈不堪,什么高血压心脏病的都不足为奇,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的都不是什么新闻了吧!</h3><h3>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70后80后甚至90后都不太有作业把家长逼疯的段子吧?原本应该,老师在学校教书,学生上课学习,回家做作业,家长监督完成。家长不该有焦虑呀?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一定是某个地方出问题了。</h3><h3> 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班级有这么多学生,为什么别的孩子一学就会,你家的孩子学不会?孩子坐在教室里不听,我们也没办法,老师既不能打,又不能把学生的思想关起来,骂的不疼也不起作用。一样的教室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只有家庭,所以这是父母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多点时间陪读孩子做作业。</h3><h3> 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供你吃供你穿,什么都不让你做,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就这点你都做不到?整天连个作业都不想写,磨磨唧唧,还这么多做错,考试这么点分数,你对得起谁?你整天读个什么书?</h3><h3> 学校里要考核班级成绩,老师有压力,想让每个学生都优秀,老师没有坏心。家长要赚钱养家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也大,再辅导功课确实力不从心。学生每天背着几斤重的书包也觉得累的不轻。</h3><h3> 其实,只要思维转换一下。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h3><h3> 如果,学校考核一个老师的优劣不是单纯凭借学生的书面分数,那么老师在学校里就不会对“拉班级后腿”的学生另眼相看。本该是天使的身份,却很多时候不得已摆出一幅魔鬼的面孔。用一张相同的试卷,就给拥有独特个性灵魂的生命贴上了好坏的标签。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就好比用相同的标准来检验产品,那是没有人性的机器工厂。</h3><h3> 有一个女孩子,二年级的时候从浬浦镇转到城里读书,寄宿在我家。因为孩子父母是从事养殖业,每天五点就要把孩子叫醒跟随家长到摊位卖肉,孩子在摊位旁继续睡觉直到八点到学校读书。自然孩子的成绩是说不出口的那种。到我家以后,先是从乡下到城里在生活上的一系列不适应持续了半个学期,直到孩子有时候会脱口叫我妈妈之后,我开始重点管理她的学习。</h3><h3> 先是家庭作业不会做,好像白天根本就没有在教室里一样,很简单的作业,她能一道也不会,需要我重新讲过,课文背不会,一首古诗能背一个小时,默写之前需要准备更长时间。二年级,经常作业九点也做不完。这离我晚饭前完成家作的要求相差甚远。又恩威并施了一个学期之后,转眼到三年级了,这孩子的数学作业有了很大进步,一回家就能自己做作业,错误率也很少了,进步很明显。于是我要求,晚上八点之前必须完成作业,完不成也必须准备睡觉。因为我非常注重睡眠,每天掐着表算几点睡几点起能睡够10个小时,才能保证课堂上精力充沛。</h3><h3> 终于有一天,新的问题来了。那天这孩子放学,一幅生气的样子,把语文作业往我桌子上一扔,吼道:都怪你,没有检查出我的错误,害得我被老师骂死!</h3><h3> 我心头猛得一震,马上沉静下来,问她:“这老师布置的家作是给你布置的还是给我布置的?”</h3><h3> 她说:“给我布置的。”</h3><h3> 我说:好,明白就好。作业是你的事情,你做错被老师骂也是理所应该,如果你认为你的作业有错误是我的责任,你让老师来骂我。</h3><h3> 跟孩子交流完,我开始反思,确实是之前我检查失误,错误没有看出来。但是,当学生认为有我这个坚强的后盾来保证他们家作全对的时候,他们上课还会积极认真的听课吗?</h3><h3> 之后,我规定,一项作业全部完成之前,有不会做的也不能来问我,把每一次作业都当作考试,全部完成之后交给我,不会的问题统一解决。有的孩子不理解,家长也不理解,认为我不让孩子问,那还要我这个辅导老师做什么?</h3><h3> 学生一问,我就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独立思考了,因为答案来的太容易。这是非常严重的慢性自杀。我不是不讲,是最后统一讲不会的题,如果学生不认真做,错误太多,他自己也会难为情交上来吧! 压力还是要有一点给到孩子的。</h3><h3> 而且,凡是来问我哪个字怎么写的,我一律回答:书上有,自己去找,或者,自己查字典。</h3><h3> 凡是来问我题目的,我先反问:这个问题老师上课讲过了,你为什么不会?</h3><h3> 学生会说:我上课没听,或说没听懂。</h3><h3> 我接着说:如果上课不听,那就不用去上课了,妈妈大清早送你上学是去听老师讲课学习知识的,不是去发呆的。如果听了没听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笨,听不懂,一个是老师笨,没讲明白,你认为是哪一个?</h3><h3> 谁会承认自己笨?谁敢说老师笨?</h3><h3> 那问题不就明摆着还是上课没听嘛!</h3><h3> 经过这一大串交锋,学生发现从我这里得到答案不是那么容易,他上课的效率就会高起来,这是迟早的事情,也是学习习惯潜移默化形成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很长,但是却没有捷径可走。</h3><h3>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一种等待答案的“学习模式”,潜意识中习惯了碰到问题找妈妈找老师的模式,他还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吗。 如果没有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必然低下,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性格习惯的养成,影响人的一生。</h3><h3> 小学阶段满共就那么点知识,根本就不存在学不会的问题,关键是,小学六年,孩子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重中之中。<br></h3><h3> 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呢?</h3><h3> 多少老师和家长只注重学生知识点的获得,而忽略了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他们只想看到目的地美丽的风景,却不想体验旅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程。 再别说有的家长总是拿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孩子软肋比,巴不得全部的优点都能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这可能吗?那不是自寻烦恼吗?</h3><h3> 有一次去开家长会,班主任说:我们的孩子四点钟基本能到家,如果六点之前家作还没有完成的,就不要让他做了,家长私下发个微信给我就好,第二天到学校我会处理的。如果三年级作业两个小时还完不成,这个孩子以后还有可能读好书吗?</h3><h3> 当时家长都赞叹声一片,像这样的老师,现在不多了,如果哪位家长遇到了,那真是莫大的福分。</h3><h3> 而有些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要花费长达几节课的时间还做不完,还要求家长检查、批改、听写默写。如果学生做不好,有错误,第二天就微家长,仿佛那是家长的责任。很多家长表示孩子早上进学校后一个小时之内提心吊胆,恐怕老师来电话。有的甚至说待在车里不敢走,怕等下再跑一趟。嗨!你说这样可怜的家长,即使国家奖励生育,他们敢生二胎吗?</h3> <h3> 知识点只是学生背起书包读书的低层次要求,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才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就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孩子成绩的高高低低,不必为了偶尔的高低分数或喜或悲,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才是分数正常的足迹。无论是茵茵绿草还是参天大树,无论是芳香百花还是累累果树,他们都有享受大自然雨露风霜的权利,放下求学路上的功利心,不急不燥,默默陪伴,静待花开,那才是我们对孩子最长情的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加微信共同探讨教育心得!</font></b></h3>